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诚波
2月13日下午,当记者见到杨贵时,他正和工友们一起,用叉子将石甑桶里的酒糟放进独轮鸡公车。身穿酒红色的工作服,脚踩黑色布鞋,熟练地挥舞着手中的大叉,如果不是那一张张年轻稚气的面孔,仅从他们行云流水的举手投足,记者还以为都是些车间里耕耘多年的老匠人。
去年刚刚硕士毕业的杨贵是泸州老窖酿酒有限责任公司非遗传承中心国窖班车间的晾堂工, 他所在的车间就是大名鼎鼎的1573国宝窖池群所在地。在国窖班的54个工友中,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占70%以上,在这个泸州老窖最古老的车间里,一场新旧交替的变化正在上演。这种变化,只要走进车间就能明显感受到。
“无论什么学历,只要进入酒厂都需要先进行轮岗,深入销售、包装、生产等不同的一线岗位。”在泸州老窖,这是一条“铁律”。而进入酿酒车间,就得从晾堂工做起。
在川南酿酒行当里,一向流传着“没有三百斤毛毛力不要当烤酒匠”的说法。酿酒是个体力活,轮岗到酿酒车间,第一步就是“下力气干活儿”。拌粮、拌糠、蒸粮、摊晾、加曲、入窖,这样的晾堂动作重复上千次,才能进一步练习“回马上甑”,成为一名酿酒师。
“我以前学的是食品工程,来到这里通过上手实际操作,理论结合实际,加上老师傅的教导提携指点,进步很快。”杨贵告诉记者:“实际操作中如上甑、摊晾、润粮,什么时候用叉,什么时候用耙,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的,都只能在实践操作中学习领会,如果不想走弯路,老师傅的指引非常重要。”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