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亚运会的激情上演,今年的国庆长假,与往年相比更多了一种特别的魅力和风采。
正如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部领导所言,“中国红,爱国情”成为最动人风景。这种动人风景不仅出现在杭州亚运会各个赛场上,更荡漾在无数观看比赛的观众心中。
当亚运会第三次来到中国, 当亚运会和国庆节奇妙“相逢”,我们在赛场内外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实力和国力的不断增强, 感受到了健儿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国民浓浓的爱国情,也感受到了中国青年所展示的自信、阳光、积极向上、落落大方的形象和风采。
我们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中国代表团第11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且呈一骑绝尘之势,但我们依然会忘情地为每一块来之不易的奖牌而激动,当然也会为健儿无关奖牌的每一次突破而欢呼。
在杭州亚运会赛场上, 我们不仅看到了老将的风采:叶诗文时隔9年后在亚运会上再次夺冠,同样时隔9年征战亚运会的谢震业终成“百米飞人”;35岁的马龙帮助中国男团实现亚运会八连冠;34岁的李玲实现女子撑竿跳亚运会三连冠…… 而且看到了年轻人正在崭露头角,中国体育事业后继有人。最有力的一个例证便是, 陈烨在本届亚运会上创造的最年轻亚运冠军纪录(15岁),不到两天便被崔宸曦(滑板项目女子街式)打破(13岁)。
在杭州亚运会赛场上, 我们还看到了温情、友爱---当全红婵拿到10米台冠军后,屈居亚军的陈芋汐把她抱了起来,以示祝贺,而当陈芋汐在颁奖后难过掉泪,全红婵又赶紧拥抱队友安慰她。这动情的一幕在中国队许多项目的比赛中都有上演,正是这种队内的良性竞争,让中国体育保持强大,不断向前。
杭州亚运会既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人文交流的平台---游泳名将张雨霏多次表达对经历白血病折磨后重返赛场的日本游泳选手池江璃花子的关心与钦佩。在女子50米蝶泳决赛后,两人同台领奖,深情相拥;田径赛场;男子撑竿跳高项目中,共同师从乌克兰撑竿跳高名帅维塔利·彼得罗夫的菲律宾选手奥贝纳、中国选手黄博凯与沙特阿拉伯选手希扎姆相互切磋,在充满温情和鼓励的竞争氛围中共同进步,最终由奥贝纳打破亚洲纪录;男子1500米决赛后,中日韩三国运动员赛后彼此安慰,一起肩膀搭着肩膀走下赛场……这一个个感人的瞬间生动地诠释了体育的美好和人文价值。
作为东道主,中国不仅在赛场上展示了自身强劲的体育实力,更在赛场外,展示了独有的中国式浪漫和待客之道,实现了体育和科技、经济、人文、教育的完美结合。当圣火即将熄灭,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杭州亚运会无愧“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可以预期的是,杭州亚运会将给浙江乃至中国留下一笔丰厚、可观的亚运遗产,惠及民生,推动全民健身,让体育最终成为国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一点也不夸张,在杭州亚运会上,我们听到了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清晰足音。 (据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