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厘米粗的螺纹钢自左腋下刺入,沿胸腔走行后紧贴主动脉弓,进一步穿过胸椎管,行径与脊髓近乎“零距离”,稍有不慎即会引发致命大出血或不可逆神经损伤---这样的伤者会有多大的生存希望?11月18日,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联合急救中心、胸外科、重症医学、输血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经过6小时高难度手术,成功挽救了一名高坠伤患者的生命。
11月17日早晨,伤者刘某高空作业时意外坠落,被一根螺纹钢斜向贯穿后动弹不得。钢筋自他左侧腋下穿入,斜向横穿整个胸腔直达右侧肩颈部皮下。剪断体外的钢筋后,工友们迅速将他送往眉山市人民医院救治。因伤情严重,眉山市人民医院医生联系到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伟。
当日下午,刘某经急诊转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救治。骨科立即牵头成立多学科救治小组;胸外科与麻醉科同步成立联合治疗小组,第一时间到位,完成床旁评估与应急预案;手术室、输血医学科、影像医学和重症监护室也做好了救治准备。
患者术前影像与床旁评估明确“紧贴主动脉弓、穿过椎管、贴近脊髓”的极高风险路径,团队将“防大出血、防二次神经损伤”设为首要目标。确定“先控险稳态、分步清创取出、同步修复重建”的方案。
11月18日凌晨1时许,手术开始。由于钢筋紧贴主动脉弓与脊髓,手术每一步均在毫米级精度下推进。团队以影像导航与神经监测为“眼睛”,以多学科同步沟通为“刹车”,逐步解除粘连与嵌顿。在确认与大血管、脊髓的安全间隙后,骨科完成异物完整、可控地退出;胸外科同步监护主动脉弓周围区域,严防突发出血。随后,由骨科完成椎体复位与稳定性重建,保护神经结构,尽量减少组织创伤。
18日清晨6时55分,经过一夜小心谨慎的精细鏖战,刘某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抗感染、呼吸与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经过近30小时的术后支持与快速康复,刘某于19日转入骨科病房,现已进入康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