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玉在进行安全检查 四川天府新区供图
王玲玉在做工作记录
“我坚定了我的决心,我想继续留在办案队工作,从小学二年级到现在,我从未动摇过当警察的决心。我的目标是成为出色的刑警,我自认为坚强,有毅力,能吃苦……”出生于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入天府新区公安分局的女警王玲玉,日前面临单位分配,一封铿锵有力的“请战书”,让她“如愿”留在了“艰苦”的办案一线,也让更多“前辈”为这份坚定感动。
这封“请战书”,如同她心中的星辰,闪烁着坚定而铿锵的光芒。现在,“00后”开始守护世界。
新年第一个出警让她觉得自己是“大人”了
2024年的第一个“心想事成”,就是王玲玉留在了华阳派出所。
2024年出的第一个警,对王玲玉而言非常特别,因为它标志着王玲玉从“小孩”蜕变成“大人”了。
那天晚上,王玲玉接到一则警情:一名16岁的少年报警,声称自己被爸爸打了。王玲玉和同事匆匆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是这名少年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周末假期结束该返校的时候,他表示不想回校上学。父亲没按捺住激动的情绪,动手打了他。此时的少年,只穿着一件短袖,在寒冷的冬天,父子俩还陷在激烈的争吵中。
王玲玉和同事给孩子穿上外套,将父子俩分开,让双方都冷静一下。经过和父亲的沟通,了解到孩子由于贪玩导致成绩下降,还闹着要出去打工。在这个过程中,王玲玉和同事用心劝诫这名少年,告诉他打工并非轻松的选择,而且没有文化知识对未来发展不利。父亲开货车非常辛苦,时常不能回家,希望少年能够理解和心疼父亲的辛劳。同时,王玲玉冷静地劝诫孩子父亲,告诉他不应该动手打孩子,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通过理性沟通才更容易使孩子接受。通过一番细致入微的劝解和开导,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化解,最终和解。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王玲玉意识到自己不再只是一名“小孩”般依赖着他人的警员,而是蜕变成为能够守护他人的“大人”。从这一刻起,她的职业生涯变得更加深刻而丰富,对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她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前辈”们让她懂得成长的分量
接指挥中心的反诈资金预警任务,对群众进行反诈劝阻;通宵通过各种方式查找,帮助走失人员寻找家人;做笔录到凌晨3时许……王玲玉说,这些任务需要她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干预涉及群众财产安全的诈骗行为,能够为社区的经济安全提供有效保障,这让她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服务人民的意义。”
办案很不轻松,甚至充满艰辛。询问和讯问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要分析大量的电子数据,要整理各种法律文书,要组卷制卷,要与分局各部门对接,要寻求社会部门协助,要保证每一个侦查环节合法合规。与此同时,还得时刻保持侦查思路的清晰,对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确保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此外,还需要随时准备出差,应对突发情况,以确保案件的高效侦破。
在这个压力较强的环境下,王玲玉所在的派出所的民警、辅警“前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不断指导、帮助她。王玲玉从最初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知道怎么做受案登记、受案回执、做传唤文书、给嫌疑人体检、作处罚决定等等。如今,面对很多问题,王玲玉能都游刃有余。这种经验传承和团队协作让王玲玉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她所学得的专业知识。这一切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她在警队这个大家庭中不断奋斗、成长的见证。
办案情结始于儿时电视剧的影响
王玲玉说她想当刑警的梦想源自她儿时看的电视剧。
2009年前后,《重案六组》等刑侦剧风靡一时,这个时期的王玲玉还是个小朋友。第一次看到这类电视剧,她就被深深吸引了。小小年纪的她更是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慢慢下定决心: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刑警。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9年6月的高考成了她梦想启航的起点。那一年,王玲玉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警校,选择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2023年6月,她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考入成都市公安局,进入到天府新区分局。
工作以来,她深刻理解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的真谛。刚上班不久,她就亲身经历了问笔录到凌晨的辛苦,也体验过边发烧边工作的艰辛。这些经历并非个例,而是无数普通公安民警、辅警的缩影。王玲玉身边的同事中,有的人为了工作忙碌了好几周都没回家,内心满是对孩子的愧疚;有的人发着烧,还在坚持处理完前一天值班留下的问题;有的人为了工作,有时一日三餐变成了一日一餐……尽管辛苦,可他们还是坚守在工作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誓言。
对于选择留在办案一线,王玲玉说:“青春无悔!”这句话不仅是对她自己职业选择的坚定肯定,更是对整个警队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服务的真挚承诺。在守护之路上,她如同夜空中的明星,照亮着前行的方向。王玲玉表示,在这个艰辛而充实的职业生涯中,自己的青春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那些奋斗的日夜成为了她努力担负责任、为社会稳定和谐付出努力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