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红梅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也在驱动着职业形态转变,越来越多的行业开辟出数字化赛道,产业发展模式发生变革,同时也催生出对“数字”工匠的需求。
“数字”工匠不是普通技术工人,也不是单一的科研人员,而是既要掌握现代工业技术,又要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同时还要兼具工匠精神。据《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当前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挖掘、发展、培养出更多数字技能人才,既是弥补人才短缺、积存发展源动力的迫切需求,也是助力个人长远发展,站上职业“云端”的应有之义。
构建培养新模式。围绕数字经济发展领域,聚焦数字技术新职业、新工种,制定数字人才培养培训、评价选拔、绩效考核等标准;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打造“理论学习+实操训练”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培养既有行业技术背景又有数字化素养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促进传统产业工人转型。
畅通成长新渠道。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打通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成长通道;积极探索举办各类数字技术技能竞赛、数字技术创新大赛、数字技术人才论坛等活动,为“数字”工匠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舞台。
学习成就新匠人。面对加速迭代的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更新迅速的新知识,“数字”人才要想保持自身竞争力,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孜孜不倦地探索,要在生产实际中敏锐捕捉产业变革新需求,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增长知识和技能储备。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培养一支懂技术创新、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讲奉献精神的高精尖“数字”工匠人才队伍,有助于为建设数字中国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