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第二中学校园一角 受访单位供图
地处大巴山深处的开江县第二中学是达州市首批完全重点中学之一,是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培育学校(2023年10月接受并通过省级复核验收),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创建于1946年9月,1958年命名为“开江县任市中学”,2023年3月更名为“开江县第二中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254人,专任教师252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5人,中学特级教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6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5人,四川省骨干教师17人,达州市骨干教师44人,达州市学科带头人24人,开江县名优教师7人。学校占地135亩,在校学生3600余人。
学校积淀形成了“朴实沉毅,永不放弃”的精神,提出了“责任+”教育的办学理念:即做有“责任+担当”的教育、办有“责任+温暖”的学校、培养有“责任+情怀”的老师、教育有“责任+感恩”的学生。构建了以“责任”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立足学校发展的“三定位”(学校发展定位“农村中学的典范、川东知名、影响四川”;教师发展定位“开江一流、达州知名、影响四川、走向全国”;学生培养定位“懂感恩、勇担当、善分享”),坚持“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走动式管理、零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探索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激励活校、特色强校、文化靓校”的工作路径,构建了学校发展的“四五”办学规划,用文化引领发展,用文化浸润校园,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学校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托清华大学兴华助学基金、成都七中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花最少的钱接受最好的教育。
近年来,学校践行“四五”办学规划,以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标准,汲取专家智慧,协同引领区域发展、深耕细作强化内功,努力办有品质的教育。
在高中教育领域,学校与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开展深度合作,直播教学蓬勃发展,成为学校闪亮名片。在川渝地区影响力持续扩大,吸引了陕西安康长兴中学、重庆市城口中学等众多学校前来交流办学经验。同时,学校与宣汉县第二中学、大竹县第二中学、达川区第四中学开展四校联合教研,通过共享资源、协同备课、联合命题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在区域教育合作中发挥积极引领作用。2018年至2024年,学校成都七中直播班本科上线率保持100%,重点本科上线率高达90%。高2024届在人才培养上成绩卓著,A+1等级培养成功率位居全市第一,A等级培养成功率居全市第二。高2025届在“达州二诊”考试中再创佳绩:一本裸分上线54人,本科上线347人(文化189人,艺体158人)。其中,第一名总分642分,位居达州市第61名,与开江中学第一名仅差8分;英语、物理单科成绩尤为突出,英语单科144分,位居达州市第1名,物理单科成绩位居达州市第10名,创历史新高。
在初中教育方面,学校勇担后厢片区教育发展重任,牵头联合八庙初级中学、长岭中学、任市初级中学等多所学校,构建教育协作共同体。定期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同步组织考试、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片区整体办学质量。2024年秋七年级英语质量统测,在零基础教学的情况下,英语科目平均分位居全县第一,在市上同类学校中排名第十;八年级数学质量统测,数学科目平均分全县第一,市上同类学校排名第六;初中九年级在多轮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物理等五科平均分全县第一,语文、物理等四科优生率全县第一。本学期适应性考试,九科中有六科平均分位居全县第一。优异成绩彰显了学校初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校”“四川省中学美术后备人才基地校”“成都七中网络基地校”“达州市安全管理示范学校”“达州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开江县名师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县教育局“1355”办学思路,以“四五”办学规划为行动指南,聚焦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办学品质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为强化教师理论武装与政治引领,学校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以来,组织中心组学习3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6次,确保党组织在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中发挥核心作用。
优化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依托“年管会”“教研组”“备课组”等阵地,引导党员行政干部、党员教师在行政管理、教育教学中亮身份、作表率。本学期,邓秀君被推荐为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21名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学校党委被授予“2025年度达州市中小学校‘红烛党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筑牢清廉防线。将党风廉政建设深度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中,与全体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完善师德考核评价与监督机制。本学期通过参观学习、集中学习的形式,组织教职工廉政专题学习3次。以节假日为契机,发布廉洁提醒4次。紧盯学校招生考试、教辅资料征订、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科研经费、食堂营养餐及食材采购、小卖部经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廉政风险排查6次,营造了校园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开展校级领导干部上思政课活动,安排6名校级领导定期进班上思政课,引领学生思想发展。将思政教师、德育干部、班主任纳入学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深挖学科蕴含的思政元素,组织思政教师参与学校思政课程校本教材编排,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优秀课例展评活动。教师何林的法治课收录到达州市法治教育资源库,该教师执教的《防卫之界法治之光---以“昆山反杀案”为例》在四川省中小学法治微课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
丰富活动聚人心。以“学雷锋”活动月、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为契机,以升旗仪式为学生思想教育重要阵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思想发展,激发学生思想正能量。开展三月文明礼貌月、艺体月、清洁卫生岗、文明劝导岗、高三成人礼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思想教育外化为实际行动,实现思想和行动的高度统一,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严格执行校园宣传阵地“三审三校”制度,强化对学校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电子屏等平台的规范管理。学校对举办讲座论坛审批流程、各类报告会及研讨会内容等严格把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用好意识形态阵地。围绕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共更新校园微信公众号内容56期,发布视频8个,保持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巩固了校内宣传主阵地。积极对接媒体和线上平台,主动加强与地方主流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在开江融媒发布宣传报道2篇,开江教育、开江发布、达州教育三个微信公众号发布13篇宣传文章,有效拓展了宣传覆盖面,显著提升了学校在区域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高考成绩实现五年增。2025年高考再创辉煌。在中考A+等级14人,A等级以上201人的入口基础上,一本上线72人,一本率达10.5%;本科上线366人,本科率达53.4%,创历史新高。成都七中直播班一本上线52人,其中,A+1等级入口,“双一流”上线率达100%;A+等级入口,一本上线率达100%。再次实现“低进高出”。
竞赛成绩实现突破。在202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四川预赛)中,高2023级1班朱磊、徐灏分别荣获达州市一等奖(开江县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