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来袭!当古老漆器“遭遇”青春活力从金融白领到家庭农场主第四届“四川非遗购物节”今日启动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605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6-09

“90后”来袭!当古老漆器“遭遇”青春活力

记者陈秋名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开栏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家对非遗的进一步了解,饱经岁月沉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被束之高阁,不再只是被少数人欣赏,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新时尚。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成为非遗项目的新传承人,在勤奋学习非遗知识和技艺的同时,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与古老的技艺碰撞出迷人的火花。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本报特推出“非遗里的年轻人”栏目,邀请大家一起见证非遗里的年轻人的成长,去感受非遗的魅力与发展,去聆听老手艺发出的新声音,去记录年轻非遗人的梦想与奋斗,展现他们的青春风采。

李小龙介绍他的雕漆作品

李如斯主要负责漆器的装饰

位于成都市区的成都漆器工艺厂,从外观看朴实无华,在喧嚣繁华的宽窄巷子对面显得格外安静。走进院子,一股传统手工艺的味道扑面而来,墙上硕大的“成都漆器”四个字显得沧桑肃穆。斑驳的墙面让时光在这里停留,传承千年的成都漆器工艺在这里绽放着光辉。

成都漆器工艺厂(简称“成都漆器厂”)建于1954年。作为四川省成都漆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都漆器厂继承古蜀漆艺传统,博采众长,尤以“三雕一刻”(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四大绝技独步漆林。据介绍,成都漆器厂职工以“80后”“90后”为主,这群年轻人用自己的双手在这一方天地里将传统漆艺发扬光大。

耗工繁具的雕漆工艺

位于二楼的李小龙的雕漆工作室,门口的桌子上摆放着已经做好的一部分作品,一张朱红翘头案格外醒目。朱漆厚重,通体浮雕,案面上的花卉图案精致传神,尤其是案头边上的各式锦纹,刀刀分明,精雕细琢,精美异常。

雕漆工艺始于唐朝,其工艺复杂,需要制胎、作地、髹漆、画工、雕刻、作里、磨光七大工序才能完成,因此对漆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制作者的手上功夫要求也非常高。

成都漆器厂从2017年开始恢复雕漆技艺。2022年年底,成都漆器厂的雕漆技艺被成功列入成都市青羊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名录,而从事这项技艺的人就是1991年出生的李小龙。

2009年,即将从北京工美高级技校毕业的李小龙到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实习。“雕漆技艺最难的就是做一个成品的周期很长,同时学这门手艺的过程也很长。”李小龙说,漫长的学习过程最是考验人,光是学习制作雕漆的工具,他就学了三个多月,“雕漆常用的工具有十几种,但不同的作品对制作的工具是有自己独特的要求的,一个好的雕漆艺人是必须具备制作工具的手艺的。”李小龙说他从2010年才真正开始学习雕刻,学了大约一年多才能独立完成简单的作品。

学习过程中,李小龙也想过放弃,但是又觉得学什么手艺都很难,既然因机缘巧合开始学习雕漆,不如就坚持走下去。在北京的那几年,李小龙一边学习一边创作,白天上班练习,晚上回家继续练习,经常一天练习雕漆七八个小时。他参与制作和独立制作的雕漆作品屡获大奖,深受藏家喜爱。

后来因为成都雕漆技艺断代,加之想离家近一些,李小龙决心回川。2017年,他正式回到成都,在成都漆器厂任职雕漆技师,在他的带领下,成都漆器厂雕漆车间重新得到了组建。

如今,李小龙不仅熟练掌握了雕漆技艺,而且对技艺的每一个工序要求都很严格。“上漆非常费时间,一般6个小时一遍,漆非常薄,刷20遍才1毫米,我们做的雕漆,一般最薄的都需要3毫米,所以基本上需要髹60遍以上,浮雕类则需要6毫米以上,髹100遍以上是很正常的。”李小龙指着进门处那张显眼的条案说,“这张条案上的画,是在高出案面6.5毫米上的朱红色漆上雕刻。每天最多只能刷2遍加了桐油和朱砂的罩漆,逐层阴干,要刷几百遍才能达到理想厚度。”部分雕漆精品光髹漆就需要1至2年时间,名副其实的“慢工细活”。

李小龙说他现在主要做一些传统的作品,“毕竟向传统学习后才能创新,希望以后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几年李小龙也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希望能让雕漆技艺回归大众生活,让雕漆技艺能够被更多人所知晓。

漆彩流光的装饰工艺

1990年出生的李如斯,大学毕业后从事平面设计相关工作。“高中时见过成都漆器,当时就被它震撼了,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想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2013年,因机缘巧合开始学习漆器的装饰。2014年,来到成都漆器厂,从此彻底爱上了这门手艺。”李如斯觉得做漆器装饰并不难,但要做得精致非常难。

成都漆艺工序繁多、制作细致,尤以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等极富地域特色的髹饰技艺闻名于世。其中,“雕银丝光”是成都漆器“三雕一刻”绝技之首。技艺的施展是在三灰三漆的半成品上,用大漆做粘合剂,贴上银片雕刻出纹样,再上漆打磨,重新让纹样显露出来。然后在金属贴片雕好的纹样上,用特殊工具戗花刻线。

“一般我们是先在样板上练习,通过考核后才能在产品上操作。我进厂上产品做的第一件装饰是雕银丝光,当时特别紧张,一个产品光雕就要几天,一环扣一环,一个产品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所以如果因为自己一件产品被毁了,会非常自责。”李如斯觉得做漆器是一个非常安静、漫长的过程,因为每个环节都要等很久,“我本身就喜欢慢节奏,所以干起来很舒服。”李如斯的丈夫陈申健也在成都漆器厂工作,从事漆工艺,两个人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平时在家也会交流讨论,“漆工是底子,装饰是在底子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所以我们经常会在家讨论,甚至还会发生争论。”

李如斯说她刚从事这份工作的时候,身边的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如今大家都对她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大家对非遗的了解比以前多了很多,也很尊重从事非遗的匠人。”李如斯很享受如今的工作。

从业十年,李如斯坚持把手上的东西做好,“当然现在也在试着让漆器装饰现代化、年轻化,比如在花样、造型上会偏现代化,在材料的选择上也会偏年轻化,很多用漆器技艺制作的耳环、项链等首饰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低调亲切、包容万物的漆工艺

走进一楼的漆工房,浓浓的大漆味时时提醒着来人:这里是漆器的世界。1991年出生的漆工王悠悠就在这里工作,她人如其名,做事慢悠悠,不急不躁。

王悠悠非常喜欢待在自己的工位。“在这里我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外在形象,因为这里只有我和漆。”说起漆工工作,王悠悠滔滔不绝,“天然生漆加上铁料炼制就是黑色,天然生漆加入朱砂炼制就是红色。”王悠悠一边介绍,一边细心地在一件胎体上涂抹。

上漆非常需要耐心,每上完一道漆都需要放在恒温、恒湿的阴房自然阴干,一般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干透。干透后再进行打磨,磨去漆膜和小颗粒等不平整之处,表面光滑后,进行第二道刷漆,如此反复。“三灰(粗灰、中灰、细灰)三漆(底漆、中漆、面漆)的过程虽然耗时很长,但却是非常有意思的。”王悠悠觉得每一次刷漆都是与漆的一次“深层次对话”。

成都漆器的上漆主要采用天然大漆,大漆从树上割下来之后,要经过晾晒、脱水、过滤、去杂质、加颜料等程序,而这复杂的制漆过程仅仅是基础。要做一件漆器,至少需要经过选料、制胎、揉漆、裱布、上灰、上漆、打磨、雕刻、镶嵌、推光等70多道工序。这些工序基本都是依靠手工完成,所以可以说每一件漆器流淌着的都是手工艺人的温度与匠心。

而这样的温度与特别,正是王悠悠一直所追求的。几年前,因为不想从事常规工作,想学手艺,所以她毅然辞去当初的工作,专门找老师学习漆艺,学了两年多才算是入了门。“当时我父母就很支持我学习漆艺,因为这可是非遗啊。”王悠悠觉得学习非遗很酷,而做一名手艺人很飒,做有中国味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听说我是做非遗的,朋友们都觉得我很厉害。”

2022年,为了更好地学习漆艺,王悠悠来到成都漆器厂,“做手工艺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的,所以我来到成都漆器厂,希望通过做各种不同的产品来提高自己的技艺。”

“做漆艺让我很快乐,因为随时可以放下,漆干了就会一直那样,不会改变。“王悠悠喜欢这种永恒的感觉,不管过了多久,曾经刷过的漆都一直那样静静地存在着。

随着接触的产品越来越多,王悠悠对于成都漆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宋元明清一脉相承的成都漆艺,逐步形成了如今美感谦和、温厚含蓄,深沉内敛、厚重典雅的独特风格。“漆艺相对保守,由师徒传承的方式延续,这也形成了它内敛厚重的特性。大漆有自己的脾气,对湿度、温度有着自己的要求,干了、湿了、冷了、热了所形成的漆器都是不一样的。干得过快或者过慢的漆都不合适,只有刚刚好才是最好的。一次次的刷漆可以让我们发现胎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大漆是具有包容性的,可以把很多不完满变得完美。”王悠悠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做漆如做人,讲究一个“刚刚好”。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