“锦江职工抗疫突击队”合影
邓聪记者张杨文/图
11月23日零时,成都市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能取得这一战果,离不开战疫一线工作者的职业坚守,也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他们默默无闻,但英勇非凡;微光点点,却聚成明炬,照亮风雨征程。
11月初,成都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锦江区出现个别确诊病例。锦江区委向全区发出抗疫号召,锦江区总工会主动扛起职责,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工会力量。
按照锦江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锦江区总工会第一时间抽调机关党员干部4人,并动员职工志愿者30余人成立“锦江职工抗疫突击队”,前往封控小区娇子一号参与疫情防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为小区居民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红色屏障”。
吴振宇是职工抗疫突击队的带头人,在防疫一线,他与队员一起,协助入户核酸采样1300余人次,核酸检测试剂分类和条码粘贴超1000件,运输蔬菜近5吨、快递6000余包,开展文明劝导30人次,登记居民信息300余条,成为志愿服务的引领者。
与吴振宇一样,被抽调到抗疫一线的,还有李锦涛。来到小区后,李锦涛第一个报名进入确诊病例所在楼栋,进行生活垃圾清运。
“第一次进楼,难免会紧张。”身着厚厚的防护服,李锦涛走进确诊病例所在楼栋,难掩紧张,粗重的呼吸在他的护目镜上结成了一层水雾。他稳住心神,开始从上至下,每层楼、每个住户挨个敲门询问,生怕漏掉一家。当天,一直到最后一包垃圾转运出去后,李锦涛才走出封控区,发觉衣服早已湿透,双手双脚也累到麻木。
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外,收集居民们的诉求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这就不得不提到被居民亲切称为“小妹妹”的陈湘怡。陈湘怡刚进驻封控区,就加入居民的微信群,“嬢嬢伯伯,大哥大姐,你们有什么需求都可以给我说”。
不嫌细碎与麻烦,陈湘怡用细心与耐心,回应居民问题,记录居民诉求。为给孕妇解决待产检查问题,她主动联系医院、对接社区为孕妇排忧解难;为帮独居老人缓解心理压力,她主动与老人打电话拉家常,鼓励老人乐观面对、勇敢抗疫。
此次疫情,对部分高风险的人群进行了酒店隔离,抗疫突击队员唐勋进入酒店隔离区协助抗疫。11月8日至次日5时,唐勋所在的隔离酒店先后收到隔离人员共100多人。作为参与过2020年疫情隔离工作的“老手”,他接过物资保障工作,为被隔离人员及隔离点工作人员一日三餐做好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身处高风险人群所在地,唐勋深知自己可能随时与出现感染症状的病人“零距离”接触,但他自己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战斗到底。”
正是有无数个像他们一样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才让大家生活回到正轨的速度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