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诚波
2月9日一早,记者应约来到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一处由水电五局承建的芦溪河污水处理二厂在建项目所在地进行采访。
在项目部生产经理刘胜的引导下戴好安全帽进入厂区后,记者发现,眼前正在进行绿化施工的空旷厂区内,偌大的面积只在远处有两栋名为综合楼、臭氧发生间的建筑,其余都是规划中未来的绿地。“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环节在哪里完成呀?”面对记者的疑问,刘胜笑了笑,然后面朝厂区,用手由近及远在面前画了个大圈,告诉记者:“所有的工作环节都在地下,就在我们脚下。”
与近在咫尺的芦溪河污水处理一厂整个水处理流程露天进行不同的是,为了将污水处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所有水处理均被深置于地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车城园区内新建企业的陆续投产,工业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大,紧邻园区的原有污水处理厂早已不堪重负,亟需新的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二厂项目已经整体完工,进入调试运营阶段,计划将于2月下旬正式投入运营。”项目经理后志坤告诉记者:“二厂项目主要担负着龙泉驿区从驿都大道至车城大道、东二路等,近60平方公里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在试运营阶段每天处理污水在1到2万立方米左右,正式运营将达每天4万立方米,而设计满负荷处理量为每天6万立方米。”
随后,在刘胜的引导下,记者从地上转入地下。当见到这些深藏地下的水处理单元时,呈现在眼前的场景让记者颇感意外。进入地下前,记者想象中的地下污水处理是“大通间中分布众多小池子”的格局,站在高处能够一目了然。而现实中的池子分布在不同的车间单元内,之间穿廊走道,结构繁复而又层次分明。
“这是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水解酸化池……”在经过预处理单元的曝气沉砂池区域时,阵阵污水的异味让人不禁加快脚步,但转过该区域,气味就戛然而止,这也许就得益于单元之间互相独立间隔的巧妙设计。项目经理后志坤告诉记者:“正式投产后,污水厂将全程开启生物除臭系统,该区域的异味将得到有效控制。”
在经过几处水处理单元后,记者来到了深床反硝化滤池边,站在池边,已闻不到水体的味道,池内哗哗流淌的水清澈透明。
“污水进厂后,先进入预处理单元,经过多级多段的生化池处理,经二沉池沉淀后,才进入深度处理单元,之后才到达我们现在所处的深床反硝化滤池,到达这里的污水已基本是清水了。但别看水体已经很清澈,但水里还有一些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等,还需经过一道紫外消毒进行灭杀才能最后出水。”刘胜最后特别强调,“所有的出水均须达到国家水污染排放标准,进入芦溪河,而芦溪河的下游名叫‘鹿溪河’,是兴隆湖的重要水来源地,因此,项目的正式投运不仅将持续改善区域内生产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还将进一步优化流域内水体环境,助推芦溪河流域地区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