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向晓文
为了解儿童零食消费现状,挖掘家长选购零食的知识盲区,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6月1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儿童预包装零食消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超八成家长对反式脂肪酸营养成分表认知模糊,容易陷入消费选择误区。
此次调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针对川渝两地3岁至14岁的儿童家长开展,收回有效问卷6460份;实地面访调查针对川渝部分地区的6岁至14岁儿童开展,收回有效问卷594份。
《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每周吃零食次数在三次及以上,其中22.09%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每天都吃零食,仅有2%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几乎不吃零食。在零食开销方面,近三成家长表示每周为孩子零食花费上百元。有15.15%的家长每周支出101至200元,7.06%的家长支出201至300元、4.2%的家长支出300元以上。
《报告》还指出,家长和孩子选购零食差异大,儿童爱高油高糖食品;家长注重生产日期、配料及营养,儿童关注味道;校门口小卖部成儿童购买零食的主要场所,购买习惯易受家长和老师影响。
本次调查专门设置了健康膳食知识类调查问题,调查结果反映出家长对反式脂肪酸、营养成分表、无糖饮料、牛奶分类等认知模糊,容易陷入消费选择误区。
例如,关于配料表的认知调查发现,虽然近七成的受访家长知道孩子长期食用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危害健康,但仅有17.14%的家长能准确判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近五成受访家长错误认为“如果含有,配料表会明确标识‘反式脂肪酸’”,但实际上,反式脂肪酸的“马甲”很多,如氢化油、植脂末、人造奶油、代可可脂、奶精等都是反式脂肪酸。
关于营养成分表的认知调查发现,能作出完全正确判断的受访家长不足三成。在不完全正确的回答中,虽然超过七成的受访家长知道“根据国标要求,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必须在营养成分中标注”,但仅有26.61%的受访家长知道“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越少的越好”。有超过三成的家长错误地认为“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含量越少越好”“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越多越好”。
饮料深受儿童青睐,不少家长为了孩子健康会选择无糖饮料。但调查发现,超八成的受访家长对“无糖饮料”的理解有误。52.16%的受访家长认为“无糖饮料是指不含广义的糖,即碳水化合物的饮料”,有15.6%的家长认为“无糖饮料不含任何糖,可以放心大量饮用”。但事实上,“无糖饮料”是指不含蔗糖,即淀粉水解的糖类,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市场上标注“无糖饮料”的,可能含有各种代糖。
《报告》还指出,牛奶是儿童重要的营养来源。此次调查发现,虽然有近六成的受访家长经常给孩子选购奶及奶制品作为零食,但仅有5.03%的受访家长能准确分辨灭菌乳、调制乳和配制型乳饮料的区别。
《报告》建议,家长补齐膳食营养知识短板,引导孩子科学膳食。近七成的受访儿童会因为老师和家长改变自己的零食购买习惯,幼儿园、学校应定期开展专题知识教育活动,或是配备营养指导员,倡导学生餐食减油、减盐、减糖,选择健康零食。针对52.19%的受访儿童会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购买零食的现象,应定期对校园周边小卖部、小超市、奶茶店等食品经营场所开展专项检查行动,杜绝销售过期、变质、伪劣和“三无”食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