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辛晋渝教授一行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指导
本报讯(刘方鑫 杨诚波文/图)“乘着工会‘引智助企’的‘东风’,公司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窄带分拣机设计研发及安装调试项目合作,实现了分拣效率突破至9200件/小时,成本优化25%,带动年度经济效益超亿元。”10月29日,在乐山市总工会评审沙湾区“引智助企”项目工作座谈会上,四川省邦友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杨加林谈及此项合作带来的积极变化时,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邦友达与高校的成功合作,正是沙湾区总工会深化校企联动、促进产学研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2023年6月,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于沙湾区首创“引智助企”活动试点,沙湾区总工会借此契机,全力推动校企“联姻”,成果显著。今年以来,沙湾区内企业已成功落地12个“引智助企”项目,其中8个经区总工会初评后报送市总工会,预计可创造产值1.65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工会系统在制度与资源上的持续加码。2025年5月,乐山市总工会启动了“引智助企奋进企业英雄榜”评定工作,并计划2025年和2026年,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对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补助,为活动长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依托于此,沙湾区总工会着力推动服务精准化,将政策优势切实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实效。通过组织工作小组深入企业调研,并采用“企业自主申报-区总工会初审”的模式,区总工会累计收集并上报了来自11家企业的33项技术需求。同时,积极拓展合作渠道,组织企业参与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的“引智助企”示范活动,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7所院校建立联系,初步达成17个合作课题。此外,还邀请高校专家团队深入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了产学研链条的紧密衔接。
精准的“引智”模式,迅速在各合作项目中开花结果。除邦友达外,四川宏旺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携手,攻克了不锈钢装饰板的生产工艺难题,将成品率提升至95%,实现年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乐山恒力阀门有限责任公司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阀门项目,则显著增强了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预计年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共同印证了“引智助企”在推动技术落地、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关键价值。
“实践证明,‘引智助企’工作通过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精准施策,有效破解了企业技术难题,激发了创新活力。”沙湾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琮皓表示,下一步,工会将持续用好用活工会搭台、专家助力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的对接,为辖区企业提供更系统的政策指导与技术支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持续提升工会组织的贡献度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