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染河”到“生态河”再到“经济河”一场大熊猫与报恩寺的深度“邂逅”眉山天府新区文创大赛采风团探秘竹编匠心与千年文脉汶川县2025羌年暨冬游汶川冰雪季系列活动发布成德眉资四地发布330个项目和250条投资机会广告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4312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24

眉山天府新区文创大赛采风团探秘竹编匠心与千年文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刘聪)当“00后”大学生指尖触碰比发丝还细的竹丝,当现代设计图纸铺展在青龙老街的青石板上……近日,眉山天府新区“跨界焕新,聚创眉好”城市文创大赛采风活动走进青神竹编与眉山天府新区文化地标,一场关于传统技艺活化与城市IP孵化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

在青神竹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岚的竹编工坊里,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设计专业的师生上了一场“沉浸式文化课”。随着陈岚指尖翻飞,一根青竹历经刮青、分丝等32道工序,最终化作发丝粗细的竹丝。“这根竹丝能承受1.5公斤拉力,能编织出会‘呼吸’的艺术品。”他展示的竹编系列作品,将传统经纬编织法与光影艺术结合,引得大家连连惊叹。

在青龙老街斑驳的石板路和木结构民居,大学生们举起相机捕捉木门铜锁的光影;在庄严肃穆的高家大佛造像下,带队教师现场讲解:“这些沉默的建筑与造像,正是新区文脉最生动的注脚。”“走在老街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我们希望将这些凝固的记忆,转化为具有当代审美的文创产品,让眉山天府新区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和传播。”带队教师表示。

本次采风作为大赛重要环节,旨在推动“文化+设计+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参赛者深入文化现场,在传统与现代、技艺与创意之间寻找创新触点。“我们不仅要评作品,更要搭平台。”主办方透露,获奖作品将获得最高2万元奖金及多项权益支持,作品将有机会量产为城市官方伴手礼,并于眉山天府新区城市文创展厅长期展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