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去图书馆静享美好“悦”时光肖家河有个成都“老年滑板天团”川渝联动,第六届世界川菜大会将在广安举行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10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0-20

秋高气爽,去图书馆静享美好“悦”时光

记者陈秋名 文/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没有风吹日晒,没有喧闹嘈杂,图书馆里的恒温空调把舒适的世界带给读者的同时,也把安静的一片天地供给了读者。“这里不仅可以免费上网,还有看不完的书籍,简直就是一片世外桃源。”35岁的成都职工黄先生在闲暇时间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学习。“现代社会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只有在书的世界里才能找到一方只属于自己的天地。”

博尔赫斯说:“若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黄先生非常赞同这句话,“图书馆水电网免费,还冬暖夏凉,简直就是人间天堂。”黄先生的想法和很多成都市民的想法不约而同。这段时间,各地市民热捧图书馆的新闻连续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成都的图书馆也因开启延时服务,获得无数市民的点赞。越来越多的人在下班后、休息时到图书馆“放松自我,努力学习”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现象。

24小时图书馆外观

少儿阅读区有很多小读者

图书馆的座位很抢手

感受阅读的快乐

日前,记者从成都图书馆获悉,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每天都有上万人走进成都图书馆,感受书香气息。除了节假日,很多市民平时也很喜欢去图书馆。

自2022年6月1日起,成都图书馆及其主题分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开启超长延时服务,除每周一例行闭馆外,其他工作日延时至22时闭馆、节假日及周末延时至23时闭馆,成为了全国延时开放时间最长的公共图书馆。同时,还推出“图书馆之夜”系列活动,不仅有干货满满的人文讲座,还有精彩的戏剧表演,吸引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丰富的阅读活动,满足了市民白天、夜间的阅读需求,获得了市民的肯定与点赞。据数据统计,自延时服务开启后,先后有超40万市民在夜晚走进图书馆,感受深夜阅读独特魅力,成为夜晚延时服务的体验者和受益者。

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自开馆以来,因优美环境和丰富馆藏吸引了很多读者。如今,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已成了不少人心中的“遛娃胜地”,丰富的少儿藏书、阅读推广活动以及一站式服务,让家长和孩子能耐心待上一天。这里不仅能够提供很多免费文化服务,也能够给读者提供安静自习的场所,此外,还配备了一些基础公共服务,如免费提供饮水、充足的自习桌椅、免费电源等,周围还有社区食堂。

秋日的傍晚,气温适宜,坐落于天府艺术公园内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的灯光变得更加璀璨,从公园入口眺望它会发现,这座图书馆的建筑形态如同连绵迤逦的山峰。“下班后来这里学习,看夕阳落下,独享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感觉很舒服。”正在自学英语的市民小李很喜欢在休息时间来图书馆学习。许女士则喜欢在节假日和周末带两个孩子到图书馆看书,“这个图书馆非常漂亮,看书累了还可以去公园逛一逛。”许女士说她的两个孩子非常喜欢去图书馆,待一整天都还不想回家。“晚上外面一片漆黑,孩子们在里面和大家一起认真阅读,这样的时光非常美好。”许女士认为图书馆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而且秋天夜晚的气温非常舒适,晚上还可以在公园里散步,所以经常带孩子来图书馆。

在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旁,还有一间不算太大的房间,房间由全落地窗组成,这里便是“24小时图书馆”。小巧的图书馆内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书架,书架上放着各类书籍,并配置了8个阅览席位。座席常供不应求,因此工作人员又增设了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

在深夜的成都,不管是想借书还书还是自习学习,目前都可以轻松实现。

畅享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有着开展终身教育、培育书香氛围、开展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功能。当前,四川很多图书馆实行的是集电影放映、学术讲座、专题展览、数字典藏等于一体的综合运营模式,努力把读者拉到书香世界。很多图书馆还推出特色服务,尽量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今年6月30日,位于天府四街的成都高新区图书馆新馆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对公众开放。成都高新区图书馆新馆共5层,致力于为广大市民提供集“阅读、休闲、审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生活美学空间,更致力于打造集智慧型、产业型、人文美学型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全馆面积1.5万余平方米,藏书量40余万册,期刊藏量1000余册,阅览席位1200余个。新馆全年将开展各类阅读推广、馆企/校合作、国际交流等活动百余场,成为市民的“书房、文化客厅、交流室”。

一进入图书馆大厅,感觉如同进入一个巨大的音乐厅或艺术馆。楼层设计别具匠心,展现了一座“书山”的意象。5层高的书山,蜿蜒曲折、繁花夹道。人在“山间”流连,每层都有不同的风景和体验。象征“书山有路勤为径”的书山阅读区,充满童话色彩的少儿阅览区、可以自由触屏划动的电子书瀑布……步入高新区图书馆新馆,浓郁的高科技书香味扑面而来。

此外,高新区图书馆在很多细节服务上做得很好,比如随处可见的插座、USB接口和网线接口等,让读者可以随时用电用网。类似高新区图书馆致力于打造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图书馆还有很多,因此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走进图书馆。“图书馆经常举办艺术展览、学术沙龙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开阔我的眼界,让我找到创作的灵感,所以我会经常来图书馆。”从事设计工作的万先生定期会来图书馆借书、参加图书馆的活动,他觉得在图书馆上网、工作、学习都很方便,所以经常在这里待上一天。

只为遇到更好的自己

2021年,我国提出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社会、书香中国。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书香中国建设的扶持力度,已连续10年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成约3300家公共图书馆、10万余家实体书店、58.7万家农家书屋,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服务网越织越密。据统计,成都全市有21家公共图书馆(含各区图书馆),可通借通还。便捷的服务、智能化的设备、舒适的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走进图书馆,爱上图书馆。

文艺青年何女士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去一次图书馆,她觉得图书馆是她的“避难所”。“毛姆说,‘阅读就是随身携带一座人生小型避难所’。我觉得图书馆就是我的避难所。”何女士在心情好或者心情不好时都喜欢去图书馆。

“以前我在厂里当检修工,由于十分喜爱文学所以考了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何女士大学学的是动力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后到发电厂工作,2004年因热爱文学而到川大读研。“研究生毕业后做过很多工作,人生也起起伏伏,每当遇到什么事的时候我就喜欢去图书馆。每次走进图书馆,都会感到心灵格外地平静、澄澈,外面的喧嚣都属于外面,这里是自成一体的小世界。”何女士觉得图书馆让她的人生充满色彩,也让她的生活更有动力,“这么多好书,提醒我生而为人的肤浅,同样也提醒我能够阅读的快乐是多么珍贵。”如今,何女士不仅自己去图书馆,还常常带着女儿一起去图书馆,“从她会走路开始我就带着她去图书馆,现在她会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来读。”何女士戏称自己比较“自私”,既想要陪伴孩子又舍不得图书馆,所以只能母女俩一起去图书馆了。

最近在准备考研的小肖也喜欢去图书馆学习,他说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好,受到这样的氛围感染他全身的细胞都能安静下来,认真学习。

唐女士则是在当了妈妈之后喜欢去图书馆,“在家里到处都是玩具,而且容易分心,在图书馆则不会突然想起某件家务没做,也不用操心孩子的事情,可以全身心地忙工作或者学习专业上的知识。”唐女士觉得在图书馆学习不仅效率高而且心情好。“图书馆是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场所,不管是想充实自己还是给心灵放假,不论是阳光明媚还是大雨滂沱,每个人都能在图书馆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遇到更好的自己。”唐女士补充道。

每个人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遇到更好的自己,或许这便是大家喜欢去图书馆的重要原因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