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 勇于担当 在奋进德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贡献工会力量“五个一百”,用主旋律奏响新征程的奋进乐章中医药惠民要靠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48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1-07

踔厉奋发 勇于担当 在奋进德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贡献工会力量

德阳市总工会五年工作侧记

高贵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开展职工技能大比武

2022“五一”表彰大会

开展职工心理健康培训

德阳首届职工网络知识大赛开幕式

开展红娘志愿服务  德阳市总工会供图

德阳市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市各级工会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国梦”为主题、依法维权为主线、服务职工为宗旨、改革创新为动力、“八大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德阳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工人阶级磅礴力量。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总工会肯定,15 次在全国、省级工会工作会上作先进典型交流发言,连续5 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市级工会财务先进单位。

坚定方向---在思想政治领域扛牢责任

全市工会组织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意志和主张转化为广大职工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常态化举办“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开展百万职工有奖知识竞答、“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讲,充分发挥160家市级以上职工书屋示范带动作用,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承办四川省“关爱职工在身边·志愿服务再出发”全省职工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德阳系列活动,鲁鹏、张黎等多名志愿者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我们的魔幻世界”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评为“四川省优秀职工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工会文化品牌越来越响。市总工会被市委表彰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5年来,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全市工会工作628次。

砥砺奋进---在发展中心大局中作出积极贡献

紧扣党委政府经济工作重点,多层次、分行业、大规模组织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覆盖职工110.97万人,规模以上企业参与劳动竞赛参与面达95%以上。组织引导职工广泛参与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21.37万件,实现技术革新3007项。14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入选全省100强,4项“职工先进操作法”入选全省30强。圆满承办成德绵攀西(第四届)高技能人才交流赛、四川省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决赛,协同承办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

积极履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牵头部门职责,启动第一批市级层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每年支持5家市级产改企业开展试点工作。实施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百企行动”,每年投入200万元支持入库企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产业工人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市县两级工会产业工人兼(挂)职副主席9人,德阳市第七届劳动模范中产业工人57名(占比57%),首届“德阳工匠”、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产业工人64名(占比83%)。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选树先进典型,累计推荐评选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38名,五一劳动奖章53名、五一劳动奖状61个,工人先锋号44个,“四川工匠”6名,“德阳工匠”36名,建成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88个,其中女劳模(女职工)创新工作室7个。探索推进劳模管理与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发放各类劳模慰问金、困难生活补助1654万元,慰问劳模6400余人次,组织国家级、省级、市级劳模健康体检1680人次,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维权协商---在构建和谐关系上形成德阳特色

市县两级政府与同级群团部门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化运行,5年来,联席会议解决事关工运事业和职工切身利益事项67件。源头维权渠道畅通有效,参与修改制定涉及职工权益的法规规章、政策文件、改革方案137件次。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完善维护职工权益服务体系,县级工会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基本建成,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4047个、劳动法律监督组织4279个,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格局。

实施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扩面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签订集体合同4.29万份、专项集体合同1.99万份。全市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做法先后得到省总工会、全国总工会肯定,批示全省、全国推广。连年开展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的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活动,参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862起。连续5年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覆盖农民工群众30余万人次,办结农民工维权案件213件。大力支持女职工维权服务,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进一步得到维护。2021年,德阳市总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评为“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成绩突出先进集体。

发挥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惠民帮扶中心等作用,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接待职工来访2.36万人次,办理维权案件1670件,挽回经济损失2921万元。2021年,依法妥善处理某企业职工集体反映诉求事件,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同志的肯定性批示。

倾情倾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责任担当

倾情帮扶特殊困难职工,千方百计打赢城镇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如期实现3780户建档立卡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全面小康。深化“四季送”品牌活动,发放送温暖慰问金4740.6万元,慰问困难职工、劳模先进、特殊岗位职工22.54万人次。组织实施抗疫、减灾、高温保卫战等专项慰问行动,发放慰问金1870万元,慰问一线职工13.4万人次。开展普惠活动68次,投入资金1200万元,惠及职工160万人次。紧贴职工所需加快服务站点建设,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86处、“妈咪宝贝屋”45个、省级“职工心灵驿站”示范点15家,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倾力助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全市复产复工企(事)业单位职工防疫保障清单,出台工会助力企(事)业复工复产14项具体举措。推出工会落实“高质量推动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重点工作”18条措施,严格执行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政策,总计返还工会经费达8000万元。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市县两级工会主动担起结对帮扶责任,主动尽责履行帮扶责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5年来,帮扶3个乡镇43个村,贫困户1000余户,直接投入帮扶资金1042.14万元,改扩建基础设施27处,发展特色产业23个,协同实现脱贫463人,培训农民工7311人次,助学农民工子女381人。

锐意创新---在自身建设上实现提质增效

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围绕增“三性”去“四化”,高标准推进“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模范政治机关建设,“双强”党支部建设效果明显,从严从实加强“清廉工会”建设,常态化开展正反面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和谈心谈话等制度,深化作风纪律建设暨“作风转变年”主题教育,全市工会干部作风大转变,创先争优意识大幅提升。

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八大群体”入会、百人以上企业和25人以上百人以下企业建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累计建成基层工会6785家、会员85.8万人(其中,新组建新就业形态工会451个,会员50611人),市级及以上开发区(产业园区)建会率达100%、百人以上企业建会率动态保持在95%、25人以上百人以下企业建会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

多维度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市县两级工会均配备了兼(挂)职副主席,常委会、委员会、代表大会中一线职工代表和劳模先进比例超过20%、30%、60%,工会领导机构代表性进一步增强。多元化推进建“家”工作,市县地方工会、行政机关工会、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阵地建设成效显著,推荐命名国家级、省级、市级模范职工之家30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模范职工小家19个,筹集2350万元建成省级、市级“职工之家”、职工服务中心55个。多层面强化队伍建设,大规模组织工会干部专项培训、综合培训,实现工会干部“蹲点”工作常态化,工会干部职工素质大幅提高。统筹推进工会其他各项工作,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会经审实现全覆盖,工会新闻宣传、信息、统计等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工作系统性、协同性、质效性不断增强。

德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兆忠说,德阳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明确了“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锚定经济总量“重返前三”、“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达到7000亿元,省总工会印发《落实〈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新时代德阳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朱兆忠表示,今后5年,全市工会工作将坚决贯彻全总、省总和德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切实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工会工作中落地落实见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