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过年好热闹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494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1-20

“花式”过年好热闹

四川各地春节老习俗知多少 

记者陈秋名综合整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春节(别称:新春、年节、天腊、岁首、新年、大年)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而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虞舜时代,历经四千年。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再到正月十五。在历史长河和幅员辽阔的变迁流传中,春节习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也有很多流变。在四川,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这些习俗不仅热闹有趣,而且蕴含当地特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川各地的春节老习俗吧。

成都大庙会的“喜神”

成都人初七游草堂  图据网络

阆中的春倌说春

达州“元九”登高

成都:初一去武侯祠,初七去杜甫草堂

每年春节前夕,平日里“慢悠悠”的成都都会“换”上喜庆热闹的氛围,将对新一年的期待与祝福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而在“新”气象的背后,老成都过年的“旧”习俗也是成都人过年不可或缺的一环。

《成都市志·民俗方言志》载:“春节是汉族的农历新年,也是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古代称为“元旦”,又称“元日”。辛亥革命后,把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俗称“年初一”“过新年”。传统风俗以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为正年,而节日活动则从除夕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春节历史悠久,沿袭了很多传统的风俗习惯,民间的各种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除夕夜是团圆之夜,人们即便远在天边,也要赶回家团年,这是老成都人的习俗,也是所有中国人的习俗。团年首先要祭祖,然后一家人围坐,共吃团圆饭。在成都,香肠、腊肉、烧白、酥肉、粉蒸肉、凉拌鸡、鱼、八宝饭都是年夜饭桌上的重要角色。

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其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愿。

正月初一,成都人喜欢去逛武侯祠。成都人可能都听过“过年要去逛武侯祠、摸喜神石”的说法。 所谓的“游喜神方”,即前往喜神所在的方位祈福。至于为何人们会前往武侯祠进行祈福活动,是因为蜀地老百姓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视为心目当中的忠、义、财神,合称为喜神,因此武侯祠成为“游喜神方”的主要阵地。

所谓喜神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吉祥、欢喜、增添智慧财运之神。喜神专司喜庆,自身却不显神形,没有具体的形象和专门的庙宇,对喜神的敬奉,常见于各种年节与喜庆礼俗活动。对成都人而言,从古至今,武侯祠不仅是三国蜀汉崇圣之地,而且其方位正好在成都正南,南方属火,被视为喜神所在的吉祥方位。而在武侯祠里供奉的刘备、关羽、张飞与诸葛孔明,是成都人心目中的英雄,更是成都人在过年时被拥戴的喜神。

早在清人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就曾记述道:“正月初一游各庙,以武侯祠为热闹。”又说:“初一日、初五日、初九日、十五日,均游武侯祠。”可见,正月新年里游武侯祠早已是成都人的新年习俗。

庙会既是仪式,又是集市,中国自古便是农耕社会,民众平时很少往来,庙会自然也成了人们交流和物资交易的好机会,所以又称为“庙市”,这样的传统延续至今。成都最早的庙会是在秦朝时期李冰父子都江堰治水前举办的抗旱求雨庙会,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如今的武侯祠成都大庙会,在原青羊宫春节庙会的基础上,于2004年春节恢复举办。除第一届在成都青羊宫附近的文化公园举办外,自2005年开始,武侯祠成都大庙会移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办至今,已成为知名文化品牌,也跻身国内著名传统春节庙会之列。

每年成都大庙会期间,武侯祠人潮涌动,在这期间不仅能看到许多特色展出,还有各类艺术演出和川味小吃,让市民与游客充分感受成都的喜庆与热闹。活动内容包括开庙仪式、游喜神方活动、演艺活动、主题灯会、文化展览、文化讲座、民俗活动、互动游乐、传统工艺品展销、小吃展销等。“三国文化”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成为武侯祠成都大庙会最为突出与最具吸引力的特色及核心竞争力。

2019年,武侯祠“游喜神方”民俗申遗成功,官方甚至专门新立了喜神石,以供文化传播和让大家“摸喜字、讨福吉”。

初七“人日游草堂”也是成都一项重要的春节活动。初七这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日”,亦称“人胜节”“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时,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在成都,人日去草堂祭拜大诗人杜甫,从清朝咸丰年间就开始盛行了,一直到现在都还保留着这个传统。

人日和杜甫扯上关系,不得不提高适。当年杜甫流寓成都,高适恰巧在蜀州任刺史,经常资助杜甫。公元761年,高适在正月初七这天题诗赠杜甫,以表对朋友的思念:“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大约从宋代开始,文人墨客开始兴起在人日这天拜祭诗圣杜甫的习俗。明清时期,这一祭拜活动流传更广。到了清代,人日祭杜已成为成都的一大风俗。1992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首倡恢复了“人日游草堂”活动,这一典雅庄重的文化活动,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受到了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推崇与喜爱,成为了成都最具社会影响力与传播力的文化品牌之一。

达州:“元九”登高,祈祷新年万事畅达

达州“元九”登高,是绵延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一项盛大的登高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初九,达州全城数十万人清晨尽数出动,登高踏青,野炊山间,极目远眺,日暮尽兴而归。攀高望远,既是纪念先贤元稹,也是借此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往岁的不快,迎来新年万事畅达。

相传公元815年,元稹贬谪至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那里地僻人稀,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清正廉洁,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3年后他调任河南,离任当天恰逢正月初九,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凤凰山送别,依依不舍。从此,达州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习俗。到后来,元九登高便成为人们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的独特方式。不过,当地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因此人们在这一天都要登高朝拜。不管是哪一种缘由,都令登高成为四川春节民俗中最健康的一种。

在明、清及民国时,“元九”登高以登达州城河对岸的翠屏山为主,每年正月初九,百姓们合家出游,踏青游春,各得其乐,文人们赋诗作画,缅怀元稹,山上有不同门类的民间艺人表演技艺,还有不同特色的地方名小吃摊,可谓琳琅满目。

1949年后,“元九”登高仍在延续,每年正月初九,人们自发涌向翠屏山。清晨,达州城内万户空巷,人涌如潮,背筐提篮,扶老携幼,笑语声喧,拾级登山,热闹非凡。午间,漫山遍野的绿荫丛中,穿紫戴红的男女老少,或三五一堆,或九十成群,席地围坐而餐,把山林装扮得花团锦簇,极为壮观,其盛况全国罕见,登高的市民每次都多达数十万人。

20世纪80年代,“元九”登高转移到凤凰山,达到了鼎盛时期。凤凰山上建起了元稹纪念馆和元稹塑像、长廊、楼台亭阁等多处景点。2006年6月,达州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确定“元九登高”为“市节”,从2007年开始,每年正月初九为“元九登高节”,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全市参与登山的群众达48.4万余人,2012年有逾60万人参加了登高活动。

达州“元九”登高展示出巴人善歌舞、骁勇善战的川东民俗民风的显著特点。达州多山,市民于正月初九登山,可显示力量;在山顶歌舞,可显示迎春的喜悦和对丰收的祝愿。达州“元九”登高是市民每年春节后的第一次集体出游,是一次迎春踏青活动,常常是全家三代人一起登山游玩野餐,体现了家庭和睦的气氛,延续一天的喜庆快乐活动,表现社会和谐的幸福。“元九”登高所登的凤凰山高800至900米,是一座较高的山,市民们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春日阳光,登山活动其实也成了一项快乐的健身活动。

自贡:迎春灯会名扬四海

中国的元宵节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由元宵节而生的元宵灯节和灯会是中国遍及汉民族居住地的重大年节活动。灯会和灯节既是中国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年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自贡灯会,是四川人喜闻乐见的春节节目。半个世纪以来,自贡彩灯产业赓续传统、不断创新,从西南小城走出国门,倾力将这一传统民俗打造为亮眼的中国文化名片。

早在西汉初年,灯会就见诸文字记载。自贡赏灯的习俗早在唐宋年间就有,明清时期渐渐发展为各种会节,清代中叶,“狮灯场市”“灯杆节”等灯会已有记载。

自贡灯会是四川省自贡市地方传统民俗,有“天下第一灯”的美誉。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公开资料显示,自贡灯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

在川南重镇自贡地区,因盐业发达,经济繁荣,唐宋年间,就有了制灯、燃灯、放灯、赏灯的习俗。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诗人陆游摄政荣州(今荣县)时曾留下“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的诗句。而在《荣县志》中对灯会的表述---“荣县新年灯会甚盛……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曰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栋雕镂,临春组合,彩笺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邑所不见也”,是自贡灯会历史悠久的佐证。

到明清时期,自贡地区玩花灯的民俗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规模也不断增大。在这一历史时期,“漂河灯”“牛儿灯”“孔明灯”“狮灯场市”等都是灯会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自贡地区灯节通常在正月初一“开灯”,正月十六“倒灯”结束。灯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常见的“龙灯舞”,其“龙灯”分为布衣龙灯、大龙灯、草龙灯、板凳龙灯等,按种类不同分别表演。布衣龙灯,由十二三人组阵,套路变化多,“龙”体灵活;有十五节龙身的大龙灯,每节点火烛,由一人执柄而舞,舞动时呈现“之”字形或“S”形,灯、火、人连成一体,甚为壮观;以自贡地方特产“芦草”编制而成的草龙灯,由五至七人共同舞动,逼真、灵活;一头扎“龙头”一头扎“龙尾”的板凳龙灯,舞者多为兄弟,配合默契,方能显“龙”之机敏。此外,自流井地区的“祥龙会”、大安地区的“黄龙祥会”,都是技艺精湛的灯节民俗表演活动。

第一次由政府举办迎春灯会是在1964年。从1964年到1986年,自贡共办了7届灯会,当地人一般称之为“迎春灯会”。上世纪80年代,自贡灯会的名气越来越大。跟随改革开放的脚步,当地开始尝试将灯会做成生意。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贡彩灯的制作、题材、选材、整体布展和规模、声势和影响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熔“形、色、声、光、动”于一炉,将传统的民间工艺与现代科技联璧,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奠定了自贡灯会的基本特色。

1987年,自贡举办了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自此,“迎春灯会”更名为“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自贡灯会有三种形式,分别是“天灯会”“五皇灯会”以及“放河灯节”。可用于制作自贡彩灯的材料十分丰富,丝绸、竹篾、玻璃、瓷器等在经过一番工序之后,都会成为精致的彩灯。

1988年,对自贡灯会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自贡灯会走出家门,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了“北京国际旅游年北海龙灯会”,盛况空前,媒体报道称“每五个北京人就有一个看过灯会”。也是在这一年,自贡设置了灯会的常设机构---自贡市灯贸管理委员会。

1994年,自贡灯贸管理委员会编撰,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自贡灯会志》,对自贡灯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予以了详尽的记录。这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彩灯文化的地方史志。

2008年,自贡灯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阆中:正月十六“游百病”

公元前104年,西汉时阆中天文学家落下闳在《太初历》中,首次把正月作为岁首。从此,在延续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春节成为中国人迎接新年、迎接春天最重要的节日。

每年,阆中在全国所有小城中,第一个开启“过年模式”,到二月初二“龙抬头”,最后一个结束过年。在长达50多天的春节里,阆中家家喜气洋洋、户户张灯结彩。

作为第一个把正月作为岁首,从此恒定了春节的人,落下闳在家乡阆中被民众世代纪念。阆中人尊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当地还保持了独特的“春节老人赐福”习俗:春节期间请身体健康、面容慈善的老人身着红色吉庆古装扮成春节老人,在阆中古城迎着鞭炮和锣鼓声,给人们作揖拜年、发放红包。

阆中过年的时间之长、民俗讲究之多,令人叹为观止。从腊月初八到二月初二,都是阆中人的过年时间,杀年猪、吃腊八、跳竹马、舞狮舞龙、春节老人赐福、“游百病”……欢庆春节的民俗种类多样,构成了阆中绵延不断的春节文化。而正月十六“游百病”则是阆中春节系列年俗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

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就算正式过完,而阆中古城却在正月十六迎来过年民俗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天。这天,阆中古城市民携男女老少举家出游,万人空巷只为“游百病”,自阆中古城“游百病”成功成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游百病文化。

杂耍、舞龙、民歌、打水漂、打儿洞、竞走、掰手腕等竞技类活动引起了古城民众以及游客的参与热潮,而登滕王阁,登高远望作为“游百病”必备节目,人人趋而赴之,人流交织凝滞不前,有不少老人在儿孙的搀扶下登上山顶,共同祈祷新年无病无灾。正月十六“游百病”也成了“春节文化之乡”阆中市春节一系列年俗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气势最为壮观的活动。

阆中“游百病”历史悠远,起源于上古时期。从中华始母华胥踩巨足痕的游走之风、大脚板舞俗,到秦汉时期,落下闳、任文公父子和周舒祖孙三代观天测地,才最终奠定“游百病”节令时序。千百年来,游百病已经成为阆中人民心目中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阆中县志》载:“上元后一日,锦屏山游人如蚁,谓之游百病。”

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知道“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的谚语。阆中“游百病”也因此逐渐向四周扩散,部分地区也形成了正月十六“游百病”的传统。

2013年11月,阆中“游百病”成功申请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项目。 申遗成功的第一年,各地游客纷纷前往阆中,欣然加入“登高游百病”的活动,结伴而行,见桥必过,遇高则登,声势浩大,堪称盛况,令人赞叹。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