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改革创新 在党的旗帜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我国7月1日全面进入主汛期四川主汛期已至 安全防患于未然全省夏季消费促进活动启动开设“微专业” 提升就业能力用镜头和文字为时代留痕《闪亮的名字——2025最美职工发布仪式》播出四川印发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工作方案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桥合龙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9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3

四川主汛期已至 安全防患于未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都江堰灌区持续织密水旱灾害防御网

本报讯 (实习记者张海峰)7月2日,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厅获悉,7月1日起,四川正式进入主汛期。连日来,都江堰灌区着力强化组织、工程、机制、保障四条水旱灾害防线,严防旱涝并发,旱涝急转,全力保障灌区供水安全、工程安全和度汛安全。

在筑牢组织体系防线方面,建立专题会商机制,定期分析研判严峻汛情旱情趋势,研究部署防御工作。修订完善值班值守制度和应急预案,完善中心和灌区管理处两级联动值守机制,保障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指挥调度畅通高效。

在夯实工程基础防线方面,都江堰灌区开展高危水利工程专项普查工作,采用“人工普查+仪器详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高危隐患。全灌区共排查940处,发现隐患42处,其中18处已立行立改,已完成整改24处。

在提升制度科技防线方面,全面深化“紫坪铺-都江堰”一体化调水机制,全面统筹灌区水量分配,目前灌区蓄水9.44亿立方米,能够有效保障农田掺灌和抗旱水源。同时,稳步推进视频水尺系统推广应用工作,持续升级灌区防洪体系,稳步提升洪水预警和精准输水的智能化水平。

在强化应急保障防线方面,有序推进防汛物资储备更新,严格规范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防洪石、竹(铅)笼、编织袋等抢险物资数量充足、状态良好。此外,分级分类组建了147支4295人防汛抢险及应急救援队伍,分类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18次,不断提升抢险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实战处置能力。

四川实现今年汛期首起地灾成功避险

本报讯(实习记者刘佳怡)记者7月1日从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资阳市乐至县佛星镇永兴村6月30日实现了一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避免了2户3人可能的因灾伤亡,这是我省今年入汛以来首起地灾成功避险案例。

据了解,6月29日10时,乐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并对预警涉及乡(镇)进行防灾调度。14时左右,镇、村干部逐户上门动员受威胁群众提前避险转移。19时左右,镇、村干部将该隐患点受威胁群众2户3人全部安全转移至安置场所,并妥善做好安置服务。

6月30日12时左右,受强降雨影响,资阳市乐至县佛星镇永兴村2组发生崩塌灾害,规模约50立方米,共造成4间房屋严重损坏。

因属地党委、政府严格落实“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避免了2户3人可能的因灾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据了解,6月28日至7月1日,四川经历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过程雨量大、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降雨天气过程中,四川坚决落实自然资源部地灾防御Ⅳ级响应,要求全面强化调度部署、监测预警避险转移、值班值守等防范应对工作,共避险转移群众74722人次,实现成功避险3起,避免14人可能的因灾伤亡,未发生因地质灾害伤亡事件。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