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茶娘采新茶
吴健闫功华文/图
4月24日,来自浙江和四川的81名茶专家齐聚北川,以茶为媒,共谋北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浙川两省茶产业融合发展,携手迈步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富之路。“北川苔子茶具有安全、高颜值、好喝等特点。是有品质记忆标签的一款好茶。”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首届浙川茶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如是说。
北川种茶历史悠久,在唐代即属有名的茶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北川茶叶产区地处高山深谷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茶叶具有香高、味醇、耐泡、安全的优质特征。作为全省30个重点茶叶县之一,北川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绵阳市五星级农业园区,并被纳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计划。
突出重点把准履职方向
发展特色产业是脱贫良策,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 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特色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北川政协紧扣县委决策部署,把助推北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确定为提案重点方向之一。组织引导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提案作用,助力茶产业成为全县发展程度最好、经济效益最优、产业链条最长的优势产业。”北川政协分管提案工作的王辉副主席这样说。县政协提案委及时将县委、县政府出台的 《北川羌族自治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试行)》《关于印发<北川羌族自治县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方案>的通知》《关于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园长制的通知》《北川羌族自治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个一”实施方案》等传达到每一位政协委员,让委员们清晰全县产业发展重点,做到党政有所想,委员有所行,引导委员提案不跑偏。县政协各专委会结合委员工作实际和自身特长,组织相关界别委员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农村田间地头、茶叶消费市场和各界群众,广泛收集各方情况,认真听取各界意见。
在县政协五届二次全会期间,委员们就茶产业发展提交了《关于以茶文化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整合资源提升“北川苔子茶”影响力的建议》《关于加大古茶树保护条例执行的建议》等提案,提出了加强茶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优“北川苔子茶”品牌、打造“中国羌茶之乡”、创新茶农茶企利益链接机制、多形态展示古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等高质量建议。
务实办理推动产业发展
“茶产业的发展让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一棵棵茶树,一个个茶园,也正铺就一条前景广阔的乡村振兴之路。”北川县擂鼓镇盖头村党支部书记陈小红说。
北川相关部门通过实实在在地办好每一件高质量的提案,有力地促进了北川特色茶产业发展,发展业态基本重塑,规模形态初步构建,行业生态打造成形,实现了将“小茶叶”变成富民兴农的“大产业”。
立足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资源禀赋,结合乡村振兴、国土空间等规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研所高起点编制了《北川羌族自治县茶产业全链条规划》,围绕打造“中国羌茶之乡”目标,规划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预计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2022年财政投入2500余万元,围绕核心区计划新增改造提升茶园5000余亩,茶叶园区实现电网、路网、渠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全覆盖。建成以擂鼓镇盖头村、曲山镇玉皇山村、陈家坝镇金鼓村和都贯乡苔子茶村等为核心的茶叶现代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养殖、采摘等一大批关联产业,茶产业得以重塑。
建立“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建设标准化茶园,曲山镇振兴合作社、陈家坝禹露茶业等通过保底分红、二次分红,户均实现分红1100余元,带动茶农共享茶产业发展红利。积极构建“线下+线上”交易平台,新建巴拿恰农特产品交易平台1个,借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依托电商港、农村淘宝、抖音、柯城“直播馆”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等各类线上销售活动,实现茶叶线上销售额1000余万元。举办羌茶节、古羌茶艺手工制茶技能大赛等活动,通过催芽节祭祀活动、游人采茶、传承人手工制茶、茶企斗茶、游客品茶、研学活动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中国古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园吸引5万余人参与采摘、制作茶文化体验,行业生态业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