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五年来,广安各县市区工会取得了哪些耀眼成绩、做了哪些让人耳目一新的特色亮点工作,翻开近五年的发展画卷,一幅描绘广安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生动画作正徐徐展开……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笃行。作为职工群众最信赖的“娘家人”,广安各县市区工会始终锚定“服务职工、服务发展”核心目标,以实干为笔、以匠心为墨,书写了“劳有所得、技有所长、困有所帮、心有所归”的工会答卷,让劳动荣光在基层绽放,让职工福祉在服务中增进。
广安区 厚植劳模成长沃土匠心护航奋进之路

广安区总工会开展全国劳动模范杨国江宣讲进校园活动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广安大地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在广安大地蔚然成风。2021年至2025年,广安区总工会以劳模工作为抓手,通过公正评选、精准服务、特色宣讲,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区域发展中熠熠生辉。
评选工作坚守公信力底色。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自下而上推荐、多部门联审、两审三公示”全链条机制,重点向一线劳动者倾斜。2025年评选工作再获突破,成功推选全国劳模1名、省劳模2名,涵盖农业等关键领域,彰显区域劳动者的硬核实力。目前,全区已累计选树各级劳模54名,形成层层淬炼、好中选优的选树生态。
服务举措凸显精准化特色。打造“1+N”劳模赋能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3家劳模创新工作室,解决技术难题32项,四川省劳动模范刘军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核心,牵头研发实用型专利技术3项。实施“劳模关爱行动”,提供健康体检、劳模疗休养180余人次。组建劳模志愿服务队,开展助企帮扶、社区服务等活动90余场,惠及职工群众3万余人次。
宣讲活动构建立体化矩阵。成立劳模宣讲团,采取“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进班组”五进模式,打造“劳模讲堂”品牌。五年来,开展各类宣讲80余场,通过事迹分享、技能演示、情景演绎等形式,覆盖职工1.2万人次,让“劳动最美”的理念深入人心。
前锋区 创新工会网格治理织密社区服务网络

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苗勇到前锋区大佛寺街道龙镇社区调研社区工会网格化管理
前锋区总工会首创“社区工会网格化管理模式”,改变了工会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建会覆盖率低和已建工会“六有”达标率低的被动局势。
建立组织体系,完善顶层设计。划定网格范围,依区划调整,建立“乡镇(街道)工联会-社区工会-基层工会”三级体系,设21个社区工会网格,覆盖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工会。落实网格人员,为确保工会工作上下通达顺畅,通过在现有社区网格员中进行择优选聘,成功实现每个社区均有1名工会网格员,兼职从事所在社区内的工会工作,确保社区工会组织真正发挥作用。明确工作职责,区总工会统筹设计网格员培训制度并完善联系制度;区域工会制定管理办法并做好监督指导;社区工会履行主体责任,督促工会网格员开展相关工作。
建立运行体系,激发内生动力。建立组织指导机制,网格员摸排非公经济组织,建立信息台账,通过“四维化”机制,推动不同规模、类型企业及零散就业人员建会,实现组建和入会全覆盖。建立维权服务机制,建成社区工会职工之家,提供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服务;按照和谐劳动关系“四项制度”确定维权制度,设立和谐促进室,建立“六位一体”和谐促进机制。建立协调互动机制,明确社区党组织、工会、网格员职责,通过QQ、微信等平台,覆盖企业与职工,及时掌握职工动态,更新流动信息台账。
建立联动体系,实现全域覆盖。上下联动,实现基层工会工作系统化。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区总工会提供保障支持、机关干部联系基层并定期坐班;区域工会确定联系制度、调研指导;社区工会抓业务、联系企业职工,实现工作系统化。横向互动,实现基层工会工作规模化。区域工会搭建“一盘棋”平台,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工会阵地共建共享,实现工作规模化。区域协同,实现基层工会工作模分块化。社区工会按小区、街道、行业划模块,组建志愿者队伍分散开展工作,解决“小三级”工会“零星化”等问题,实现工作全覆盖。
华蓥市 “菜单式”服务进驿站精准关爱惠民生

华蓥市总工会“放飞希望·绽放微笑”职工子女关爱活动
华蓥市总工会积极践行“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推出“菜单式”工会驿站服务模式,推动驿站从“单一休息点”向“综合服务体”转型升级。
精准布局,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面对传统驿站覆盖不均的问题,华蓥市总工会运用“大数据分析+实地调研”,聚焦交通枢纽、劳动者密集区及公共服务盲区等重点区域,分批次科学设点。通过政企社联动建设,改造环卫站点、交警岗亭12处作为工会驿站,节省建设成本30%;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建共享28处,推动企业自建园区驿站25个,形成全域覆盖的服务网络,实现职工“上班即享受服务”。
按需配置,升级工会驿站服务功能。在落实“六有”基础标准的同时,推行“基础+需求”填空式配置,实现功能模块化升级。社区驿站增设爱心冰柜;工业园区驿站配备工具柜、头盔烘干设备;商圈驿站配备共享充电设施等便民设施。引入“驿站管家”落实每日巡检,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并配备“健康小屋”一体机,提升运维响应效率。
高效响应,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工会驿站建立“点单-派单”闭环响应机制,设立“招聘超市”,年均发布岗位200余个,依托“驿站枫桥”机制调解劳资纠纷,通过“心愿墙”收集并实现职工微心愿。整合人社、司法、文广旅等多部门资源,将技能培训、法律咨询、志愿服务等专业服务引入驿站,形成协同服务合力。
丰富文化,增强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在工会驿站打造 “固定+自选”文化菜单,开展“送清凉”“暖冬套餐”等季节性活动及传统节庆活动,年均参与超2000人次。建立驿站站长交流日、干部驻点、留言反馈等长效互动机制,及时响应职工需求,同步推送政策信息、技能竞赛及招聘活动,拓宽职工参与渠道。
目前,已建成工会驿站65个,年均服务超4万人次,需求响应效率提升40%,职工满意度达98%,成功创建5个四川省最美工会驿站。
岳池县 构建经费审查体系筑牢工会监督防线

岳池县总工会召开工会经费收缴工作推进会
岳池县总工会着力破解经审“基础不牢、关键不解”难题,以“专班推动、精准审计、严抓整改”破解痛点,实现基层工会经费审查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审查基层工会组织278个,进行专项培训35场次,追缴工会经费180万余元。
“专班推动+全程跟踪”,筑牢组织“基石”。建立经审会主任亲自抓、经审委员一线抓、经审办公室主任具体落实、基层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等密切参与的“1+7+N+N”专班工作体系,层层压实责任。科学制定五年规划、年度计划,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围绕“全面培训打基础、逐个审查核实情、事项梳理找问题、办法措施解关键”四大环节,科学分配工作任务,把责任具体到人、时间具体到日,分类分批,条抓块统。
“精准把脉+全面探查”,靶向发力“体检”。坚持“依法审计”原则,依托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等法律和规定,每年组织系统培训,灵活运用 “场景还原法”“事项定位法”“办结程序法”等,构建经审总体框架,逐项梳理填充,确保审计事项“应审尽审、应纳尽纳”。聚焦“一会一策”工作要求,结合实际编制问题清单,细化个性化事项,按照“面对面答疑”“手把手解惑”“上下游对接”原则,经审组与审计对象逐条梳理查问题、反复磋商解难题,将审计问题去繁就简、规范处理。
“回头检查+对照审核”,问题导向“治症”。以审计清单为基础,对照整理逐条比对分析,补充完善审计事项,切实做到工作事项与审计清单事项“一对一”“多对一”,确保不漏项、不重项。坚持问题导向,基层工会对照审计意见,围绕错误事项查源头,聚焦关键事项查遗漏,逐项整改,统筹相关站所室交叉审核,审计组二次审查,确保审计覆盖全、要素对、依据准,形成工作和责任闭环。制定整改回访清单,不定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推进基层工会运行提质增效。
武胜县 深化会员普惠服务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武胜县总工会“2025年武工惠服·瑜伽”培训班
武胜县总工会持续深化创新会员职工普惠服务工作,创建独具武胜特色的“武工惠服”会员职工普惠服务品牌,推动会员职工普惠服务常态化、长效化、体系化运行。
服务项目体系化。武胜县总工会聚焦“衣、食、住、行、游、娱、育”七大领域,以“普惠”和“服务”为核心,以会员职工需求为导向,每年年初开展会员职工普惠活动意愿征集,充分采纳会员职工意见建议并结合实际,按照普惠“活动+购物”、普惠“培训+讲座”两个体系,为职工提供“菜单式”供应、“点单式”服务,推出“七大活动、七大培训、七大讲座”,全面提升会员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切实当好职工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娘家人”。
活动安排暖人心。作为“武工惠服”会员职工普惠服务品牌项目活动的一部分,“职工夜校”采用“夜间授课+周末授课”的方式,做到月月有活动、松弛有节奏。既保证不与会员工作时间相冲突,又能丰富会员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会员职工享实惠。“武工惠服”品牌自推出以来,开展会员日“0元观影”、会员京东普惠购、托管托育惠家庭等14项普惠活动,服务会员职工达7700余人次,“川工之家”APP武胜频道点击量同比增长220%,其中会员京东普惠购、会员日“0元观影”活动单日点击量超5万人次、总点击量超10万人次。
邻水县 搭建技能成长平台点亮职工奋斗梦想

邻水县总工会承办的“2021年川渝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比赛”现场
邻水县总工会主动搭建技能竞赛平台,念好“练、学、赛”三字诀,让职工打“擂台”唱“主角”,以赛赋能、以赛育人、以比促学、以学促干,助力职工成长成才,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请进来”:搭建川渝擂台,让职工“练”起来。依托毗邻重庆区位优势,为川渝两地技能人才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竞技的平台,先后举办了川渝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川渝急救技能大赛、川渝机械加工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5场次,邀请重庆渝北区、长寿区、梁平区、垫江县及广安其他区县等地高技能人才参加,推动川渝两地高技能人才交流与合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走出去”:寻差距补短板,让职工“学”起来。先后组织职工参加重庆梁平区等地工会组织的消防救援技能竞赛、 妇幼保健及母婴安全知识竞赛、川渝大数据产业首届职工创新大赛、川渝职工软件创新应用技能大赛等赛事15场次。组织职工到南充、巴中、达州、宜宾等地参加技能竞赛13场次。组织职工参加广安市总工会举办的各类技能比赛10余场次。通过学习明思路,求方法,提技能,做到活学活用,创新实践。
“强内功”:丰富竞赛格局,让职工“赛”起来。依托川渝合作高滩园区、广安高新区等产业平台,围绕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聚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摩配件等重点产业,精心打造3个示范性技能竞赛项目和10个行业性技能竞赛项目,构建以县级竞赛为主体,行业、企业竞赛为基础的多层级、多领域、多工种的竞赛格局。五年来,组织开展焊工、电子技术等各种技能竞赛31场次,参与职工6000余人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广安经开区 深入推进产改工作激活基层发展动能

广安经开区总工会承办的“2023广安市新业态职业技能大赛”
广安经开区总工会围绕中心大局,主动担当作为,突出主责主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激活蓄势发展的精神动力。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在企业、车间、班组等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宣传教育60余场次,参与干部职工达9.6万余人次。2024年以来,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等有奖知识竞答活动7场,活动点击量达16.3万次,引导产业工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竭诚优质服务,增添赋能发展的工会活力。坚持以服务职工为导向,大力推进实体化职工之家等服务阵地建设,打造职工之家9个,推动实现组织建设与阵地建设量质双升,形成共建、共治、共管的工作格局。开展家居、洗车、观影、健身、阅读、购物、托管等普惠活动18场,参与职工达1.7万余人次,投入资金170余万元。今年,以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每月一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强化活动效果。
紧扣发展大局,汇聚护航发展的强大合力。累计指导辖区216家企业开展集体协商,累计签订集体合同530份,产业工人对集体协商工作知晓率达92%。举办“送法到基层”活动47场,覆盖职工3500余人,与四川智析律师事务所合作,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指导玖源化工、比亚迪等企业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选拔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等与新职工签订传帮带协议,结成师徒145对。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绿色化工劳动和技能竞赛3场,230人次参与。指导玖源化工、四川沃肯开展技能大比武7场次,180人次参与,切实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五年耕耘结硕果,砥砺奋进启新程。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广安各县市区工会将继续“以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在深化服务创新中坚守初心,在助推区域发展中勇担使命,让每一位职工都能在这片热土上迈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