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成都市区备受瞩目的文旅新地标---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行。6个常设展厅、约1万件陈列展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浩瀚无垠的太阳系天体环境、颜色和形状各异的矿石、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从宇宙星空到自然万物都在此汇聚,构成了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本期报道,记者带你走进成都自然博物馆,一探究竟。
位于博物馆二层的“龙行川渝厅”
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大竹重庆鱼化石
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隆昌铁陨石
走进新地标 “打卡”成都自然博物馆
行至成华大道十里店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外形酷似雪山的白色建筑---它就是成都自然博物馆。作为成都首座不规则形态公共建筑,博物馆历时4年建设,于今年11月23日正式开馆试运行。
“终于盼来了开馆!我们提前两天就在官方公众号上观望,今天才预约到名额。”11月26日10时,成都自然博物馆开放试运行第四天,家住锦江区的张先生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前来参观,他们此行的首要目标,便是前来“打卡”位于博物馆“龙行川渝”厅内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
走进博物馆中庭,巨大的“石山”拔地而起,山体的间隙形成开放公共空间,配以通透的玻璃幕墙,构成强烈的虚实对比。整个博物馆占地约91亩,有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以“认识地球家园,探索自然奥秘”为主题,共设置6个基本陈列厅和2个临时展厅、4D影院、环幕影院、研学中心等。
“我小时候去参观过理工大学里的老博物馆,今天又带孩子来新馆参观,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据观众刘女士介绍,她家住在新馆附近,每天上下班都会从这里经过,“也算是见证了它的建成!”
“家里有小朋友的一定要来参观一次,能学到很多东西。”走进博物馆一楼的地质环境厅,记者注意到,不少家长纷纷打开手机上的展厅语音导览,一边走一边为孩子耐心讲解。该展厅以地质学基础知识为主线,通过立体模型、彩色图解、沙盘造景等呈现方式,对宇宙天体、地球结构、四川地区的地质生态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科普阐释。
而在矿产资源厅,形色各异的矿石、矿物、宝玉石在灯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引来不少宝石爱好者驻足欣赏。在该展厅,观众可以前往体验台,将各类矿石拿在手中近距离观察,或在瓷板上刻划摩擦,了解不同矿物的成色和硬度。
如果你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感兴趣,可以前往博物馆三层的“生命探源厅”;而在博物馆二层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两个以恐龙为主题的展厅内,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各种恐龙化石,还能通过数字触控显示技术,与来自各个时代的恐龙“互动”,体验虚拟投食,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水陆空”齐上阵 “镇馆之宝”大有来头
来自侏罗纪时期的珍贵鱼化石、亚洲最大的完整恐龙化石、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铁陨石,成都自然博物馆内的三件“镇馆之宝”,“水陆空”齐全,可谓“重量”十足。
走进博物馆二层的“龙行川渝厅”,一座座由钢架支撑起的恐龙骨架高低错落,惟妙惟肖,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数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长达24米的合川马门溪龙标本傲然屹立于30多具恐龙化石标本之中,让人倍感震撼。
合川马门溪龙化石于1957年在今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附近发现,较为罕见的是,这具恐龙化石相当完整,骨骼完整度超过80%。记者了解到,就在今年初博物馆“搬新家”之际,成都理工大学曾组织专家学者、工人师傅一起,对它进行了一次“全身体检”。
“恐龙化石很难保存完全,但作为骨架陈列,需要给公众展示一个完整概念,对缺失的部分就得塑造完全,这项工作被称作‘复原’。”据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家欧阳辉介绍,此次大修,除了对恐龙化石进行加固处理,还通过在化石表面涂抹一层保护剂,隔绝空气中的水份,降低化石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以延长保存时间。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此次展出的合川马门溪龙,在姿势和角度上相比从前都有所改变。“我们把它的脖子上抬了约30度,肩胛骨也从之前的水平位置调整到了现在近于竖立的状态。”欧阳辉表示,“立起来”后更有利于长颈椎蜥脚类恐龙取得身体平衡,较之以前的低头姿势也更富有生气。
据《隆昌县志》记载,一块铁陨石于明代时陨落在隆昌县城西北郊的道观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掘出,被人们精心保存。成都自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位于一层“地质环境厅”内的隆昌铁陨石,主要成分为铁镍合金,重达158.5公斤,同时也是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天外来客”。
距今1.5亿年前的鱼长什么样?答案就在博物馆三层“生命探源厅”。长方形玻璃展柜内,一块不规则形状的鱼化石放置其中,在内部灯光的映照下,我们甚至可以清楚地看见鱼身上密密麻麻的鳞片。博物馆的第三件“镇馆之宝”,来自晚侏罗纪时期的大竹重庆鱼化石,全长34厘米,宽15厘米,生动立体,其完整程度堪称中国鱼化石之最。
除了三件“镇馆之宝”,在成都自然博物馆,观众还可以欣赏到取自珠穆朗玛峰海拔8000米以上的岩石标本、来自太平洋海底5000米以下的矿石等数以万计的珍贵展藏品。
激活社会参与 开启研学旅游新场景
作为教学辅助单位,始建于1960年的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以地学类藏品为主的自然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高校博物馆之一。
据介绍,成都自然博物馆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除了持续为社会观众提供科普教育服务,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将突出公益属性、社会效益,发挥市校共建优势。通过激活社会参与,不断加强自然科学文化资源传播推广力度。
“自然博物馆以四川地区地球科学、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川渝地区古生物化石为主要展示内容,为我们开展研学旅游提供了全新的场景和课程研发内容。 ”11月21日,成都自然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前夕,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与成都自然博物馆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同致力于推动成都市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学场景和课程。
据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会长谢慧然介绍,接下来,双方将围绕成都市文化旅游、教育发展规划及目标,构建文化展示区域,弘扬中华文明、彰显大美天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多种研学旅游互动形式。“本次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是协会统筹发展自然科普亲子研学、宣传推广研学产品和规范区域研学旅游的重要支撑,填补了全市‘多学科、综合性、趣味性’课程研发的空白。”谢慧然表示,未来双方还将充分开展研学旅游合作,促进教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在讲好自然科普故事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温馨提示: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开放时间请以官方平台最新通知为准。需要前往参观的市民游客,可以前往成都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做好个人防护,错峰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