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在发谣“盐”财?“机票付费改名”师出无名冷门专业在就业市场受青睐说明什么?“针头线脑”检验城市治理“绣花功夫”扎稳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对泄漏个人信息的内鬼严惩不贷加强“自媒体”管理 守护互联网清朗外墙脱落频伤人何解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670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08-26

加强“自媒体”管理 守护互联网清朗

金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严防假冒仿冒行为”“规范信息来源标注”“规范账号运营行为”等13条工作要求。

凭借互动强、更新快、传播广等特点,“自媒体”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一些“自媒体”存在着传播虚假信息、制作发布谣言等问题。比如,有的设置虚假身份吸引流量,有的蹭炒社会热点,还有的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类似行为,扰乱网络空间秩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在“自媒体”用户范围越来越广、传播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 虚假信息、网络谣言一旦经由  “自媒体”传播,造成的不良影响将会更加严重。

从严打“自媒体”传播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不法活动, 到对“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开展专项整治,再到开展  “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一系列举措,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提供了重要支撑。从制度上给“自媒体”划出底线、立下规矩,有利于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常态化管理制度机制。

必须看到,加强“自媒体”管理,还需要持续用力。特别是,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和短视频平台传播力的不断增强,“自媒体”失真信息

更难分辨,给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既与时俱进、创新治理举措,也针对问题、精准施策,才能更好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应以《通知》出台为契机,及时研判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强化制度执行,保持高压严管态势,让违规恶意“自媒体”无所遁形。

当前,许多网站平台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识别“自媒体”发布的疑似虚假信息。用好技术手段的同时,网站平台应在强化注册、拟变更账号信息、动态核验环节账号信息审核,及时发现并严格处置“自媒体”违规行为,加强违规“自媒体”处置和曝光力度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自媒体”也要做好自我管理,守住底线、不踩红线。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多措并举、携手共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必能让互联网空间更加天朗气清。 (据《人民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