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首城:“拼”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雅安市总围绕“五提五拼”公开承诺亮诺绵竹市总召开保密工作专题学习会竞技能 展风姿甘孜州总召开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工作培训会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13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2-18

长江首城:“拼”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宜宾市总工会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扫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宜宾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陶学周(右七)到企业调研并给职工送去春节慰问品

宜宾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万云江(右六)到企业调研并给职工送去春节慰问品

凯翼汽车公司车门线工作人员安装FX12 车门

三江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产业工人在生产线上抢工期

(上接第一版)

市县上下联动理念---坚持市县上下联动、政企共同发力。市总工会先后两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相关政策。在认真学习领会省总工会“十八条”措施基础上,研究出台《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30条措施》,11个县(区)总工会全方位进行分解落实,制定“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工作措施235条。宜宾市支柱企业五粮液集团、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等单位的工会系统,制定“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工作措施55条,形成上下联动、共同发力的全新格局。

精准定位重点发力理念---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总工作部署,深入分析前期因能源紧缺、疫情等诸多因素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的实际,紧扣市委“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和“一蓝一绿”新兴产业培育,明确全市工会系统各项工作精准融入农业“5+2”、工业“1+4+4”、服务业“5+1”产业布局,着力在产业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出实招、见成效。

纾困解难问需服务理念---深刻认识助力实体经济是“拼”的关键,全方位为企业纾困解难。据初步统计,“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以来,全市工会先后为500余家小微企业返还工会经费2000万元。为参与工会活动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办公和经营场所,减免租金420万元。翠屏区聚焦市场主体,严格落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返还政策,2022年为78家小微企业返还工会经费300万元。为参与工会普惠+特惠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400万元。叙州区加强部门协作,严格落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支持政策,对已认定238户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做到应返尽返。鉴于疫情影响,对承租区总工会资产的个体工商户免收房租6个月。三江新区总工会围绕做大做强3000亿动力电池产业、2000亿智能终端产业、1000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通过保姆式、管家式、定制式服务方式,努力让企业感受到工会组织“暖企”温度。

拼激情迸发。排山倒海的气势,有序集聚“拼”的新动力,汇合成强大的拼搏之力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拼搏的激情来自哪里?必然来自先进的思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万云江深知这其中的道理。

于是,紧扣思想引领发力,激活并坚定“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信心决心的务实举措顺势而为。

---理论学习强素质。市总工会先后两次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学习会。党的二十大代表、五粮液集团506勾调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曹鸿英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说变化、谈感悟,说使命、谈体会,说未来、谈发展,生动而丰富的宣讲,让市总工会一班人深深认识到科学理论对于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性。陶学周强调,要紧紧围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进一步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转化为谋划工会工作的科学思路、领导工会工作的扎实本领和推动工会工作的有力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中贡献宜宾力量。“理论学习的深度,决定‘拼’的程度。学习的关键,就是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要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的‘六个坚持’来统领当前各项工作,推进形成‘拼’的思维方式、‘拼’的思想境界、‘拼’的精神状态。”市总工会领导一语破的。

---主题宣讲增信心。市总工会组建10个劳模工匠宣讲团,通过专家授课、送课上门、光影课堂等形式,进企业、入车间,广泛宣讲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宜宾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20多场宣讲活动,覆盖职工群众10万人次以上。与此同时,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通过直播、云宣讲等方式,开展宣讲活动40场次,覆盖职工群众50万人次以上。在此基础上,通过“宜宾工会”微信公众号开设宣传专栏,及时宣传报道“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典型人物、优秀事迹,坚定职工群众投身拼经济的信心。

在叙州区,工会系统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依托“三江听潮”劳模工匠宣讲分团,开展主题宣讲5场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着力营造“尊重劳模、崇尚劳动、 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发挥劳模工匠“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职工以劳模为榜样、以先进为标杆,主动作为、争创一流,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会认真组织职工参加省总工会“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的文艺演出、参与市总工会“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劳模主题宣讲,参与职工500余人次。

“聆听了劳模宣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干出来的,更是拼出来的。只有身体力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才能在新时代作出新贡献。”职工代表李斌十分感慨,信心十足。

---活动引领浓氛围。市总工会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加书画、摄影、演讲、诵读、微影视、足球、羽毛球等文体活动200余场次,覆盖职工群众30万人次以上。通过直播、云宣讲等方式,组织全市开展宣讲活动85场次,覆盖职工超96万人次。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有效激励广大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三江新区总工会投入29万元建成“海底世界”职工文化长廊,投入36万余元建设集“藏、借、阅、研、休”功能为一体的职工书屋,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

三江新区通过领导领读、职工诵读、专题研读、微信晒读“四读”模式,组织职工群众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精神,通过全方位的阅读活动,“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职工王晓明表示:“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拼’的魅力,也让我们体会到‘拼’的乐趣,更让我们感悟到‘拼’的价值。唯有‘拼’,生活才会精神,人生才有意义。”

拼速度腾飞。千帆竞发的赛道,有力呈现“拼”的新姿态,释放出超然的拼搏之局

2022年12月7日,在三江新区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智能生产线现场,工人正配合机械,忙着焊接、零部件安装。生产线旁边,一辆辆总装完成的新能源汽车整齐排放。

2022年,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各类新能源汽车36602辆,同比增长65%。

这是拼出来的硬实力。

在叙州区,计划总投资110亿元的宜宾英发德耀2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二期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昼夜施工。此项目于2022年3月3日签约,项目一期于6月18日正式开工,9月13日顺利封顶,11月18日项目一期首片太阳能电池片下线。“项目二期预计于2023年6月投产。时间紧、任务重,唯有‘拼’,才能达成目标。”项目负责人动情地说。

这是拼出来的加速度。

在宜宾三江新区和叙州区,中材锂膜(西南)基地年产10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项目和四川高景年产50GW单晶硅棒和30GW单晶硅片生产一期项目,正如火如荼全方位推进。“一期项目是关键基础,不仅要拼进度,更要拼质量。”面对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三江新区工业园区负责人感慨万千。

这是拼出来的高效率。

“拼”,已经成为宜宾各行各业竞相发展的新常态,更是各级工会组织立足工会职能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的新境界。这些变化,缘于工会能量的全面释放。

---持续深化产改。宜宾各级工会认真落实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改革措施,借助改革释放“拼”的活力,通过改革增添“拼”的动力。

翠屏区总工会以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文化上融合为着力点,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建立专项资金制度,投入15万元举办工匠苗圃职工职业技能再提升培训,持续开展6期“工匠苗圃”活动,着力提升职工专业素养。通过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鼓励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为加快建设“六个新翠屏”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着力技能竞赛。2022年,宜宾市各级工会投入600多万元,有序推进酒产业、竹产业、茶产业、汽车产业、动力电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纺织产业、现代物流等板块200场技能竞赛,以竞赛赋能发展。

聚焦重点企业和制造业发展关键领域。举办宜宾市第四届智能终端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届动力电池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赛事,选拔和培养一批“金牌技师”“王牌选手”“宜宾工匠”。仅2022年,就有40余家企业派出60支队伍参赛,参与职工达1000人次。

服务重点工程。在基础设施、大学城片区等建设项目中,积极开展以比工程质量、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提升项目建设施工质量。

激发创新能力。以技能比赛中选拔出的优秀选手为核心,打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鼓励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建议等“五小”活动。2022年,承接企业和园区技术攻关项目9个,转化创新成果23项,产生经济效益超50亿元。

事实上,一系列主题竞赛活动,在宜宾大地精彩上演,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

从2022年5月起,宜宾锂宝工会以“比赶超、促经营、提效益”为主题,全年度开展劳动技能提升竞赛。“此项技能竞赛活动持续到2022年底,工会12个小组650余人参与竞赛,极大推进了公司劳动生产率提升和技术进步。”

去年5月15日,2022年宜宾市第四届智能终端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三江新区举行,来自三江新区智能终端企业的9支队伍400余名选手同场竞技。

“本次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9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49名、优秀组织奖4个。4个个人项目第一名获得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章,1个团体比赛项目第一名荣获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状。”市总工会经济工作部部长刘宏志十分欣慰,“组织这次竞赛,旨在引领职工投身科技创新,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建功立业。”

2022年6月11日,“匠心驰骋·追梦三江”宜宾市第一届汽车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三江新区举行,包括汽车机械维修工、装配钳工、叉车工等工种在内的数十名工人参加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个赛段的角逐。

2022年4月26日,“技能兴产业·匠心耀三江”宜宾市第一届建筑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临港经开区产业配套组团高铁片区学校项目举行。竞赛共设置“房屋墙体砌筑”和“市政道路地砖(石材)铺贴”两个项目,18支专业团队50余名选手参赛,两个项目的第一名荣获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章。

翠屏区围绕全区重点项目和工程,投入30余万元开展劳动竞赛,比安全、比环保、比进度、比质量、比成本、比和谐、比文明的“七比”竞赛,极大提升了职工群众技能素养,成为“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的工会力量。

叙州区以“工匠苗圃”为依托,投入资金20万元,为产业工人提供多工种分段培训,培训产业工人300余人。

三江新区总工会在产业园区重点行业领域举办4项职工技能竞赛,推动培养和打造了一批“金牌技师”“王牌选手”“三江工匠”,不断提升职工群众技能素养和“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的能力水平。

---推进工作创新。市总工会围绕宜宾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资金100万元,分批次、分层次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形成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以技术创新、成果创新为导向,以劳模(工匠)为支撑的创新体系。

“计划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创新工作室1个,省级创新工作室15个。”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事实正是如此。借力“安康杯”竞赛,市总工会重点打造安全文化长廊12个,创建安全创新工作室17个。创建职工(劳模、工匠)市级创新工作室10个。同时,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围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群众性创新活动。

三江新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已解决技术难题16个、承接企业和园区技术攻关项目9个、转化创新成果23项,产生经济效益超50亿元,推动竞赛成果切实转化为创新突破。

宜宾锂宝依托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创新创造。2022年,公司取得授权专利37项。

四川领歌智谷科技有限公司工会以企业技术骨干为主组建“人才创新工作室”,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创新活动,“五小”成果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超70万元。

拼发展成效。上下齐心的努力,有为彰显“拼”的新格局,焕发出腾飞的拼搏之功

2022年12月8日,一条消息在恒生福酒业传响。“公司‘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取得突出成效,2022年营收额突破1亿元目标顺利实现。”公司党支部书记、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闫辉激动不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严格打表,将生产任务细化到车间和每一个班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并在酒体设计到调味组合上狠下功夫,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这是各环节的比拼,拼搏标出新高度。

三江新区“朵唯云谷”高科技产业示范园,3000余名工人正在63条生产线上认真作业。“这批发往非洲的订单,总量280万台,包含4G手机、5G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朵唯控股集团整机事业部总经理蒋晓波介绍道。为“拼”出新希望,朵唯控股集团积极拓展非手机类新品业务,从过去单一手机生产制造拓展到汽车电子、智慧教育等智能终端精密制造领域,生产的20余款“宜宾造”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截至2022年11月底,公司完成产值破百亿,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这是新业务的比拼,拼搏换来新天地。

2022年12月15日,长江工业园定制厂房开园暨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集中开工的6个项目总投资44.5亿元,预计解决就业约2500人;集中签约的5个项目均为动力电池配套项目,总投资43.5亿元,预计解决就业约1200人。长江工业园定制厂房项目总投资3.5亿元,是动力电池产业专业配套园区,新建10栋厂房及配套附属用房,建筑总面积约8.7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有停车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采用“拎包入驻”模式为企业服务。

为实现企业“拎包入驻”,翠屏区总工会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邹建亲自挂帅,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保姆式”服务。从工作协调到证照办理,从水电气配套到环境保护,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到后勤全方位服务,区总工会一班人亲力亲为,先后召开服务保障现场会20多次,推进解决配套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30多个。

“投资建设在企业,服务保障有工会。只有把企业当作主人,才能把服务做到极致。”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的感慨,绝非空穴来风。

这是新使命的比拼,拼搏撑开新空间。

这一切,只是宜宾各级工会积极投身拼经济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2022年以来,宜宾市总工会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工业“1+4+4”、农业“5+2”、服务业6大门类,组建“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专班,对口服务重点项目。

为提升专班工作成效,市总工会采取工会领导分头联系、部门领导牵头联系、相关部门一线联系的“三联系”服务法,根据重点项目推进实际,拟定服务计划,实现服务项目清单管理销账制,实现服务精准到位、全程有力。

这是新作为的比拼,拼搏开启新境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深学细悟,主动担当作为,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统揽宜宾工会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重点任务一项一项落地、一件一件落实,以高质量发展成效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市总工会领导的号召掷地有声。《四川省总工会助力经济发展“开门红”十二条措施》一出台,宜宾市总工会就认真贯彻落实,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以“开年就开跑”“起步就冲刺”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持续提升服务中心大局贡献率,助力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

迈步新征程,宜宾市总工会步履铿锵,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