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长期以来,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党政工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新都区委“一心三区”战略和中心工作,始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学和西医学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做优做强区域中医药服务龙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建设健康四川贡献一份力量。
医院党委书记王瑷萍慰问医护人员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金星在新都区第五届名中医颁奖、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继承仪式上领诵大医精诚
医护人员进企业
医院举办新都区2023 年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项目培训班开班仪式
开展医师节活动
医院开展中医传承进校园
医院与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在九龙坡区乡村振兴学院共同开展庆“七一”党建共建主题活动
党建引领促发展
新都区中医医院党委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认真落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充分落实党建业务“双带头人”培养机制,充分发挥“三问三亮五带头”工作模式。该院党委书记王瑷萍率先垂范,带领全院党员干部切实延伸业务能力“长度”、拓展视野格局“宽度”、提升政治素养“高度”,在追光逐梦中,拼出可圈可点的中医发展成绩,在丰盈韶华中,展示白衣天使最美风采。凭“公正”立身、守“公心”立行、讲“公德”立业,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院党员干部发扬“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精神,真诚服务医院发展,争做组织“靠得住”的忠诚人、做相互“信得过”的一家人、做群众“离不开”的贴心人,着力锻造政治过硬的医护队伍。
深入开展“信仰的力量”党性教育,组织参观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重走长征路,参观重庆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今年以来,院党委组织讲党课60场次、开展微党校培训24期、主题党日15场次。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修订《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全年共组织召开党委会议36次。2023年9月14日进行全院党支部换届选举,新一届党支部书记中,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53.8%;支部委员中研究生学历从上届的33.3%上升到51.5%。院党委组织开展“我为医院献计策”“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紧紧围绕医院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等中心工作,收集各党支部、各科室意见建议73条,实行党支部书记参与医院党建、行风、医德医风建设,有效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精心策划“护士节”“医师节”“名中医拜师会”等系列活动,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深入开展以党建为引领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等“七进活动”,派出13个党支部12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服务群众3400余人次。
狠抓党建品牌,与成都市双楠医院、重庆市九龙坡中医院建立党建联盟,“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成都市双楠医院以党建促发展的探索实践”案例入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系统“一地一品”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案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正风肃纪有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和“动力引擎”,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高效能管理”的主线,着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以高质量党建为医院各项业务健康发展“领航掌舵”,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该院党委牢固树立“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理念,形成“比学习、比服务、比奉献”的浓厚氛围。学思践悟汲取奋进力量,苦干实干彰显时代担当。全体党员干部提升雄心,凝心聚力干实事;澎湃能量,干事创业有激情;担当作为,燃情拼战出佳绩;锤炼队伍,冲锋一线干劲足。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心、为民真心、工作用心。
改革创新促发展
新都区中医医院是一家集医疗、康复、治未病、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有近70年办院历史。是全国县乡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单位、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站点单位、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临床培养基地)、成都市中医区域指导中心东部片区牵头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及研究生规培基地、成都市120网络医院、成都市和新都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工伤鉴定机构。2015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增挂“成都市第二中医医院”牌子,2020年新都区人民政府与成都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意增挂“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中医医院”牌子,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先后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获得省委授予“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获得“四川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成都市模范单位”“成都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医院占地面积74.8亩,分A、B两个院区,开放床位710张。在职职工86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81人,高级职称13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357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人民政府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全国中医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新时代健康卫士及省、市、区名中医等优秀专家82人,省、市劳模及受省市表彰1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7人。有82人分别担任国家、省、市学术团体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常委和委员。医院建设有院士、国医大师工作站及国家、省优秀专家工作站,为培养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全院共有39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有17个国家、省、市重点专科,骨伤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骨伤科、儿科、针灸科、老年病科为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心血管科为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肛肠科、外科、妇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肾病科、耳鼻咽喉科、治未病科为成都市重点中医专科;临床护理、康复医学科为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临床药学、麻醉科为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制剂室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能力建设项目单位。
今年以来,该院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持续围绕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创新发力,承担的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科研专项项目《健康中国战略视角下的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研究---以新都为实证》通过验收,为全省广泛开展中医治未病政策机制研究、学科建设、临床发展、科研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共体内下派医务人员2809人次。消毒供应中心与25家基层医疗机构继续签订协议。药事管理中心制定中药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定期对成员单位中药饮片质量、中药房建设等进行督查和培训。今年1月至11月,药事管理中心共计审方269506张,通过率76.33%;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97次、3950人次参加;远程阅片中心共计服务3141人次,双向转诊13686人次,极大的夯实了业务基础。
紧密推动“新龙”合作。以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与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合作为纽带,推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师带徒工作,“四川省名中医林绍琼工作室”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常态化运转,获批重庆市2023年市外知名中医药专家在渝工作室建设项目立项,是同批次26个项目中唯一区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名中医建设项目,实现医院师承带教2人,开展省市继教项目3项,获省市级科研立项4个,推广中医特色技术2项。新签订《成都市天府名中医曹晓玲工作室合作协议》《重庆市杨岸森名医工作室合作协议》,有力促进学科、医疗深度合作。医院两名业务骨干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与全国名中医刘光珍、山西省名中医杜秀娟结为师徒。举办重庆市名中医杨岸森、成都市天府名中医曹晓玲师带徒拜师仪式并顺利开展师承工作,2023年9月26日,天府名中医曹晓玲工作室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正式开诊。
以创建提升竞争实力,努力推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对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标准,主动发挥“龙头”作用,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工作,全力对标查漏补缺,顺利通过成都市卫健委复核。2023年11月,接受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2023年10月,接受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三甲”周期性复审工作。医院儿科、老年病科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参加国家优势中医专科遴选,骨伤科、儿科、老年病科、针灸科通过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复查。肾病科、治未病科、耳鼻咽喉科成功创建为成都市中医重点专科,康复医学科成功创建为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5个科室接受新都区临床重点专科现场评审。2023年5月,医院成功加入国家区域中医康复治疗中心、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联盟”,全力推动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建设。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与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4所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2所民营医疗机构签订胸痛联合救治协议,通过“成都市卒中急救地图”评审并授牌。获得“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四川省联盟委员单位”授牌。医院科研课题立项22项,获批国家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102篇,参与编写学术著作3部。先后与营山县中医医院、郫都区中医医院签订区域制剂共建中心协议。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整合中风康复、伤口治疗等10个专业,提供多专业一站式服务,得到社会会广泛赞誉。
医共体建设促发展
该院以“互联网+中医”为抓手,持续实施“45321”工程,提升区域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能力。坚持党建引领、资源下沉、中医特色、群众受益“四个原则”,积极开展帮扶指导。今年1月至11月,医共体内下派医务人员2809人次,为辖区群众当好健康卫士。新都区中医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培训4次,督查指导7次,增强了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规范意识,督促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以及慢性病防治工作质量。落实强化专科建设、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强化”。成立医共体专科联合病房,丰富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内容,实行“全科医生+专科医生”的签约服务模式。夯实信息化及绩效考核“两个支撑”,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推进智能化中医医共体平台建设,实现业务与管理同质化。
推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提升医共体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今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组委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西藏大学医学院等多家单位协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血管医学大会(CCVM2023)暨第十八届亚太国际血管健康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召开。院党委书记、主任中医师王瑷萍应邀出席大会,并作《紧密型县城医共体慢病管理“新都模式”探索》专题报告。在发言中,王瑷萍介绍了新都区中医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大数据应用,以中西医结合心脏和血管健康管理为核心,探索全民健康管理的紧密型县城医共体医防融合“新都模式”,特别是新都区在紧密型县城医共体慢性病管理“新都模式”上探索与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受到了国内外与会专家学者和参会同仁的一致好评。
2023年6月,该院启动了国家数字血管医学中心建设工程,将通过制定模式,探索全生命周期的血管健康管理。依托信息化和智能化全生命周期血管健康管理是心血管疾病防控可行的出路,未来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以及5G技术等支持维护血管健康并最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新都区中医医院已成为国家数字血管医学中心建设工程项目联盟单位。
该院以《县域医共体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同质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为题,参加国家卫健委管理研究所举办的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典型案例评选活动,荣获卓越案例。《基于县域医共体模式下中医护理同质化管理联动体系的构建及应用》被成都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23年成都市质量管理优秀案例二等奖。
为了推动《“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加强全国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基础建设,推广基层中医医院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模式,提升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该院深化基层中医医院信息化管理应用和智慧服务,推进“医联体+医共体”深度融合发展。
10月18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主办的全国区县级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新都区中医医院是成都市唯一受邀并作交流的中医医院。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金星应邀在大会上以《成都市新都区中医智能医共体建设实践》为题作经验交流发言。他从打造医共体业务集成平台、建设区域内中医临床辅助决策平台、引进国医大师专科诊疗系统、建设智慧药房等四个方面,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介绍。与会专家和同仁对新都区中医医院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创新打造中医特色专科,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下一步,该院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相关要求,不断提升信息化、医共体建设水平,创新探索智慧医院建设,打造中医智能医共体。
千百年来,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诊疗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与疾病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中医之道,德润人心,千年传承,养生之源。望闻问切无疏漏,辨证分析有妙方。华夏中医传世久,神州国粹惠民长。
在新时代的今天,新都区中医医院党政工一班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院党员干部带头做言行一致的表率,时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廉洁行医,为病患分忧,德艺双馨,利人利己守初心,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