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奋楫笃行。
过去五年,四川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总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抓机构改革、战疫情、解发展之困,蓄积不畏难,围绕思想政治建设、主责主业目标、支撑体系构建等工作,忠诚履职、担当尽责,坚持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诠释者和传播者、工运事业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奋力谱写了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篇章。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宋开慧调研机关、干校隐患工程改造项目

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键到干校调研指导工作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培训班

到攀钢送教下基层
初心不变、举旗铸魂
不断强化思想引领高扬思想旗帜
10月27日,四川工会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暨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座谈会在蓉召开。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赵俊民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求深入学习、深刻把握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使党的工运理论在实践中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省总工会干部学校闻令而动,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及时组织备课、调整教学计划,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这已成为省总工会干部学校这5年及时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抓好职工意识形态、教育培训、理论研究阐释的一个缩影。
思想引领、学思在先。作为省工会系统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5年来,始终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学在前、讲在前、做在前”,第一时间召开总支会、支委会、党员大会,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作宣讲,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每逢重大专题、重要会议,及时调整在校班次教学安排和待开班次教学计划,组织专家学者、青年教师认真开展集体备课试讲,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和会议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主流媒体杂志发声撰文,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诠释者和传播者,助力党的创新理论和会议精神落地生根。
坚持理论指导实践,着力服务中心大局。围绕省总每年重点工作任务部署,锚定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高质量举办川渝工会主席研讨班、办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讨班及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着力唱好“双城记”,为建设改革凝聚智慧力量。尤其是在新任工会主席培训中,专门召开会议,定制课程内容、配强师资,由省总工会领导上课、组织座谈,就工作中面临的问题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成为干校日常工作的写照。
5年来,干校初心不变、举旗铸魂,以实际行动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在凝心铸魂上展现了更大作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成为职工共同价值追求。
守正创新、拼搏实干
聚焦党的工运事业需求同频共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关爱工人阶级,高度重视并有力领导推进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亿万职工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锐意创新、敢为人先,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5年来,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守正创新、拼搏实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保持战略定力,着力与党的工运事业同频共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落实全总和省总决策部署,围绕转型发展新要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教科研提质赋能,积极回应职工期待、展现高质量发展成效。
艰难险阻、愈发弥坚。伴随着事业单位、培疗机构改革的持续推进,面对疫情影响、人员不足、硬件设施滞后等情况,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宋开慧,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周键高度重视干校工作,积极支持人才招聘、硬件建设,帮助协调师资人员、培训阵地……在省总及领导的真切关心、大力支持下,省总工会干部学校面对困难、积极应对,以“1+N”的重点思路,拓展干校功能,积极转型发展,将培训对象由原来工会干部向产业工人、劳模工匠、技能人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多类型群体延伸,加大与院校、企业、基层培训中心等多机构的联合办学,加强与其他省级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进一步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切合干校发展需求。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探索培训新路径,创新网络“教师授课+现场教学”,重要理论“专家解读+省总领导授课”“理论+实务”,开启省总干校、企业工会主席、分工会主席和一线劳模工匠直播连线分享等教学方式,完成主体班培训66期、7054人次,送教下基层102个班次、9327人次,其中线上6563人,学员满意度达95%以上。聚焦四川现代化建设中“工会篇章”的谋划部署,加强重大战略问题的深度研究,及时推出有战略性、参考性、全局性的研究成果,实现研究成果“零”的突破,各层次发表文章、科研获奖、交流发言累计34个(次),其中全国性奖项9个,省级奖项8个,干校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5年来,干校发展之难与教科研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形成鲜明对比,也成为干校人守正创新、拼搏实干,与党的工运事业同频共振的最好印证。
立破并举、人才强基
夯实支撑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全面评估,坚持问题导向,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序,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撑作用。5年来,省总工会干部学校以“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着力立破并举、人才强基,聚焦人才队伍建设、软件硬件建设、支部党的建设,不断夯实推动教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干校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把各个领域具有牵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坚持抓重点和带整体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促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推动构建“四梁八柱”不断取得新成效。聚焦领导干部、教师队伍、行政人员三支队伍,分类施策,以“基层蹲点”“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为契机,加大教职工基层蹲点或挂职锻炼力度,2021年以来累计选派6名干部赴基层锻炼,占到干校总人数的33.3%;聚焦师资队伍建设短板,精准培养、按需提能,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能力提升培训;有计划的实施人才引进7人,有序提升人才队伍结构和质量,三支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坚持一手抓制度体系、一手抓硬件设施,以绩效目标合理分配和配套激励制度体系构建为目标,进一步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整体活力。强化“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控、事后有总结”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管理、教学服务保障和行政管理等内控制度体系。
同时,不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面推行“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方法,切实解决支部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灯下黑”问题,成功创建工会系统“五好党支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常态化推进领导机关联系服务基层制度,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尤其是疫情防控和成都大运会期间,11名党员到一线服务时长达434余小时……进一步形成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这5年,干校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体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立破并举、人才强基成为补齐短板、推动发展的不二之举,勇于改革、善谋发展成为干校人的鲜明标志。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新征程上,四川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全体教职工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省总的坚强领导下,初心不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聚焦工会教育主责主业,以培养“忠诚、干净、担当,学习、创新、奉献”的工会干部队伍为目标,在培疗机构改革中,延续“1+N”的重点思路,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中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展现干劲活力,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