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木偶姐妹花在黑暗中逆向而行,只为“天下无毒”第十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成都分会场七月启动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621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6-30

资中木偶姐妹花

特约记者邹世进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资中木偶是以中型杖头木偶为主的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2014年,资中木偶戏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内江市资中县木偶剧团制作室有两位“95后”小姑娘,她们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在中型杖头木偶制作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她们在遵循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时尚的元素,使资中木偶更加灵动富有生气。她俩就是王辛夷和甘雪莲。

王辛夷(右)与甘雪莲在制作杖头木偶头

资中木偶戏

从头学起不气馁

6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内江市资中县木偶剧团制作室,看见一位身穿黄色T恤的姑娘坐在桌边,她一手捧着还只是毛坯的木偶头,一手拿着一块泡沫为木偶头上色,神情认真而专注,就像是在打磨一件心爱的宝贝。她就是今年25岁的王辛夷。

1998年6月,王辛夷出生在资中县重龙镇农村,她从小就喜欢画画,上高中时,还进入美术培训班学习素描。2016年6月,资中县木偶剧团招聘制作人员,王辛夷前去应聘。剧团领导见她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又愿意学做木偶,便录用了她。然而,当她第一天上班,走进制作室时,看到一个个制作好的木偶头时,心里有些犯难了,雕塑与她平时画的素描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门类,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你今天第一天上班,当然有些迷茫了,只要你好好学,一定会超过我的。”带她学木偶头制作的师傅鼓励她。“嗯,我会努力的。”王辛夷回答道。

就这样,王辛夷跟着师傅从挖泥巴做泥塑开始学。“来,我们同时来做一个泥塑,先把揉好的泥巴堆在中间的立桩上。”师傅拿着一坨泥巴边说边做。王辛夷也照着师傅的样子做了起来。师傅讲得很细,王辛夷学得认真,捏鼻子、掏眼睛、雕嘴巴……可当泥塑的所有工序完成后,摆在面前的,是与师傅做的截然不同的泥塑头像。“师傅,这太难了,我可能学不会了。你看你做出来的那么漂亮,而我做出来的奇丑无比。我一点信心都没有。”王辛夷沮丧地对师傅说道。“我觉得很不错啊。你刚上手的第一个泥塑坯子就能做到有模有样,已经很了不起了,说明你有当木偶制作师的天赋。”师傅对她说道。“小王,你可不知道,你师傅刚来的时候,做的泥塑还不如你现在这个……”同一办公室的另一位师傅调侃道。听了两位师傅的话后,王辛夷心里稍稍好受了些,她想,既然师傅们都这样看好她,她也要争口气,不能辜负了团领导和师傅们对她的期望。

她调整好心态,虚心地跟着师傅从头学起。她塑成一个,又塑另一个……把它们摆成一排。看到自己的进步,王辛夷也为自己感到高兴。她学会泥塑后,又学翻模,再学裱糊、打磨,到最后给木偶头化妆。虽然所做的木偶头与师傅做的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但也算是掌握了木偶头制作的整个流程和工艺,这一晃就大半年的时间。她学成出师后,教她制作木偶头的那位年轻师傅,出于种种原因离开了剧团,制作木偶头的重担全落在了她的肩上。

不断学习强技艺

师傅的离开,对王辛夷多多少少是有些影响的,以前自己做错了,还有师傅来帮忙修改,而现在,她做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虽然她做出的木偶头塑形没那么精致,但她有美术基础,可以通过化妆来弥补前期的不足,因此,她做出来的木偶头也还是很鲜活富有灵性的,受到制作室其他工序师傅的认可。因为听其他师傅说外出培训学习可以提升技艺,所以王辛夷从进团时就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外面参加培训啊?”2017年,这样的机会总算来了。

2017年10月,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2017川剧脸谱传承高级研修班在成都举办,剧团派王辛夷前去参加。这是她第一次外出参加培训,故而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培训中,王辛夷系统地学习了中国戏曲及川剧脸谱的理论和脸谱绘画知识,和老师、同学一起到省内各地的川剧团去实习、观摩。通过学习和观摩,她对川剧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它的文化魅力,从心底爱上了川剧。在不断学习和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王辛夷对川剧脸谱制作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创作出《山海经系列脸谱》和《大鱼海棠脸谱》等作品。这些作品入选了后来举办的“川剧脸谱人才培训”师生作品展。她创作的脸谱受到专家、老师的高度评价,说她的作品色彩明快、内涵丰富,不仅将传统的川剧脸谱特色充分展现出来,还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很有创意。听了老师的赞扬后,王辛夷备受鼓舞,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把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头做得更好更漂亮。

后来,剧团又多次派她外出参加学习培训。经过多位名师的指点,她的木偶制作水平有了突破性的提高。

姐妹携手共奋斗

2021年的一个下午,王辛夷回家时,在村口碰见了与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好姐妹甘雪莲。甘雪莲比王辛夷大两个月,她俩既是邻居又是同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成都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为了能照顾家里,甘雪莲选择回到家乡,此时正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要不,你来我们剧团吧,跟我一起做木偶。”王辛夷笑着说。“我可以吗?能学会吗?你们剧团会要我吗?”甘雪莲连问了三个问题。“当然可以了,你比我聪明、有灵性,我都能学会,你也肯定能学会的。”王辛夷爽快地说,“不过,现在剧团没说要招人,你就当是来我办公室耍嘛,先跟我学一段时间,等你有了基础后,我再向团里推荐。”

甘雪莲同意了王辛夷的提议。于是,甘雪莲就同王辛夷一起上下班,跟着她从揉泥巴开始学,甘雪莲渐渐地对泥塑产生了浓厚兴趣,做出的雕塑也是有模有样的。有一天,团长胡海路过制作室,看见一位陌生姑娘在里面认真地跟着王辛夷学雕塑,心里既感动又疑惑,便把王辛夷叫到办公室来问明情况。胡团长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高兴地对小王说:“小甘看起来是一个勤奋、认真的姑娘,这样吧,我们团里商量下,组织一场考试,她如果通过了考核,就招进来吧。”很快,甘雪莲顺利通过了团里的考核,成为制作室的一员。

正式入职后,甘雪莲的学习干劲更足了,她很快掌握了木偶头制作的工艺和技法,她最擅长的就是给木偶化妆。因从初中开始,甘雪莲就对动漫和Cosplay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有意识地学练人物化妆。所以,她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化妆经验运用到了木偶的化妆上,使木偶更加鲜活而美丽。

甘雪莲告诉记者,她到剧团工作还不到两年,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她将不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继承好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手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现代和时尚元素融入木偶制作和文创产品,将资中木偶发扬光大,让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