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结对仪式 资料图
本报讯 (刘庆)绵阳市教育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绵阳教投集团)所属绵阳中学实验学校、南山中学实验学校、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建校10年来,为全国重点大学输送了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三所学校之所以取得喜人成绩,除了管理机制新之外,还与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教育教学管理、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密不可分。”绵阳教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强说,10年来,该集团大力实施党建示范“青蓝工程”,用实际行动让绵阳教育这张名片更加闪亮。
“青蓝工程”是绵阳教投集团在三所学校推进的一种内部人才培养模式,以党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推动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成才。
据介绍,2010年启动的“青蓝工程”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蓝”(导师)在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学科能力方面的标准,明确“蓝”对“青”(徒弟)在备课、听课、交流等方面工作内容,将“青”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成果和获得的各级荣誉表彰作为对“蓝”的考核指标,每年的考核结果与“蓝”的津贴直接挂钩,从而构建“导师愿意教、徒弟愿意学”的良性工作机制,达到“导师得实利、徒弟得能力、学校得实力”的三赢效果。
在三所学校导师队伍中,一共有100余名党员导师,他们不仅在专业上传帮带,还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有81名徒弟教师加入党组织。
据介绍,“青蓝工程”实施以来,三所学校一共选出了20批共计275名导师,共计415名新教师从中受益,他们中有260余名教师成长为各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的还从徒弟变成了导师,走上了一轮又一轮的传帮带之路。
据统计,截至目前,“青蓝工程”共有47名“徒弟”教师成长为高级教师、219名成长为中级教师,累计311人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以上教学科研中获得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