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数字图书馆内,树木成林,花草恬静,人文气息浓郁,是潜心学习文化知识的好地方。绵阳市涪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雯扎染技艺”的工作室就在图书馆大楼右侧,工作室内的扎染饰品琳琅满目,飘着缕缕的扎染“墨”香。在这里,古老的扎染墨香与图书馆的书香融为一体。
文雯(左)在辅导扎染爱好者
文雯正在做扎染
扎染作品《欧阳修》
扎染作品《大团花》
喜欢染坊里飘出的味道
文雯1994年9月出生在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乜家村,这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距绵阳市区很远,进城起码要走60公里路,即便到最近的忠兴镇赶场,也需要步行1小时以上。
2015年,文雯从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以后,在一家单位上班,但她心里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几经思量,文雯最终放弃了城里的工作,辞职回到家乡乜家村。
回到家乡,文雯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一直惦记着给予她生命、孕育她成长的家乡。家乡的一切,让文雯获得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有一天,文雯突然对父母说:“我要学染布。”
其实,这样的想法源自她小时候的见闻。在乜家村,有不少人家开过染坊,染出的布匹颜色鲜艳,在微风下、在阳光下,给山村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文雯特别喜欢染坊里飘出的味道,有点刺鼻,但更多的是馨香。文雯从小就喜欢和祖母、婆婆一起缝补小荷包,祖母会用植物染色,文雯常常蹲在祖母和婆婆身边,用她们手中的针线,在旧衣服上缝缝补补。
去平通镇学羌绣
文雯在学习扎染技艺之前,专门去学习了羌绣。因为她觉得要学好扎染技艺,必须具备扎的功夫,而学好羌绣中的扎,对于她学好扎染技艺有帮助。而选择学习羌绣是因为一次偶然的邂逅。
文雯在大二暑假时,与几位同学去平武县平通镇梅林景区玩,发现这里有人会羌绣手艺。平通街上,不少羌族男女老少穿着羌绣衣服,她觉得羌绣衣服太漂亮了。
文雯对羌绣爱不释手,同学们都返程了,她还留在平通。一天,一位大妈看见文雯,抿嘴一笑,说:“闺女呀,走累了吧,快到屋里坐,我给你倒杯水去。”文雯管这位大妈叫“孃孃”。在吃饭的时候,这位孃孃说:“我们山里人家谈不上富裕,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但是我们平通人绝对不会让客人空着肚子回家。”文雯被孃孃的话感动了。
2015年,文雯大学毕业后再次来到平武县平通镇,开始学习羌绣。事实上,文雯喜欢羌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平通那位孃孃的朴实深深打动了她。文雯喜欢朴实的生活,喜欢在朴实中拓宽和创造自己的生活空间及价值。
文雯在平通住了下来。她学得很快,才两三个月,她的绣品就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了。
每到春天到来,平通附近的梅林景区内,万亩梅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把漫山遍野打扮得妩媚动人。文雯带着鲜艳的绣品,穿梭在梅林中,穿梭在游客中,她的绣品被游客看上。有的游客把绣品搭在挎包上,有的披在肩上,有的顶在头上,摆出各种姿势拍照。也有买了绣品不拍照的游客,但那些漂亮的绣品和梅林景区的美景“交相辉映”,煞是好看。文雯看在眼里,从内心里感受到满满的获得感。
文雯把自己的绣品带回家里。一幅《歌唱新时代》,绣出了青山绿水;一幅《花好月圆》,体现了百姓生活的安定和美好心情。
用心扎染享受慢生活
2018年4月,文雯到云南大理周城村去学习扎染技术。
文雯说,扎染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以布为载体,先在白布上画稿,设计花纹图样,之后是把棉布经过折叠、缝合、抽拉、捆扎等方法处理,然后浸染、晾干,再拆去缝、捆、扎线,脱去浮色。由于扎结处染料难以渗透,形成白底,与着色部分形成对比,使织物在深蓝色中呈现出白色花纹图案,朴素自然,是机染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扎染饰品虽然简约朴实,但是扎染技艺却是很复杂的,需要耐心,需要细心,要持之以恒才能够成功!”文雯说。
文雯忘不了一位白族阿婆。阿婆手把手教她,文雯常常出错,阿婆总是笑眯眯的,像对待自己的孙女一样。阿婆说:“孙女儿呀,做扎染,不光是用针去扎,更要用心去扎。”文雯听着阿婆的话,抚摸着阿婆粗糙的手,用心去感受那变幻莫测的布。
“扎结有一百多种技法,即使手法一样,染出的色晕深浅不均,皱印不尽相同,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就是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所在。”文雯介绍说,扎得好,图案好,不被染料渗透;染得好,色调一致,后面的“再加工”就容易一些。
有一次,文雯把一件《百花齐放》的扎染饰品带回家给父母看,父母终于明白女儿这些年在做的是什么。《百花齐放》是一个“大盘花”,中间是一朵大梅花,大梅花旁边是小梅花,还有花瓣,还有蜜蜂、蝴蝶,还有很多花儿“竞相开放”。那些梅花、蝴蝶、花朵等,是用平针的针法扎起来的,饰品完成折线后,就呈嫩白色了。而这嫩白色,在浅蓝色大盘的衬托下,亲切轻盈,赏心悦目。
在学习扎染的过程中,文雯经历过很多次失败,但是她并不灰心,因为她很享受这个过程。文雯通过“布”这个简单的物品,做出了自己喜欢的饰品,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做扎染真的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希望生活能‘慢’一些。”文雯说,喜欢扎染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从事一生的事业,她会尽自己的所能,让这门技艺延续下去。
如今,“文雯扎染技艺”已成为绵阳市涪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