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局部)四川博物院供图
李雨心
1月16日,四川博物院苏轼主题展览又迎来了一轮“上新”。吉林省博物院藏的苏轼真迹《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温州博物馆藏董其昌《苏轼·赤壁怀古》……一大批重磅珍品文物来袭,观众可在观赏这些罕见的传世真迹中,共度新春佳节。
自2022年11月29日开展以来,四川博物院跨年大展“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备受热捧,大家纷纷走进川博赏东坡风采,品蜀地胜韵。展览中,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39家博物馆珍藏的苏轼主题相关文物亮相,其中不乏苏轼罕见的真迹等重磅文物,引得大量的观众闻讯赶来。
据介绍,吉林省博物院藏《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是苏轼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的作品。《洞庭春色赋》作于元祐六年(1091),当时苏轼在颍州任上,安定郡王赵世准以黄柑酿酒,取名“洞庭春色”。彼时,他的侄子赵德麟, 当时任颍州签判,与苏轼关系友善,以洞庭春色酒赠送苏轼,苏轼乘兴作《洞庭春色赋》。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苏轼外任定州,他在定州以松醪酿酒。定州是古中山国,故苏轼将酒取名中山松醪,并因此作赋。“《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是两首赋装裱在同一件书法作品中的,均是苏东坡晚年所作。当时他应该在被贬岭南的路上,刚好有一天遇上了大雨,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此作。‘洞庭春色’和‘中山松醪’都是酒的名字,苏东坡也是很喜欢喝酒,他自己也酿酒。有学者统计过,苏轼的作品至少有90多首跟酒有关系。”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介绍,这件作品很好地反映了苏轼的“尚意”和“形神兼备”的书风理念。
而随着《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展出,意味着前来参观的观众将可以一次目睹《潇湘竹石图》《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阳羡帖》三件苏轼真迹,实属难能可贵。据策展团队介绍,《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卷》《阳羡帖》将在1月31日结束在川博的展出,想要来参观的朋友可得抓紧时间!
当然,不光是苏轼真迹,此次“上新”的展品中,还有温州博物馆藏董其昌《苏轼·赤壁怀古》卷、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清唐鉴赤壁赋画意扇面”“明黄辉书后赤壁赋册”“北宋苏轼洋州园池诗碑”等也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