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芭茅草 草木回芽春游田园绿道蕊之翼  爱满后备箱与“杏”结缘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53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3-10

葳蕤芭茅草 

杨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老家所在的老牛坡,是一处海拔上千米的莽莽山坡地。这儿草木茂盛,但主要的植物就是一种---芭茅草。老牛坡缺水,乔木难以生长,这倒便宜了芭茅草,它们不择地方,平坝河谷,山野坡地,只要有土壤就能生长,而且生命力强劲,四处开疆拓土,葳蕤茂盛,气势撩人,成为一道道风景。

老牛坡上的芭茅草虽不让人待见,却是山野百姓手中一种爱不得又离不得的生计之物。从祖辈开始,这儿的先民就学会就地取材,除了可作为喂牛的青饲料,还可用芭茅秆和芭茅叶编织蜻蜓、小鸟、野鸡等小动物,也编织筐篮、扫帚等生活用品。这些编织品除了自用,也可以挑到市场上换钱,换成油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不过大多编织物既不精美也不耐用,市场上卖不起价,去一次最近的镇子要走10公里山路,往返一次就是一天。这样的境况,让很多人畏惧。

我的幺爸却是个例外。每年入冬,平坝寒风凛冽,草木凋零,宛若一个缺少生机的世界。但老牛坡不同,此时的老牛坡仿佛才苏醒,在一丛丛碧绿青翠的芭茅草顶端,漫山的芭茅草花穗渐次盛开,从秋天的点点粉红,渐渐演化成冬天的满目银白,山风吹过,层层银浪翻滚,此时的老牛坡,野鸡在花穗尖欢腾挪移,野兔在草根处惬意追逐,它们共同构成了幺爸眼中一幅幅绚烂多姿的画卷。

隆冬时节,雪花飞舞,大地银妆素裹,闲不住的大人开始挨着火炉用采割好的芭茅草做编织,而小儿们则伺机在雪地上找乐子。一帮半大的孩子,每人手中一根自制的芭茅草红樱枪,无师自通地演习“地道战”,这儿的“地道”就是一丛丛掩映在雪地里的芭茅草。

在芭茅草中穿梭,代表着山民与芭茅草的亲近,但少不更事的孩子,却不知道任何亲近也要保持距离。“自在闲身技似戟,悠然野性叶如刀”,说的是芭茅草叶片具有攻击性,它的锯齿状叶片锋利如镰,稍不注意也会伤人。幺爸为此没少受伤,他有一次穿着爷爷用汗水钱换来的新衣裳去钻芭茅草,弄得全身“挂彩”,伤了小身板不说,还挨了一顿狠揍。但好了伤疤忘了痛,幺爸依然年复一年去钻芭茅丛。

成家后,幺婶和幺爸一起设计未来,一直守着穷山肯定不是办法,芭茅草花穗再美,也要解决温饱,山外的世界早已变了,应该出去闯闯。幺爸望着漫山遍野的芭茅草,认真地点了点头。

幺爸用了20年时间在外闯荡,从一个公司的小学徒做起,到后来成立自己的公司,一步步做大做强。这期间,他跌倒过,从高处的竹梯上跌下;也受伤过,不慎被漏电击伤;更失意过,因为创业的低谷……但所有磨难,幺爸都挺过来了,而自始至终支持他的,就是无怨无悔的幺婶。

幺爸在省城落了根,公司越做越大,但心中一直有件事放不下,那就是老家的老牛坡。在幺爸心里,老牛坡才是他真正的根,那儿不仅有野鸡野兔,有望不到头的芭茅草花穗,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养育了世世代代老牛坡人的老牛坡,不应该一直抱贫守旧,它早应该在时代的洪流中旧貌换新颜。

幺爸腾出部分精力,和幺婶回到了老牛坡。“纵使焚烧茎叶尽,明春依旧吐新芽”。脚下的故土,芭茅草依然漫山遍野地茂盛生长,振翅的野鸡和警觉的野兔依然在这儿当家作主,望着满山的芭茅草和银浪翻滚的花穗,幺爸一拍脑袋惊呼,这才是这个时代给后人留下的大笔财富啊。

幺爸整合了全部坡地,搭乘乡村振兴的快车,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修了从山下到山上的水泥路。又引来山地越野俱乐部,组织各级别的山地越野赛。有计划地栽种杜仲、葛根、沙参,让山货变成了抢手的土特产。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一览原生态保护下的芭茅草,拍照打卡,在芭茅草花穗和雪地共同构成的银色世界中打雪仗回归童年。农旅融合,成为了老牛坡最好的财富;绿水青山,成为了老牛坡人最大的底气。

如今的幺爸,最骄傲的事情,就是牵着幺婶的手,一起徜徉在亲密无间的芭茅草中,把身心放松,让爱与快乐在花穗中弹奏飞跃。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