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作业“不回家”
青羊区推出书包“不回家” 青羊区教育局供图
紧抓教学质量
成娇 记者陈秋名
为落实“双减”终端问效,成都市教育局从5月4日起开展全市“小学作业不回家”大调研。本次大调研致力于全面了解成都市小学生课后作业负担情况,并将以作业设计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双减”要求,提升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小学作业不回家”活动推出以来得到了很多小学家长的点赞,不少初中孩子的家长表示十分羡慕,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辅导孩子作业崩溃的瞬间。但也有一些家长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觉得“作业不回家”有可能导致小朋友回家不再学习。也有一些家长觉得“作业不回家”可能会导致作业的减少,造成孩子学习任务量不达标,甚至影响成绩。关于家长们的各种担忧,教育部门和学校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托管+拓展”确保作业有质有量
“作业不回家”活动是以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的指示》为指导,旨在充分提升课堂教学的饱和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都作为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先后出台了“双减”“双减2.0版”等配套改革措施。“小学作业不回家”就是其中举措之一。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为让“小学作业不回家”活动取得实效,成都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成都市教育局等部门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课后服务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的通知》(成教办〔2021〕9号)“托管+拓展”要求,每天要安排一个学时左右的作业托管服务,强化作业管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做到“小学作业不回家”。
家长乐见其成
在成都,学生家长大部分都是上班族,白天工作已经很辛苦了,晚上回家后还得辅导孩子做作业。尤其现在有的家庭有两个孩子甚至更多,如果孩子处于不同的年级,家长逐一辅导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了。此外,一些家长的文化程度有限,很多题自己都不会做,更别说辅导孩子了,因此“辅导孩子家庭作业”话题一度冲上热搜榜,可见家长苦家庭作业久矣。
“小时候我们也有家庭作业,但是那时候似乎大家都是自己独立完成。那时候的小学作业也是需要家长签名的,不过可能是因为家里面对我的学习情况不是特别重视,所以,父母基本上都是看下分数,签个名而已,最多会看一看错了的题然后说我几句。”回忆起小时候的学习,身为小学生家长的黄先生感慨颇多。他表示,前几年孩子家庭作业虽然也不算多,但是大部分都需要家长陪着完成,“不仅是我们家孩子这样,我问过其他一些家长,基本都是这样,没有几个孩子能独立完成作业。”黄先生分析说,造成这种情况不仅是因为孩子年纪小,也因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为关注,都希望孩子学得更多更好,所以都愿意花大量精力来辅导孩子学习。
关于小学生书面作业减少,黄先生表示,感觉比较明显,“尤其是‘双减’后,孩子的书包都轻了,作业也明显少了。”黄先生觉得学校的作业在学校完成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孩子回家不用写作业,就有更多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和阅读了,当然玩耍是小孩子的天性,每天都应该保障孩子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对于小学生作业不回家,黄先生表示非常支持。
小学生家长王女士对家庭作业减少也是感觉很明显,“我们学校还提倡不背书包回家,所以平时我们基本不用怎么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书包都没带回来,想辅导也没机会呀。”王女士觉得不用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心情非常愉悦,而且现在每天放学后她可以带着孩子去做孩子喜欢的事情,“他喜欢打乒乓球,所以我就经常带他去学习去练习。”王女士觉得,孩子没有家庭作业后,时间更充沛了,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做孩子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的成绩,王女士还是有一点担忧的,“现在低年级没有期末考试,所以对于孩子到底学得怎么样,心里还是有些打鼓的。毕竟既不用辅导作业,又看不到分数,所以难免有些担忧。”
孩子上小学高年级的姚女士认为,作业不回家确实给家长减轻了压力,但是她担心作业会因此而减少,“毕竟想要在学校就完成所有作业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作业多了肯定是完不成的。”姚女士觉得如果作业太少了,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会导致孩子学得不扎实,学到的内容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和提高。“‘作业不回家’这个活动本身是很好的,但是现在毕竟是刚开始,所以到底效果怎么样,我们家长还是有一些担忧的。”姚女士说,现在没有小升初的压力,小学生作业不回家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但是她作为家长还是不敢放松孩子的学业。“孩子回家后我会自行给他布置作业,让他再巩固提升,这样心里才踏实。我们班也有一些家长就真的不再辅导孩子的作业,而是带着孩子看书、运动、做家务,对于放学后的时间,大家都有自己的安排。”姚女士认为,即使回家没有家庭作业,孩子也不能放松学习。
精耕细作轻负担 校内作业校内做
其实家长的一些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为了既实现作业不回家,又保障教学质量不下降,很多学校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大量的努力。
成都市草堂小学从“控总量、提质量、强能力”出发架构校本化作业体系,抓好年级组(跨学科)、学科组(同学科)“双线统筹”和教导处、年级组长、班主任“三级统管”,推动教师分层布置基础性作业、分类安排拓展性作业,确保书面作业不出校园。
首先是精心作业设计。学校坚持以行政视导、专家督导、名师导教的导教导学深化校本研修,以问题为导向,以团队为资源,以活动为路径,以评价为工具,在教研活动中开展作业设计专题研讨,形成系列化、深层次、持续性的作业设计实践研究。其次是精细作业管理。学校通过学科组、年级组作业“双线统筹”落实“三级统管”。学科创建校本作业资源库。每日作业以“基础性作业+”的形式呈现,根据学情需要选择加入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综合实践作业等。学校借助信息技术落实校级公示、年级公示、班级公示三级作业公示制度。最后是精准作业督导。学校建立校内作业督导制度。作业常规督导:教导处和教研组对教师作业管理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作业公示督导:每周教导处对各年级各学科作业公示填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每天年级行政对作业班级公示进行巡查。作业完成率督导:每月年级行政对各班作业完成率进行“全覆盖”检查。各部门及时反馈督导情况,定期总结成效,提出改进措施。本学期截至4月,学校书面作业在校完成率已达98.4%。
孩子们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后,回到家就有了更多自由活动时间,家长们应该怎么安排和陪伴孩子呢?有关专家建议: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籍、一起观看《新闻联播》、一起锻炼身体、一起看经典电影、一起做家务等。毕竟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做人。当孩子没有家庭作业后,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接近生活、体验生活、开阔眼界,真正在德、智、体、美、劳上做到“五育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