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乐安茶叶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
科技赋能的现代茶企 青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员工在茶园采茶
七佛贡茶茶苗
鄢怀林
夏日的广元市青川县,不仅花香弥漫,空气中还有阵阵茶香。
6月7日,占地面积约3400亩的中国七佛贡茶茶博园又迎来了夏茶采摘季,不少姑娘背上茶篓,抢抓好天气,采摘着丰收的喜悦。
熊猫家园美如画,青秀之川出好茶。青川县这个有熊猫的地方,与茶叶也拥有数千年的缘分。当地所产七佛贡茶,现为青川县茶叶的区域公用品牌,原产于青川县七佛乡,西周时期就开创了茶叶入贡之先河,茶名由此而来。
在传承与发展中,青川县将数千年前的茶滋味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青川县将茶产业作为“2+3+3”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的首位产业,聚力主体培育、全链提升、茶旅融合、数字赋能、价值再造,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成效。
穿越千年的贡茶韵味
自古以来,茶文化已深深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在青川县,老百姓也爱茶,无论是待客出行,还是婚嫁祭灶,都离不开一杯七佛贡茶。
七佛贡茶从何而来?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1066年,据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率南方八小国伐纣,“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苴国),置葭萌郡,爵之以子(苴国侯)……丹、漆、荼(茶)、蜜……皆纳贡之。”据考证,苴国设郡于现广元昭化古城(称葭萌关),上贡周武王的茶叶,就产于现青川县七佛乡。
据传,武则天幼年时便钟爱家乡七佛之茶,后来曾专置茶官,在七佛建贡茶园,年年纳贡。如今,七佛贡茶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七佛贡茶茶饼制作技艺”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统计,现在七佛乡还保存有古茶树13000余棵,而这贡茶园里保留下来的就有180余棵,据专家考证,贡茶园最老茶树树龄超过1800年。”七佛乡七佛村党支部书记李扶员介绍道。如今,在七佛乡场镇的老街背后,贡茶园至今遗迹尚存,高墙古树,依然透着皇家风范。如今研制开发的七佛贡茶,更是屡次获奖、声誉日隆。
科技赋能的现代茶企
眼下,青川县七佛贡茶生产已进入高峰期,葱茏碧绿的茶山、手指飞扬的茶农、机声隆隆的加工车间,汇聚成了茶香四溢的协奏曲。
在四川印象川之味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炒茶车间里,几名工人师傅一字排开,炒制着刚从当地茶农手中收购的七佛贡茶鲜叶。20000余平方米的茶叶基地标准化厂房内,生产流水线错落有致、干净整洁,机器轰鸣,茶香扑鼻。茶叶加工一条龙完成,鲜叶不落地,数字化智能控制。随着制茶机的翻炒,一片片茶叶由嫩绿逐渐变成黄绿,阵阵茶香也从车间蔓延到了茶园。
“该生产线一天可以加工鲜叶5000余公斤,仅需4名工人,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生产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四川印象川之味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王高熙介绍,该公司拥有数字智能控制加工生产线2条,生产设备先进,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健全,产品从原来的单一化走向系列化、多元化,年生产能力超1000吨。
“全县涉茶主体近20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示范专合社1家,形成了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茶农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青川县茶产业发展事务中心主任马浩强介绍,青川县还与中茶所、川茶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常态化开展产学研活动,指导青川茶产业发展,解决茶企技术问题、困难,构筑了产、加、销全产业链技能型人才体系,以科技带动青川县茶产业发展。
惠农惠民的致富产业
当前正值茶叶加工旺季,青川县三锅镇青石村周建菠的家庭农场内,每天都有很多前来售卖鲜叶的乡亲。
“我家只种了几分地的龙井43号,今年鲜叶就卖了4000多块。”卖完鲜叶的村民黄成芳高兴地说。说起龙井43号,就不得不提周建菠,因为她是青石村“吃螃蟹”的第一人,也是带领乡亲发展茶产业增收致富的“领头羊”。
2013年,周建菠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辞工回乡,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种下第一亩龙井43号。2017年,这一亩龙井43号顺利投产,收益高达1.5万元。青石村为此炸开了锅,之前持怀疑态度的乡亲们开始陆续找到周建菠,表示想种植龙井43号。看到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周建菠找到相关部门申请了茶苗并建立了合作社。如今,青石村除了之前的品种,目前还种植有福选9号、白叶一号、中黄一号等品种,种植面积达450亩,人均增收3000元。
“今年1至4月,共收鲜叶约3000公斤,可制成650公斤干茶,销售额在150万元左右。”说起今年的收成,周建菠喜不自胜,她说成品干茶主要销往陕西、甘肃、上海等地,市场反馈良好,且基本都会回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片茶叶,造福一方百姓。青川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到27.57万亩,可采面积22万亩,产量1万吨,产值30亿元。
一层层梯田一层层绿,一片片茶叶一片片翠,一首首嘹亮的茶歌在青川大地上越唱越响。在做优做强七佛贡茶产业的过程中,青川县创新思路,将禀赋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以七佛贡茶为引领,带动全县生态农业迅猛发展,实现了生态与发展、富裕与美丽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