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旧时光她用30年的坚持演绎人生真谛全省首家!雅安成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716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3-10-27

你好,旧时光

——这场老物件展带你“梦回”上世纪

记者万天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老物件,见证我们的曾经,也参与我们的未来,每一件老物件的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当老物件邂逅博物馆,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作为2023成都双年展社区专题平行展的其中一个主题展,《重返生活|玉林旧物---公共生活的物性》正在玉林东路社区居委会一楼玉林生活博物馆进行展出,这也是“社区艺术”首次以专题形式被纳入双年展系统。这些可视的历史凭证,蕴含着不同时代的时尚元素,其中既有个人成长成才的故事、家庭和谐兴旺的故事,也有反映生活质量改善、生活变迁的内容,记录下了城市更新和社区发展的阶段性印迹。在这里,一个个充满年代感的物件,将带着参观者“穿越”回上个世纪,重温旧时光里的一个个故事。

作品《缝纫机的故事》局部

作品《生活陈列柜》前人头攒动 胡燕子工作室供图

玉林社区居民捐赠的收音机

《解构电视机》作品局部

承载爱意的“蜜蜂”牌缝纫机

成都的玉林小区,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4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新到旧,持续生长更新,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发展周期。10月23日,走进玉林生活博物馆《重返生活|玉林旧物---公共生活的物性》主题展厅,一整面陈列着老物件的展示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弥散的白光从背后将这些物件照亮,这件作品被赋予了一个简单直白的名字---“生活陈列柜”。

铁皮暖水瓶、老式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艺术家将过去的生活物件通过现代主义的方式陈列在柜子中,通过背景打灯勾勒出平面化的形式感,形成一种矩阵效果,引导参观者欣赏器物的设计美感。 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提示:虽然部分老物品已经失去了实用功能,但还具备审美功能。

展厅一角,有一台“蜜蜂”牌缝纫机,转轴的皮带已经老化,机身的花纹也早已磨白,就那样静静地立着。“改革开放后,家用缝纫机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着装、家庭软装等掌握主动权。在这种主动权的背后,是个人的审美自由与社会的多元开放,展品《缝纫机的故事》便向我们讲述了这段历史的故事。”

据策展人胡燕子介绍,展厅里的这台缝纫机由玉林居民龙秀珍提供。缝纫机是龙婆婆结婚时置办的第一份家产,丈夫用缝纫机为她做了第一套三件套裙子---包括一件套头背心、一件外穿的褂子和一条大摆裙,这种款式在那个年代是非常时髦的。

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年轻时的龙婆婆也喜欢逛街,无意中看见了这样一款衣服和好看的布料,回家后和丈夫大致描述了一下,寥寥几笔丈夫便画出了衣服的式样。量好尺寸后,龙婆婆的丈夫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扯布丈量,为她研究制作了这套花裙套装。虽没有高级的工艺和新潮的样式,却是丈夫所表达出的动人爱意。丈夫去世后,花裙和缝纫机被龙婆婆珍藏至今。

记者注意到,在缝纫机背后的墙面上,还挂有许多大小不一、色彩亮丽的展示图,上面是本次展览征集到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玉林居民用缝纫机制作出的织物。它们与实物展品一起,以一种立体的方式,为我们呈现出缝纫机的功能和时代的关系,唤起一代人共同的生活记忆。

在声音的世界里回忆曾经时光

一件物品承载一个故事,而一个老物件,也能串联起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在作品《生生不息》中,过去时代的声音成为一个重要元素,它的故事还要从一台老旧的收录机开始讲起。

时代的声音具有它独特的音色,这台收录机是曾经的川剧演员刘荣诚的宝贝。改革开放后,川剧团面临改制,需要面向市场改变经营策略,作为川剧团的一员,刘荣诚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团员主动学习更符合当时市场需求的唱法。出于学习需要,刘荣诚买下了这台双卡收录机,开始自学通俗唱法,于是这台收录机便成为陪伴她三十余年的“老伙伴”。

在展厅中央的墙面上,策展人和艺术家围绕收录机设计了多个可以靠近触发的机械互动装置,将在玉林区域收录到的车流声、菜市声、说话声等环境音,分布式地放置在抽象的玉林地图之上。而在地图中间,收录机的主人刘荣诚的声音正在徐徐讲述川剧团的故事,那是她记忆深处最美好、最温暖的回忆。

音乐与舞蹈总是相伴而行,收录机另一侧,作品《时代歌舞》围绕上世纪80年代,玉林居民黄先琼给自己的结婚礼物---一台红旗牌小型收音机展开,因为这台收音机,黄先琼爱上了歌舞,还经常组织大家在一起开展文艺活动,延续至今。作品通过展示黄先琼本人表演时的动态和静态影像,传达出她对生活的热爱,也承载着许多无法抹去的时代记忆。

收音机当时的售价为103元钱,而黄先琼每个月的工资才30多元钱,为了买这个当时的“奢侈品”,她省吃俭用,攒了好几个月工资。婚礼当天,夫妻俩在桌上摆满糖果零食,邀约亲朋好友前来庆祝。伴着收音机里的音乐,丈夫唱歌,黄先琼跟着音乐跳舞,所有人都跟着节奏一起拍手叫好。丈夫一曲接一曲地唱,黄先琼也一支接一支地跳,婚礼现场热闹快活。此后,这台收音机便与黄婆婆一家人结下了深厚的缘分,陪伴他们走过了无数个日夜。

反映生活的老物件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一台不大的黑白电视机前,围满了街坊邻居,这样的场景,相信不少人都有印象。每个物件背后都有独属于它的历史和故事,这些故事是许多“80后”“90后”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展厅的中央,陈列着一个玻璃柜,柜子里是一台被解构陈列的成都牌电视机。“位于玉林的成都无线电一厂所生产的成都牌电视机,是无数人的经典记忆,有很多当年无线电厂的职工及家属,如今仍生活在玉林。”据策展人胡燕子介绍,作品《电视机的解构》通过拆解这台成都牌电视机,展示出独特的工业美学,也激起了大家对曾经辉煌的成都无线电一厂的讨论。

1972年,成都无线电一厂开始正式生产第一代电视机;1978年,研制出了新一代黑白电视机---“成都”牌783型黑白电视机。这批电视机一改之前的木质机壳,采用了塑料机壳,美观时尚。展厅中的这台上世纪80年代由成都无线电一厂所生产的电视机,由社区居民付映熙的丈夫捐赠,承载着一个老成都家庭无数的回忆与眷念。

据介绍,玉林生活博物馆从2022年4月启动策划,经历了漫长的调研、策划、创作和施工过程。胡燕子表示,虽然过程艰难,结果却令人宽慰---居民和来访者都很喜欢。“一个从社区记忆里生长出来的展览,其核心就是希望能够让这些记忆的拥有者喜欢,引起他们的共鸣。”

生活博物馆的主角是物,是电视机、收音机、缝纫机,是水壶、磁带和瓷坛等。这些实用之物,上面留下了曾经的拥有者们真实而细腻的使用痕迹。它们曾深度参与拥有者的生活,构成了他们的日常。“长久的使用、时代的烙印和集体记忆,让拥有者不忍心丢弃,因此把这些老物件捐赠给社区,构成了本次展览的基础内容。”

旧物承载着一个地方一个时代共同的集体记忆,当它们通过艺术化的方式被展现出来,便容易唤起观众的共鸣。“因为这种共同享有的记忆,物把人们连在了一起。也正因为此,基于物的艺术创作才有可能抵达不同的观看者。”在胡燕子看来,这种集体记忆为艺术对话创造了条件,旧物及其背后所承载的使用痕迹、特殊的历史时期等,都代表着某个时代以及它所面向的公共生活,这也正是本次展览所讨论的议题:公共生活的物性。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