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清朗的网络天空重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支教调研活动四川8所高校入围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1000强宜宾市教育系统第二届强国复兴有我励志宣讲活动启动自贡市图书馆推出低龄儿童科普教育活动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开展2023年暑期教师素质提升活动成都东部新区回龙学校开展暑期生态环保教育活动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665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8-21

重庆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支教调研活动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带领侗族孩子们画脸谱、戴脸谱

色彩鲜艳的侗帕

卢品竹李相铭张文颖文/图

暑期,重庆大学以“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为主题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来自35个学院的376支团队、上万名师生分赴全国29个省市,投身九大专项主题实践。7月中旬,重庆大学“渝膳于黔”实践团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平架村桥寨开展支教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们结合传统文化,设计了“画脸谱”“书中自有美味肴”等支教课程,同时走访当地居民,开展了侗族传统文化调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挖掘、保护和传承当地特色手工技艺,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面对当地的侗族孩子们,实践团成员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向他们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京剧脸谱。刚上课时,孩子们对着手中空白的脸谱感到十分好奇。实践团成员为他们讲解了京剧脸谱的种类、色彩和代表意义后,孩子们立马对这种独特的表演艺术与京剧的传统美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想变成孙悟空,拿起金箍棒,赶走不开心”“我也想变成他,这样翻一个筋斗就能去看外面的世界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兴奋地讨论着脸谱的样式。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孩子们积极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收获了知识与快乐。原本空白的脸谱在孩子们眼中就像一道缤纷的彩虹。孩子们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脸谱,感受着古老文化的魅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展现。

除了支教活动,重庆大学“渝膳于黔”实践团还将重心转向了当地特色手工艺品侗帕的调研。侗帕,作为侗族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在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当地村民家中,近距离观察了侗帕的制作过程,并与老一辈手艺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此次调研,大家了解到侗帕的制作需要经过漫长而精细的手工工序,其中包括染色、织造、刺绣等。每一块侗帕都凝聚着手艺人的心血和智慧,其图案和颜色还反映出了侗族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侗帕这门传统手工艺正在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为此,实践团成员们结合调研问卷,一同探讨了保护和传承侗帕文化的可行办法。在后续的支教课程当中,实践团成员开设了相关侗族传统文化课程,为小朋友们科普家乡的文化瑰宝,助力当地特色民族手工艺品的传承和发展。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