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实施助企纾困行动。广泛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劳动和技能竞赛20余场次,规模以上企业参与率达95%以上;持续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重点打造15个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全力落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政策,累计返还工会经费5155.91万元;持续推进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全市3304家企业签订集体合同8905份,覆盖
职工群众67.6万余人。
推进“三项计划”锻造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
推进年轻干部搭台蓄能计划。大胆启用35岁以下年轻干部,将4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放在重要业务部室独立负责相关工作;市县两级工会选派20余名年轻干部赴基层蹲点,让年轻干部在一线了解民情、成长成才;为机关20余名年轻干部安排成长“导师”,帮助年轻干部及时知不足、补短板、知敬畏、守底线。
推进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能“进”能“出”计划。印发《德阳市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进”“出”方式、畅通“进”“出”渠道,强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发挥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重要作用。
推进工会干部赋能提升计划。印发《德阳市总工会2022-2025年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依托“学习强会”、视频会议系统,通过线上线下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近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