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组在弄密村农民工之家调研 柯晓琳 摄
实习记者 张宸菱
瓜果漫山遍野,草木郁郁葱葱,一派悠然的田园风光。田野旁的一处古朴民居门前,“弄密村农民工之家”的牌匾格外醒目。“老乡,咱们这边收成如何?”4月10日,省总工会第二蹲点工作组成员柴少波、竟悟来到位于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的弄密村,参观调研工会阵地,并与当地的农民工唠起家常。
这是他们来到银江镇总工会开展蹲点工作的第二周。蹲点刚刚开始,为了尽快熟悉当地的情况,工作组有大量的功课要做,每一天都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个乡村、社区。最近,攀枝花天气越来越炎热,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0余摄氏度,他们顶着烈日,没过多久皮肤就晒得发红。
村级工会的建设有其特殊性。村民们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大,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每到一处,蹲点工作组总要化身“十万个为什么”。广大农民工对于工会的了解程度如何?参与活动积极性高不高?有没有什么需求和建议?……“为了让乡村的工会阵地真正转起来、活起来,这些情况都是我们需要摸清摸透的。”柴少波说,“只有为大家切切实实谋福利,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工会才能真正在大家的心里扎下根。”
一次次走访、一场场座谈下来,蹲点工作组也对银江镇的工会建设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柴少波和竟悟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调研的收获。“这里有着比我预期更好的工会工作基础,”柴少波介绍,银江镇目前已经有工会会员5800余人,其所属的6个村、4个社区均已建立工会,现已建成4处职工之家阵地,另有2处职工之家阵地正在筹划建设。
蹲点工作组对银江镇工会的阵地建设思路表示认同,“为了使基层工会转起来、活起来,职工之家建设可以与促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把职工阵地建在田间地头,建在乡村一线,建在‘工会+研学+培训+文旅’考察路线,建在更多人看见、方便更多人随时使用的地方。”另外,蹲点工作组还对法律援助、劳动争议化解格外关注,尤其对弄密村农民工之家设立的调解室印象深刻。“在农家小院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有利于调解工作的开展。这里有很多亮点和创意,都值得我们学习。”
面对较为扎实的工会工作基础、具备特色的工作思路,蹲点工作组也干劲满满、信心十足。他们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强化村级工会建设献计献策,为规范化运作、扩大工会影响力提出诸多想法建议,鼓励基层工会在为职工服务中勇于亮出工会身份,发出工会声音。
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在蹲点干部心里,未来三个月的蓝图也正一点点清晰:围绕蹲点工作五项主要任务,按照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做好服务、总结经验的工作思路,高标准完成蹲点工作,做好四结合四促进工作。与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相结合,促进职工共同富裕;与东区打造“工会+研学+培训+文旅”考察路线相结合,促进工会转起来;与镇总工会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促进工会强起来;与职工需求相结合,促进工会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