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工会十五大期间,10 个市州20 位工会及一线嘉宾作客新闻中心省总融媒平台演播室圆桌访谈,就5 个关心的焦点话题接受了主持人的专访--
话题一:宣传“赋能”
记者邓霞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是工会组织必须履行好的政治责任。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深化创新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宣传“赋能”,让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更“鲜活”。
在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省总融媒中心特别邀请广安代表团和泸州代表团,现场做客四川省工会十五大新闻中心融媒平台演播室圆桌访谈,就“思想政治引领”这一话题,与网友共同讨论。
组建宣传队伍、打造特色阵地、开展工会服务……访谈中,广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欣结合工作实际,对广安市总工会如何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进行介绍。她说,广安工会采用“2+2+N”模式,组建“川渝劳模工匠宣讲团、职工文艺轻骑兵”宣传队伍,打造“百姓周末大舞台、工会干部大讲堂”特色职工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建功立业、帮扶慰问……”“N”项工会服务,认真履行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
五年来,广安工会已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讲活动110余场次;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达80万人次;吸纳8.04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建设工会爱心驿站379个;帮扶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等10万余人次;在广安频道网上平台上聚集职工会员34.53万人,有效地发挥了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谈起泸州市总工会在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上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时,泸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瑶分享说,近年来,泸州市总工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搭建“泸工大讲堂”平台,成立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开展主题宣讲、学习分享、交流访谈等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构建“网、端、微”新媒体矩阵,刊载宣传报道3000余篇,《为梦前行》《工益学堂》等作品登录“学习强国”;打造劳模工匠广场和“泸州工人有力量”工运史展馆,编辑出版《劳模风采录》,寻找、命名、宣传“酒城工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出“一堂一团一班”酒城职工文化品牌,新建市级以上职工书屋、文化驿站、教育基地80余个,并举办各级各类文艺演出、读书分享、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辐射职工100万余人,着力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
基层工会作为离职工最近,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的工会组织,在实际工作情况中,基层工会是如何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凝聚共识以及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呢?泸州发展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邝利表示,泸州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学习研讨、宣讲比赛、书画摄影、“劳模宣讲团进企业”等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四史”“四德”宣传教育,实现了职工学习全覆盖,唱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加强党的领导至关重要。”广安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张鑫也表示,为引导教育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集团工会坚持在服务职工上下功夫,不仅常态化开展职工文体活动、职工健康体检活动、无偿献血等活动,还成立集团助学基金,并为职工购买补充医疗保险,旨在把集团工会的关怀送到职工的心坎上。
话题二:“产改”进行时
记者张宸菱
技能培训体系完善,技术工人地位提升,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行以来,四川各级工会抓关键、补短板、出实招,让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从中获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来自绵阳市和凉山州的代表做客四川省工会十五大新闻中心融媒平台演播室圆桌访谈,聊起他们关于“产改”的感触与思考。
回首过去几年,绵阳这座中国科技城蓬勃发展,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达25.6万人,智力密集度居西部城市前列,这与“产改”的深入推进息息相关。绵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春涛提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市委‘人才十条’支持范围”“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等创新举措,强调对产业工人生活与职业发展的关心重视,扎实推动产改扩面提质增效。
作为民族地区,凉山州结合当地实际,不断补齐短板,将“职工技能提升”作为产改的关键环节重点推进。为着力打造清洁能源、钒钛稀土两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凉山州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巫阿琼介绍,凉山正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布局,推动建立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推动产改工作落地落实,会理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陈子祥则时刻关注着职工的反馈,在最受欢迎的个人技能提升方面持续加劲加力。
“产改与企业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游鲁说。作为“产改”的“试验田”,省内各企业也纷纷推出了创新措施。九洲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采用研讨式教学形式和“揭榜挂帅”制,开辟专门的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五粮液集团实施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工程,通过“工匠苗圃”“匠艺杯”大赛等方式构建制度化培训体系;泸州老窖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化培养路径图,构架“航计划”人才成长体系……职工在产改中既有付出、更有获得,充分释放发展创新活力,也影响着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实,更加有力。
而除绵阳、凉山的有益探索外,在产改工作中,成都、内江、泸州、广安等地也进行了深入大胆实践,产改亮点频现,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省总工会大力推动下,在各级工会的积极响应下,在四川,一场场劳动和技能竞赛“点线面”全域布局广泛深入持久开展,激发了广大职工“比学赶超”的热情;一个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相继创建,发挥出技能人才的最大效用;一大批一线产业工人获得省市级荣誉、晋职晋级、岗位提升等待遇,职业荣誉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一项项产改政策落地落实,培育出一支敢创新、能战斗的“技能川军”。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08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33万人,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话题三:助力“拼经济”
记者雷琰
2022年8月以来,四川省总工会在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中发布若干措施,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全省工会闻令而动,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彰显工会作为。
在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省总融媒中心特别邀请乐山代表团和宜宾代表团,现场做客四川省工会十五大新闻中心融媒平台演播室圆桌访谈,就工会助力“拼经济、搞建设”话题,结合本地实际,分享务实的做法和亮眼的成绩。
“聚心、聚能、聚效、聚爱。”乐山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谭焰用四个词提炼乐山市工会在“拼经济、搞建设”中的部署安排。据介绍,乐山市总工会出台《实施“四聚”行动助力“四个倍增计划”十三条措施》,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推进建会建家行动、激励职工创新创造、优化工会服务质量四个方面,坚持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工作原则,主动担当、靠前作为。目前,乐山市具备建会条件的社会组织建会率达96%,创建市级及以上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233个,建立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244个。举办“中国绿色硅谷”建设等劳动和技能竞赛34个,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参与率90%以上,持续带动全市25万余名职工练兵比武、提素建功,助力前三季度乐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8.28亿元,增长7%、居全省第5位。
访谈中,宜宾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万云江分享了宜宾工会的典型做法。“我们始终围绕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维权服务、纾困解难、社会和谐、落地落实六个方面,出台市总助力‘拼经济、搞建设’三十条和十七条措施,联动各县(区)总工会和各企业工会组织制定具体工作措施300余条。”据悉,宜宾市总工会重点紧扣宜宾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办茶、酒、动力电池等劳动和技能竞赛40余场次,分批分层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80余个,升级和改建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阵地134个,发放宜行、宜游、宜食消费补贴300余万元,惠及企业577户、职工40余万人次。
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五通桥区总工会坚决贯彻落实省市两级工会助力‘拼经济、搞建设’若干措施,全力以赴助推‘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建设。”乐山市五通桥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张双来特别提到,五通桥区总工会对标“川字号”技能大赛,组织全区5户企业开展晶硅光伏行业职工技能比赛等竞技活动,带动7500余名产业工人技能提升,7个生产类参赛项目年度产业产值超420亿元。同时,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得到大幅提高,服务保障职工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整体跃升。
“我们通过开展技能比赛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组织员工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发挥创造力。此外,还积极为员工提供福利保障,如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实施员工奖励计划等,让员工更加安心、舒心地工作。”宜宾市极米光电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桂文文介绍道,“我们围绕‘拼经济、搞建设’采取的系列做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也为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话题四:维权加速度
记者向晓文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哪里有职工需求,工会就为职工发声。近年来,在职工“维权服务”中,全省各级工会都下足了功夫,特别是巴中工会探索出了“3+1”异地农民工维权模式以及资阳工会创新推行“三个靠前”工作机制,让工会干部多跑路,职工维权少跑路。
11月20日至21日,省总融媒中心就职工维权服务专访了两地工会代表,共同分享在职工维权服务中,来自他们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异地维权‘老大难’问题,我们探索总结出‘代理投诉、公函引路、依法调处+维稳并重’3+1维权模式。”巴中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虎开仲代表说,“代理投诉”指接到农民工维权求助后,首先由巴中市农民工维权中心向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和事发地省、市主要领导网上公开信箱反映情况。“公函引路”是由巴中市人民政府开具介绍信及公函,维权人员代表政府赶赴事发地作为“敲门砖”。“依法调处”即合法权益绝不让步,合理诉求据理力争。“维稳并重”即针对农民工可能出现的过激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确保依法理性维权。
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总工会创新“133”工会法律维权工作法。“针对不同的维权案件,我们分门别类以蹲点维权、协商维权、联动维权的模式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让工会干部多跑路,职工群众少跑路。”恩阳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娟代表说。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职工群众在哪里,工会工作就应该跟进到哪里。”资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勤代表介绍说,2020年起,她们推行“三个靠前”工作机制,把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关口前移,力争早发现、早协调、早化解。一是组织靠前,成立维权服务中心窗口104个,开通“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落实维权专项资金,提供了要素保障。二是管理靠前,推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运行,实现了全过程参与。三是服务靠前,推行线上调解、定制服务、城际联动,提高了工作效率。3年来,资阳市各级工会成功调处劳动争议435件,追讨欠薪和工伤工亡赔偿金257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到89.63%。
然而,作为外出务工大县的资阳市安岳县又有哪些创新做法呢?对此,安岳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舒心代表给出答案。他说,安岳县总工会牵头成立“安岳县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3+3+N”多元化解合作机制。具体讲,就是总工会、人社局、工商联具有服务管理职能的三个单位,加上政法委、司法局、法院具有诉非衔接职能的三个单位,构建形成“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诉调对接模式。“N”是指劳动争议事件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当事人属地镇、村。
四川作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大省,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创新维权机制,加大法律援助,当好了职工权益的守护人。
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职工维权服务做到“向下扎根、向深拓展、向实行进”。“下一步,我们要按照这一工作要求,努力把工会维权服务做得更加普惠、更加精准、更加有感,让职工维权少跑路。”访谈中代表们如是说。
话题五:新业态新关爱
赵海传记者黄瑞
如何吸引更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这个“大家庭”,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心关爱工作落到实处,让他们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四川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期间,省总融媒中心对话成都、广元代表团,共同分享在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幸福指数”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全市累计建立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4262个,发展会员57.28万人;调解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案件531件、涉及金额979.88万元;联合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评选各类新就业群体先进典型200个……”从成都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杜文的介绍中可以看到,一组组闪亮的数字,一项项亮眼的成绩,充分展现了成都市总工会在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中取得的成效。杜文继续介绍道,近年来,成都市总工会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服务保障、维权维护和引导凝聚等工作,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覆盖和工会工作覆盖双提升。
“我的成长离不开工会的关怀和支持。”重庆重报电商物流有限公司(成都)川北区域经理、“小牛哥·先锋车手”志愿服务队党支部书记王柯皓表示,加入工会组织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变化,他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把这份温暖和爱传递出去。
在吸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后,如何更好地将他们组织起来、稳固下来,让他们“心有所属”呢?广元工会多措并举倾力打造工会暖心驿站,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构筑“温馨港湾”。
“工会暖心驿站建起来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赋能增效的新路径。”广元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勇介绍道,广元工会统一编码采集各站点信息和实景导图,方便快捷查找站点;运用数字化智慧监管平台,在广元市主城区打造“劳动者驿站指挥调度中心”,实时查看站点运行情况;依托站点常态化开展“七送”活动,做实面向户外劳动者的普惠购物、普惠出行、普惠托育等服务项目。
据了解,目前广元工会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320个,在广元市内高速服务区、物流园区建成司机之家10个,广元市主城区150个站点平均间隔约为2公里左右,构建起了方便户外劳动者的“15分钟服务圈”。
那么工会爱心驿站的使用和体验情况如何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有发言权。四川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广元分公司收派员安冰表示,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去驿站休息,与同行聊聊天;送快递时手机没电也会去最近的驿站充电,非常方便;驿站不定期开展的法治宣讲、心理咨询、培训教育等活动对他帮助很大。
截至今年6月,全省已累计建立新业态工会组织1.19万个,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达162.6万人;已建站点7473个,其中全国“最美站点”150个,四川站点建设规划被列为全国三个试点省份之一,让“暖心驿站”真正成为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歇脚地”“加油站”和“暖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