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向晓文)2月23日,记者在宜宾市召开的川渝人社合作第八次联席会议上了解到,经过三年,深化川渝人社合作已成为两地人社部门落实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共同行动,更是推动川渝人社事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两地人社部门闻令而动,统筹多种资源、汇聚多方力量推进合作。三年来,两地创新构建“部省市战略合作”“川渝人社厅局合作”“市州区县人社合作”以及技工院校、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等单位参与的“1+1+N”合作模式,多方联动统筹发力,多层级签署各类合作协议114份,多维合作,先后召开7次川渝人社合作联席会议,为全方位推进川渝人社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川渝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三年来,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着力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开展“就业创业活动周”活动,用心打造“智汇巴蜀”等品牌。开展各类招聘381场次,提供岗位100余万个,倾情服务川渝群众就业增收;以养老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为牵引,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关系转移接续机制,推进工伤保险领取待遇资格互认,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9.07万人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410人次、失业保险1126人、工伤保险互认691人次。共同提升川渝社保普惠共享水平,推进“川渝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探索两地预防化解调处劳动纠纷方法途径,培育评选川渝劳动关系金牌协调员400名,培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144名,培训劳动保障监察员1050名。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川渝发展动能高效集聚,三年来,完善川渝人力资源市场准入监管机制,组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举办西部人力资源博览会、西部HR大赛等活动,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办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互转2.6万卷,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蓬勃发展;组建技工教育联盟和技能竞赛联盟,举办“巴蜀工匠杯”“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开展川渝职业体系建设、人才评价交流合作,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贯通发展,巴蜀技能高地建设如火如荼。深化川渝职称互认和事业单位专技人员聘用管理改革,职称互认机制惠及7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川渝人才跨区域流动的藩篱不断打破。
三年来,川渝人社部门坚持“一盘棋”思维,签署多层级各类合作协议,共建共享公共服务、优化配人力资源,川渝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