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歌手李玟的家人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李玟于7月2日在家中轻生,送院后一直昏迷,最终于7月5日离世。家人表示,李玟于数年前患上抑郁症,与病魔经过了长时间斗争,可惜近日病情急转直下。
李玟离世的消息令不少网友痛心,也有人感到震惊。在大众印象中,李玟总是呈现出阳光、乐观的形象,有网友疑惑:为什么看起来阳光开朗的人,也会得抑郁症?这其实是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近日,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主任周波教授就对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
图据网络
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脆弱吗?
“打个比方,患有抑郁症的人就好像被关进了黑屋子,看不到阳光。”周波教授表示。
但要明确一点,抑郁症并不是一种性格弱点,也不是心情不好,它与自身的性格心情无关,而是一种疾病。
抑郁症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兴趣/愉快感丧失(闷闷不乐),易疲劳、活动减少,思考迟缓或注意力下降,优柔寡断,莫名负罪感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
除此之外,周波教授提到,抑郁症也会出现躯体障碍,比如出现睡眠障碍、疲乏、喉头胸部缩窄感、便秘、体重减轻、头痛、颈背部疼痛等多种躯体症状。
抑郁症还与生物遗传、心理与社会环境、个体性格等诸多方面因素有关。日常生活中,哪些人群容易患上抑郁症呢?对此,周波教授总结了以下几点:
1.有抑郁家族史的人。有抑郁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但是不是说父母抑郁,孩子一定抑郁。抑郁固然有先天遗传因素在其中,但跟后天的成长学习环境也分不开。
2.遭遇生活打击的人。丧偶、婚姻不幸、工作犯大错误、被开除、遭遇重大经济危机的人群,也容易患上抑郁症。
3.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长期承受着巨大压力、过于自卑、经常依赖别人、爱自责或抗压能力差的人,也容易患上抑郁症。
爱笑的人就不会得抑郁症吗?
周波教授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大部分的人对抑郁症存在刻板印象,觉得患者都是闷闷不乐、对生活毫无兴趣的人,阳光、爱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实际上,抑郁症有其诊断标准,也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不是每个抑郁的人都会展现出悲观的状态,不能简单以人表现出来的个性判断。
部分抑郁症患者患有“微笑抑郁症”。这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指带有抑郁情绪的人把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戴着微笑的面具,让人以为自己生活愉快,导致抑郁症状很难被发现。这类患者难以及时得到外界帮助,进而更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抑郁症可以治疗吗?
周波教授指出,作为一种疾病,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通过寻求专业的帮助,大多数患者可以被治愈。
和大部分疾病都一样,抑郁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刚刚出现抑郁情绪的时候,及时寻求心理干预,从而避免抑郁症。
目前,抑郁症用药的普遍规律是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最后达到目标剂量维持,连续用药治疗时间多要达到两年甚至更长。尽管过程很漫长,但真正达到治愈的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在遇到挫折时,经历过低谷的他们有时会比普通人更坚强。
当周围人患上抑郁时,我们该如何做?
“抑郁症是一种病,但不要把它等同于精神病。”周波教授特别强调,抑郁症≠精神病,且抑郁症可防可治,因此不必把它妖魔化。
当周围有人出现抑郁症时,作为亲友一定不能当着抑郁症患者的面说出“总会走出来的”“加油你可以的”等等看似正能量十足的鼓励话语。周波教授表示,这样的话语往往会加重抑郁症患者的负担,让他们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才会导致如今的局面,更容易走向一个极端。
周波教授强调,除非是专业人员,否则作为普通的亲友,当我们身边出现抑郁症患者时,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够了,那就是陪伴。
陪伴抑郁症患者,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要逼他们去做任何事情,给予他们一个安稳的环境。这些,都比苍白的言语来得有力得多。
(综合自四川名医、健康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