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他们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攻坚克难。
适应新常态、新要求、新起点,他们务实创新、全力拼搏、迈步新程。
贯彻落实全总、省总、市总和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他们强化引领、推进改革、建功立业。
强力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亮点。
金秋10 月,走进高县,让我们去看看高县工会五年来实施“四大工程”,展现工会新风采,为助力高县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效。
实施铸魂工程,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发挥主引力,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2022年11月10日,高县工会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在机关综合楼机关讲堂召开。“我们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组建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基层社区、企业、车间开展宣讲,确保工运事业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步前进,与职工群众需要同频共振。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力量,团结动员职工群众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高县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李杰霞掷地有声。
五年来,高县总工会深入推进凝心铸魂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激发与党同心同向的信念更加自觉坚定,始终确保工人阶级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积极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劳模宣讲、职工演讲、主题阅读、知识竞赛、文艺展演等多种形式,五年举办全县性主题活动60余场次,引导广大职工群众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工地、进学校等“六进”宣讲,深入开展党史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达110余场次,开展摄影书画、征文比赛、读书分享等活动30余场次,参与职工达5万余人次,与党同心同向的思想共识得以巩固提升,团结奋进的力量更加自觉坚定。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最美职工”“红高州·好工匠”等评选,评选“红高州·好工匠”32名。教育、医疗、卫生、快递、送餐、物流等各行各业共评选“最美职工”达150余人。组建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中国梦·劳动美”、讲先锋故事等主题教育宣讲系列活动达50余场次,参与职工5万余人次。“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实施强基工程,工会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工会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更加坚强有力
2022年9月28日,高县总工会召开“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推进会,落实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和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的部署要求。高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单军表示:“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要明确‘强’的内容,把握‘强’的方法,创建‘强’的载体。把着力加强县级工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组织功能的重中之重,着力推进组织建设、 阵地建设和机制建设。”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工会组织的执行力、组织力得到全面提升。定期召开行业工会、乡镇工会等工会干部工作业务培训会,切实抓好工会干部队伍理想信念、专业素质、业务水平提升,树牢正确政绩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全面、全方位领导,全面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工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廉洁、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工会经费收支审计监督检查。大力鼓励和支持基层工会在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中创特色、创品牌、创亮点,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持续深化“守初心解难题办实事开新局”赴基层蹲点工作,完善县总工会领导包片联系、机关工会干部下沉蹲点等工作机制,8名工会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蹲点,聚焦工会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30个,提升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获得感、归属感和满意度。
---强化建会入会,拓宽工会组织覆盖面,工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强。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建会入会专项行动”“‘两新’组织建会专项行动”,在装饰建材、快递、网约车、送餐、电商直播等行业,组建新就业形态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5个,单独建会115个,共计发展会员7617人。完成“两新”组织建会128个,建会率达100%。截至目前,全县基层工会组织数达482个,会员108323人。
---强化阵地建设,不断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升。实施“乡镇工会三年规范化建设规划”“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三年建设计划”和全域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建设行动,五年来,共建设6个乡镇工会规范化阵地职工之家15个(其中市级5个)、44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打造“红高州·暖心驿站”特色品牌,高县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劳动者温馨港湾被评为全国最美站点,高县公交公司和高县美团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被评为全省最美站点;新建成职工书屋24个(其中市级6个),“妈咪宝贝屋”5个,职工思想教育基地1个,市级职工心灵驿站5个,建成县级劳动争议调解站(维权法律服务示范站点)14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室24个。全县累计建成各类职工服务阵地、文体活动场所500余个,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
实施建功立业工程,服务中心大局取得新成绩,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创新创造中展现主力军新作为
“2022年9月,高县总工会聚焦稳住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紧扣思想引领、惠企稳岗、纾困解难、维权服务发力,组织制定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工作措施十五条,组织职工建功立业创新创造,为有力有效服务中心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高县总工会副主席黄光培介绍。
---选树劳模工匠,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为了培育更多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高县表彰了32名“红高州·好工匠”并推荐8名职工获市级“戎州工匠”。聚焦县域经济重点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工程,指导创建劳模(工匠、巾帼)创新工作室21个,其中市级以上5个。积极探索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帮带联动机制,在乡村振兴、技术创新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发挥帮带作用,开展各类专题技能技术培训讲座20余期。深入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五年来,全县技术发明达120余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5000余万元。
---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着力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举办各种劳动技能竞赛和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举办“工匠苗圃”技能提升培训班8期;围绕高县蚕桑和茶叶产业,举办蚕桑养殖、缫丝技能、茶叶加工、茶艺服务技能培训。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家政护理、安全技能、厨师等就业技能培训。五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参训职工600余人。
---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织产业工人建功立业。高县总工会制定印发《高县总工会“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深入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技能竞赛。围绕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多“点”开花,明确将五一劳动奖章和好工匠指标落实到竞赛项目。在落润镇“蜀山茶海”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全县茶产业职工采茶技能竞赛。2023年,全市第三届茶产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高县长江源国际茶贸城举行,高县郭林波获得采茶一等奖,被授予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章,展示了高县茶产业职工技能风采,激发了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技能热情。在全球最大白酒原产地---高州酒业车间,每年的酿酒技能大赛如期举行,为产业工人队伍培育高技能人才,评选出好工匠2名。在渝昆高铁川渝段六标项目工地,高县总工会联合四川路桥、中铁三局连续两年举办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部分别荣获工人先锋号称号,活动的举办凝聚了职工的智慧和力量,2名同志荣获宜宾市五一劳动奖章,为项目早日竣工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全域推进“安康杯”竞赛活动进园区。开展“安康杯”竞赛进园区活动,工业园区开展为期7个月的竞赛,40余家企业、4300余名职工积极参与知识竞赛、征文、隐患排查、法规宣传、技术创新、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园区企业参赛率、职工参与率、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三个100%目标。创建市、县级“安全创新工作室”2个,建立技术攻关团队20个,企业员工安全意识逐年提升,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荣获全省“安康杯”竞赛先进个人。
---建立“五帮”工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高县总工会出台《高县总工会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十五条措施》,找准工会助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县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探索建立上级工会指导帮、当地党委政府主导帮、主管部门业务帮、行业工会相互帮、群团组织协同帮“五帮”工作机制。通过“五帮”机制,协调党委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农村改厕、公路扩宽、人居改造、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等项目5个,投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各类资金达500余万元,积极推进“蜀山茶海、丝路小镇”2个农业现代园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龙溪茶业严茗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受到宜宾市总工会表彰,市场营销部工会小组获市级模范职工小家称号。同时,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县经信科技局、县妇联等单位组织开展全县茶业技术、蚕桑养殖等技术讲座经验交流10场,有效促进产业发展。
实施暖心工程,职工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在提升职工维权服务中迈出新步伐
高县总工会切实把职工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扛在肩上。从走访慰问各级劳模工匠到常态化开展“四季送”,从“春风行动”就业服务到“春蕾计划”帮扶学子,从困难群体的特殊关爱到覆盖全域的普惠服务。细节之处见爱心,高州盛开关爱花。
---竭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入开展职工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县总工会维权律师团的作用,举办“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活动11场,为21名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出台《劳动争议法律案件维权补助管理办法》,加强对农民工欠薪摸排、协调工作,帮助17名农民工讨回工资122.4万元,抓实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定期开展劳动用工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确保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健全分类帮扶体系,巩固减困脱困成果。大力实施“爱心假期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建立健全分类分级全覆盖帮扶体系,解决好困难职工医疗、就业、子女入学等生产生活问题,聚焦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强化困难职工档案精准、施策精准,建立健全高县总工会常态化帮扶机制,五年来共争取各级资金480余万元,累计开展生活、助学、医疗救助帮扶1000余人次。突出农民工关爱服务工作,开展在外务工高县籍农民慰问活动4场,慰问人数130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扎实开展工会“四季送”品牌工作。五年来争取各级资金300余万元,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品牌工作,组织下岗职工、待就业职工等群体,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次,帮助实现就业300余人。五年来累计慰问高温下坚守在一线的户外劳动者6000人以上。帮助185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圆梦大学,通过延伸行动,共计救助各类子女上学72人。扎实做好困难职工建档帮扶工作,为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生活救助129人、医疗救助138人,走访慰问一线职工、困难劳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368人。每年定期召开普惠性服务工作联席会议。以“宜行、宜游、宜食、宜乐”为主题,累计整合各单位资金220万元发展地方特色普惠项目,推出“普惠单车”“普惠家装”“普惠加油”“川工带川货·会员享实惠”等普惠活动,服务职工2万余人次。
---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对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职工,组织开展“最佳职工”“最美职工”评选表彰活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成才、立足岗位作贡献,进一步增强行业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目前已评选“最美家政人”1人,“最美纺织工”1人,“最美新业态劳动者”1人,“高州金骑士”10名。
奋进新征程,拼搏正当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县总工会将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凝心聚力,勇毅前行,为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县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