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刚在与诗友交流
刘军周芸实习记者曹童童文/图
“着一身休闲摇摆于街头院尾,观车来人往、雨打花落,盆里的铜钱草叶……”这是绵阳市游仙区东津路上某烟酒便利店老板张思刚今年7月参加某诗歌比赛时的一篇作品节选。
“这首诗歌的创造灵感也来源于我现在经营的这个小店。”张思刚口中所说的小店面积不大,引人注目的是,小店的横梁上还粘贴着一排证书:“中国民主促进会结业证书”“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证”“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证”“绵阳市古玩收藏家协会会员证”…… 原来张思刚不仅仅是一个老板,还是个“文化人”。
初见张思刚,他个子高高、戴着眼镜,话也不多。但随着了解的深入,会慢慢发现,他是一个有故事有情怀的生意人。
早在2007年,张思刚就开始在绵阳创业,因为待人宽厚、温文尔雅又有些头脑,所以生意越做越大,店面也一度扩展到100多平方米,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老板。后来根据经营形式缩小了店铺面积,搞起了“节约型”经营。
新的小店只有30平方米,但他并不因此放低要求,凭着丰富的经商经验,深厚的文化功底,他将小店布置得与众不同,别有一番风味。店里张贴了许多自创的短句、诗歌,酒柜上点缀了古玩、老物件,烟盒烟柜还配上自创的宣传诗句,间插着各种花草、盆栽,让小店春意盎然,充满诗情画意。
“每天早上8时开门,晚上10时关,中间我们夫妻俩换着放风。闲来作作诗、练练字,这样的方寸生活让我很是享受。”张思刚在谈到目前的经营和生活状态时风趣地说。
记者了解到,自从店面缩小之后,张思刚投入了更多精力专注于自己的爱好。他坚持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定期撰写诗歌、小说,疫情期间更是创作了大量作品,并多次发表在《星星》《诗选刊》《青年文学家》《参花》《四川诗人》《剑南文学》《绵阳日报》《新加坡千红文学报》等报刊杂志上。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张思刚日复一日地经营着他的方寸小店,也紧跟着时代的大潮经营着他的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