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改革创新 在党的旗帜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我国7月1日全面进入主汛期四川主汛期已至 安全防患于未然全省夏季消费促进活动启动开设“微专业” 提升就业能力用镜头和文字为时代留痕《闪亮的名字——2025最美职工发布仪式》播出四川印发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工作方案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桥合龙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197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7-03

用镜头和文字为时代留痕

——记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熊蕊

记者雷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熊蕊近照 受访者供图


“今天的报道推出后反响不错,大家熬夜改片写稿的功夫没白费,辛苦了!”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雅安、宜宾、阿坝三地媒体于当天共同推出“守护一江清水·中国生态观察主题联合报道”,“这是我们推广国际传播的一个重点产品,通过纪录片、深度报道、新媒体等融媒体作品,全方位展现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保护的动人故事。”说话的这位,是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融媒总编室负责人、主任记者熊蕊,她再一次带领团队漂亮地完成了报道任务。

眼前的熊蕊“说话干练,行动麻利”,将媒体人的风风火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位以镜头为眼,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心灵感受时代脉动的媒体人,在今年4月28日举行的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获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6年来,熊蕊始终以“在场”的姿态记录时代,用“创新”的笔触诠释责任,让微光汇聚成照亮人心的暖阳。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新闻发生我要在,是一种本能。”熊蕊的新闻生涯始于对真相的渴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2009年大学毕业,熊蕊回到雅安,进入雅安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此后,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都能看到她忙碌而坚定的身影。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熊蕊抓起相机,搭乘一辆救护车,第一时间冲向灾区。正是“在场”的执念,让她捕捉到废墟中的人性闪光:在双石镇,她目睹100余人的村组将仅有的4顶帐篷让给老人和产妇,记录下身患乳腺癌的母亲徒手扒开废墟救子的瞬间,定格20名孩子向救援车队敬礼的画面……这些带着泥土与泪水的报道,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此后十年,熊蕊始终与灾区同频共振。2020年“8·18”洪灾中,她穿着雨靴走过齐膝洪水,只为离救援现场更近;2022年泸定地震,她连夜策划科普数据报道,从178条地震信息中提炼理性声音。在她看来,新闻记者的“本能”不是莽撞,而是对真相的执着。当别人后退时,记者必须向前,用镜头和文字为时代留痕。

媒体融合,创新表达

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熊蕊的职业生涯迎来关键转折。她敏锐地意识到,地市级媒体的突围不在“大而全”,而在“小而美”。

2020年,当芦山地震灾区重建进入“七年同步奔康”阶段,她带领团队推出“耍村儿”融媒体策划,将232个新村拆解成“张大妈的有机茄子”“李大叔的乡村卡丁车”等生活切片。她穿着胶鞋陪村民开卡丁车,围着锅庄与创业者共舞,用短视频、海报、稿件多维呈现乡村蜕变,不仅让时政报道沾满露珠与烟火气,更开创了地市媒体“小切口撬动大主题”的成功范式。

面对媒体融合的大潮,熊蕊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主动拥抱变革,成为媒体融合的“践行者”。

2022年,熊蕊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参会。这次,她主动跳出“文字舒适圈”,以出镜记者身份拍摄Vlog《人民大会堂后2区30排22号》,聚焦基层代表蒲丽蓉的座位故事,用细腻视角解构宏大叙事,斩获四川新闻奖一等奖。同年,她策划的《“郝”看芦山》系列视频,让摄影记者重返十年前拍摄现场。最动人的一幕,是十年前在倒塌房屋前哭泣的两个9岁小女孩,长大后站在自家新建的“乡村小别墅”前微笑合影的画面。这些探索也印证着她的融媒理念:形式创新不是炫技,而是为了让时间的力量被看见。

跨界探索,聚焦国际

2022年,雅安入选全国地市级媒体融合改革试点,熊蕊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战场”---国际传播。

作为“熊猫故乡”的媒体人,熊蕊深知大熊猫无疑是“世界顶流”。于是,她带领团队深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与巡护员、科研工作者、村民一起跨过激流的小河,一起穿越毒蛇出没的密林,一起手脚并用攀爬陡坡……历时1年多时间,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首本口述实录《同一个家园》,用30余位亲历者的讲述,还原生态保护的细节。

2024年3月,雅安市融媒体中心挂牌全省首个市级国际传播中心,熊蕊又一次带领团队以“大熊猫+茶文化”为主线,推出《英“熊”联盟》系列短视频,用萌趣视角讲述熊猫保护故事,获中国驻外大使点赞推广。

在中法建交60周年、大熊猫科学发现155周年之际,她和团队携手郎朗基金会制作《熊猫》MV,相关话题全网点击量突破2000万,让雅安的熊猫文化乘着音符走向世界。

“今年,我们还将建设全省首个垂类国际传播中心‘大熊猫国家公园国际传播中心基地’,以‘大熊猫国家公园’IP为支点,通过数据、图文、视频和慢直播的方式,为全世界受众打开观看大熊猫国家公园‘奇幻世界’的大门。”熊蕊说。

十六年来,熊蕊荣获过30余次全国、省、市各类新闻奖项,从传统纸媒的“单兵作战”到融媒时代的“全媒出击”,她始终坚守在新闻战线上。

如今,随着AI的迅速发展,熊蕊坦言,作为媒体人要主动拥抱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变化,学会运用好这一辅助工具,“但是‘我们’不会被取代。因为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媒体的形态如何改变,‘我有眼光’依然‘可贵’,‘我在现场’永远‘硬核’,而讲故事这门老手艺,永远不变。”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