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对外宣传的亮丽“窗口”
集体名片: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宣教服务部
目前,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宣教服务部共有成员13人,其中12名为女性职工,她们主要负责讲解接待、社教、志愿者服务、对外宣传以及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等管理工作,并承担攀枝花市重要活动的讲解任务,代表攀枝花市参加全省各类讲解大赛,取得了诸多成绩,队伍整体形像得到全市认可,成为攀枝花市对外窗口的亮丽名片。
打造优秀专业讲解团队,创建优质对外服务窗口。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展陈面积最大、馆藏资源最全、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三线建设主题博物馆。讲解员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重要联系纽带,宣教服务部立足实际,积极开展讲解员专业知识培训教育、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不断提升讲解员业务能力。创新创优,努力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2023年共接待各类观众2200余批次,50余万人。
承担攀枝花市大型活动讲解任务。博物馆讲解团队承担全市重要讲解任务,如攀枝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览“百年辉煌三线荣光”讲解工作;“不负国家使命---从三线建设走向新时代的攀枝花”展览讲解工作;选派讲解员参与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壮丽史诗伟大飞跃---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讲解;攀枝花市内各基层单位讲解员讲解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承担志愿者培训,积极承担攀枝花市对外宣传、招商、推介等讲解任务。
线上线下宣讲,做好攀枝花对外宣传。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宣教服务部积极开展社教工作,2023年至今,通过“进部队”“进校园”“进医院”等形式共开展线上线下宣讲、社教活动89次。2023年10月,组织优秀宣讲团队到全省开展《复兴文库》三线建设川渝篇巡讲活动,获得一致好评,被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评为2023天府书展优秀活动项目。2024年1月,走进国家图书馆开展“赓续三线精神谱写时代华章---《复兴文库》专题系列讲座之三线建设”全国巡讲。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三线精神。”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未来,宣教服务部将继续按照工匠精神标准要求全体女职工有“四心”,即专心、耐心、用心和热心,坚持立足岗位,创一流水平,在攀枝花市文博系统起到模范先锋作用,成为攀枝花市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 (记者向晓文)
坚守网络安全的“娘子军”
集体名片:宜宾市叙州区网络舆情中心
3月4日,记者走进宜宾市叙州区网络舆情中心,5名身兼数职的“娘子军”正忙碌着,她们既要尽职当好网络舆情处置的“指导员”,也要做好舆论引导的“先锋官”,更要以身作则当好网络正能量的“发言人”,默默为宜宾贡献巾帼力量。
她们是握紧思想利剑的“指挥官”,睿智把控网安大局。作为“指挥官”,她们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牢牢紧握守护网络正义的“利剑”,冷静睿智地把控全区网络安全大局。2023年,她们所在的网络舆情中心线上线下齐发力,坚决保障了成都大运会、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央视秋晚录制等重大会议、重要时间节点、突发事件期间的网络舆情可管可控。
她们是日夜坚守岗位的“先锋官”,全力筑牢网安防线。作为守护清朗网络空间的“先锋官”,她们牢记使命,日夜巡查在网络世界,只为守护网络世界里那一方清朗净土。2023年,她们积极开展“净网”“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在打击网络谣言、杜绝网络暴力、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等工作中永远冲锋在前。2023年,围绕国家重大事项、重大主题、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跟帖引导、推送点赞等,刊发辟谣信息30余条。及时受理办结麻辣社区平台的咨询问政,办结率达99.5%;答复酒都惠APP“问答”平台群众提问,答复率95.39%,满意度90%以上,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她们是网络正向能量的“发言人”,用心传播颂党歌声。作为网络正能量的“发言人”,她们积极组织参加网络公益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用感人、育人、化人的正能量不断维护网络生态风清气正。2023年,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公益培训”“普法宣传进网络、进机关、进基层”等活动20余次;组织策划了“网络中国节”“畅想宜宾沸腾叙州”“丰收节”“央视秋晚打卡地·宜宾烧烤美食集”等主题网宣活动,制作的融媒体产品在各平台广泛传播;“丰收节”主题网宣活动发起的农民丰收节抖音话题挑战赛,带动全市超800名网络达人参加,累计曝光率达1300万余次;推送的《黄幸子、彭荣辉:洪水来袭,他俩十多次往返江心岛救出21人》获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
如今,她们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昂扬巾帼风采,接续奋斗在新时代网络安全的新挑战中,确保叙州区的网络安全。 (记者向晓文)
为国家清洁能源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集体名片: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丹土石坝工作室
3月2日,正值周末,张丹土石坝工作室内仍然灯火通明,成员们为正在进行的多个大型土石坝项目埋首忙碌着。直面挑战,肩担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个项目,是他们早已习惯的工作常态。
张丹土石坝工作室依托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水工部土石坝室而成立,旨在为国家清洁能源开发的土石坝工程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团队现有10名员工,其中女职工7人,硕士及以上占比80%,是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专业人才队伍。
从深厚覆盖层上世界最高沥青心墙坝冶勒,到深厚覆盖层上世界最高坝长河坝,再到亚洲第二高面板坝猴子岩、已建世界最高坝两河口,这些年来,土石坝设计团队在四川设计建设了二十余座土石坝工程,其中多个工程为坝工界标志性工程,将深厚覆盖层建坝推动至250m级、高土石坝建设推动至300m级世界领先高度,我国高土石坝设计与建设水平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这背后,是他们夜以继日、攻坚克难的付出。
“务实坚韧,专业肯干,女职工个个都是‘女汉子’。”张丹这样笑着形容团队成员。由于行业特性,团队成员需要经常出差项目现场,查勘、验收、协调,及时解决出现难题,确保修建高质高效。而土石坝工程多修建于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环境艰苦。顶着烈日登上高边坡,在缺氧的环境中爬山涉水,他们个个不在话下,没有半句怨言。
“土石坝不土,土中暗藏高科技”,团队将这句话铭刻于心。为了建别人不敢建的坝,他们找到了一条深耕科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攻关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张丹看来,截至目前,土石坝还是“半经验半理论”的坝型,需要工程师既依靠理论分析、又注重工程经验的总结和应用,对待超工程经验的问题秉持着“如履薄冰”的心态,深入研究、审慎处理。在面临实际挑战的过程中,团队开展了“强震区深厚覆盖层上250m级高土心墙堆石坝防渗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高土心墙堆石坝变形控制技术及全生命周期安全预警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他们进行了大量实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这些年来,团队做成过许多伟大的国家工程,取得过许多理论技术成果,创造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收获了众多的奖项荣誉。此次获评四川省十佳五一巾帼标兵岗,对于她们而言,是辛苦付出被更多人看见的证明,也是一份鼓励与鞭策。“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为实现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和‘双碳’目标而奋斗,为责任和荣誉而战。当看到一个个工程成功建设起来,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就是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实现。”张丹说。 (记者张宸菱)
推动苎麻科技创新 让农民钱包“鼓起来”
集体名片: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麻类作物研究所
《诗经》有言“东门之池,可以沤纻。”苎麻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如今,它在医疗、生态、膳食、畜牧饲料等领域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而在达州,有一支科研团队致力推进苎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四川及全国苎麻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育成川苎系列苎麻品种覆盖率约占全国的55%、占四川和重庆的95%以上,种植领域可实现年增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2023年,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麻类作物研究所(简称“麻类所”)硕果累累,这与团队多年来的实干担当、大胆创新、团结奋进密不可分。
“农业科研人员常年忙碌在实验室与田间地头,奔波于科研与农业生产一线,要不怕吃苦,不怕流汗,不怕晒黑。”3月4日,麻类所所长杨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苎麻是多年生作物,一年的生长期近200天,二季麻期间正值高温酷暑,为了详细、准确记录生产试验数据,团队不畏骄阳,坚持在田间一线,开展农艺性状调查。
“我们团队女职工占比很高,女性通常更注重细节和精确性,能够帮助团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更加细致,这对科研工作非常重要。”杨燕说道,在田间试验、实验分析和样品检验方面,她们绝不让任何带疑点、有问题的数据溜过。正是这种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让麻类所多次荣获院先进集体、卓越创新团队荣誉。
鼓励女职工不断挑战科研领域中的各种困境,让她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声音被听见,这是杨燕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一个初衷。“工作室鼓励女职工相互支持、共同进步,这不仅促进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也为女职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杨燕介绍说。
“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对团队来说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资源,可以掌握前沿技术趋势和研究成果,拓宽研究思路,提升研究水平,共同推动科研进步。”杨燕和团队深谙这个道理,致力于科研项目争取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后争取获得了“国家麻类品种改良中心四川分中心”“四川省苎麻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达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为苎麻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燕认为,农业科研人员不仅要追求科研成果,更要让成果真正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提供良种、提供良法、指导园区规划建设……麻类所积极围绕主产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苎麻“育繁推”一体化服务体系,开展成果示范和转化应用,对麻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记者黄瑞)
“夕阳天使”为老人织起爱心守护网
集体名片:川煤集团泽润公司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芙蓉康养苑
“邓奶奶,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3月4日早上,在川煤集团泽润公司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芙蓉康养苑,96岁的邓礼淑老人被护理员王英扶起来穿衣洗漱。温馨的话语、轻柔的动作、和煦的笑容,让老人心情舒畅。
芙蓉康养苑女性医护人员占比高达97.4%,被喻为“夕阳天使”的她们目前悉心照料着115名老人。这些老人中,有的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有的有认知障碍,有的被多种疾病缠身,护理难度大。
入住芙蓉康养苑之前,由于患有高血压、脑梗塞、肺气肿、高脂血症等疾病,邓奶奶不仅难以站立,还吃不下、睡不着。去年11月,被子女送到芙蓉康养苑后,老人就有了一支专门照料她的医护团队。
为了改善邓奶奶的身心健康,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李海燕每天为她针灸、按摩;护理员刘平隔三岔五从乡下带来老母鸡、鸽子蛋等煲汤,早上5时不到就起来包小笼包、馄饨,单独给老人开小灶;王英则在精神科主治医师熊江的专业指导下,整夜陪伴,照护老人入睡。
“太感谢了!我们子女都没有你们做得那么好!”看到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和辛勤付出,邓奶奶的儿子激动地说。经过“医”和“养”双管齐下,邓奶奶的睡眠终于得到了改善,不但能自己拄着助行器缓慢行走,还喜欢上了唱歌、游戏、做操等娱乐活动。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芙蓉康养苑运营管理首席专家王兰表示,“替儿女尽孝,为政府分忧”是全苑团队秉持的初心和使命,医养结合是康养苑的特色和优势,“我们的医护人员除了专业水平过硬外,还必须有耐心、有爱心。”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芙蓉康养苑收住了100余名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为了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夕阳天使”们吃住在康养苑,无一人退缩和请假。为缓解老人的不安,她们还精心组织了各种晚会、手工课程等,为广大老人织起一张爱心守护网,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2023年7月,受珙县民政局委托,王兰带领芙蓉康养苑团队仅用8天时间就修缮启用了珙县珙泉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并顺利收住承担101名特困老人的照护服务,首次实现医养服务管理输出。目前该养老服务中心已入住老人114名,运行良好。
今年2月,芙蓉康养苑获评四川省十佳五一巾帼标兵岗。“下一步,康养苑全体职工将全力以赴推动珙县老年养护中心建设,努力实现社会化养老、普惠养老、特殊疾病(传染病、精神病)养老、政府兜底养老的多元化医养结合全覆盖体系,让社会各类养老人群都能够得到优质的医养服务。”王兰如是说。(记者王旭)
坚守岗位 铿锵玫瑰别样红
集体名片:自贡中竞物流有限公司进港B班自动线班组
2月17日,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的中通快递自贡转运中心内灯火通明,自贡中竞物流有限公司进港B班自动线班组正忙着将一件件快递包裹仔细分拣归档。
即使是在春节万家团圆时刻,这支由64名“娘子军”快递分拣员组成的进港B班自动线班组仍然坚持“春节不打烊”轮流值守,确保节日期间网购快件分拣中转,保障寄递服务需求。
快递分拣是快递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十分辛苦,熬夜加班是常态,一天工作下来总会腰疼、手酸。“一秒也不耽搁”是进港B班自动线班组的思想共识,“关键时刻不下线”是进港B班自动线班组的行动准则。
“每一件快递都是客户的一份等待和寄托,快递包裹能及时分拣中转出去,就可以早一分钟送达客户手上,不能让它在我们这儿耽搁了。”每当被问及班组员工为什么这么拼时,组长曾艳都会淡淡地说。
在整个快递运送链条中,快递分拣是一个十分普通、看似简单的岗位,快速、精准是其基本要求,却需要分拣员注意力集中、细致认真,其实非常考验人。进港B班自动线班组的成员们都深知,一个小小的包裹若分拣错误,可能影响快递的及时精准送达;一个操作不当的小小行为,可能会造成大损失。
一直以来,她们牢固树立“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思想,充分挖掘团队潜力,通过开展班组岗位练兵、技能大比武、“师带徒”等活动,在提高分拣速度、分拣准确率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班组整体业务能力,齐心协力做出骄人业绩,赢得了公司上下的赞誉。2023年,自贡公司业务在破损、遗失、错发、延误等四项操作服务质量的考评分数均位居中通快递全国各省市中心前5名。
自进港B班自动线班组成立运转3年多来,进港B班自动线班组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吃苦耐劳、精诚团结、积极作为、拼搏奉献,为满足广大群众的便利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该班组先后荣获国家邮政局“全国邮政快递业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自贡市“工人先锋号”、自贡市“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记者邓霞)
勤勤恳恳办实事 依法依规效率高
集体名片:四川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
3月1日,在四川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前来咨询办理业务的职工群众不在少数。身穿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服务窗口,耐心细致地为大家提供“一对一”审前辅导、办件咨询等服务。118项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事项,在这里均能依法依规高效办理。
“交通窗口现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女职工11名。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推进‘清廉交通窗口’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告知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五项制度。”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负责人刘芳介绍道,全体工作人员立足岗位本职,为前来办事的职工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同时,严格执行无差别综合窗口前、中、后台协同联动机制,明确审核人员权限,与政务中心前台顺畅对接。
2023年累计办理申请28万件,居政务服务大厅省级部门窗口办件量第1位,日均办件量超1000件,按时办结率、好评率、满意率均达100%。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在2020年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2014年起连续10年获评省级政务服务大厅先进窗口单位,2024年被评为四川省十佳五一巾帼标兵岗。
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理念是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的初心使命。为缩短企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提升作风形象和服务水平,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积极推进“厅局长进大厅”常态化,开展交心谈心,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为充分满足市场日趋递增的大件运输需求,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通过数字赋能,打造智能审批服务,实现Ⅰ类、部分Ⅱ类超限运输许可“秒批秒办”,申请人提交材料后仅需3分钟即可自动完成接件、受理、审查、许可、出证等环节,大幅提升许可效能,上线运行以来为运输企业累计“秒批秒办”3.8万余件。
认真落实交通强省战略,该窗口迅速行动,积极作为:通过政务中心省本级重大项目服务专区,为公路水运项目提供极速审批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快速落地建设,2023年共有西香、康新、天眉乐等20余个高速公路项目40项行政审批进入重大项目专区办理,涉及投资约1100亿元;围绕惠企利民政策直达快享,通过省级政务服务大厅“惠企政策服务专窗”,将ETC车辆通行费优惠等5项政策入驻专窗,详细制定工作手册、办事指南,专门人员入驻专窗,现场累计提供ETC设备咨询安装等服务131次;加强大件运输许可服务,通过“大走访”活动深入项目一线,了解施工进度和运输计划,并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为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夹金山隧道、川渝环网特高压输电工程、双江口水电站等提供优质运输保障;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川渝协作,专题对接重庆市交通局,开辟大件运输许可“多次往返、快速审批”通道,保障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大件物资在川渝两地间高效运输。
“交通窗口女职工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刘芳表示,作为“清廉交通窗口”建设生力军,团队将继续在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展示好窗口巾帼形象。 (记者雷琰)
深山密林处 她们在研究保护大熊猫
集体名片: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大熊猫保护宣传团队
收集有效影像资料92万张,整理出区域类的52种鸟兽,鉴定出野生大熊猫个体11只……2017年以来,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大熊猫保护宣传团队在管辖区域内布设了300余台红外相机,新纪录到26种珍稀动植物,脊椎动物物种由原来的382种上升到512种;救助野生动物117次,开展联合打击盗猎23次,开展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修复工作,改造面积达3000余亩,累计巡护1.8万公里。
这支共有25人的团队(其中女性16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她们以山为伴,与水为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坚持一线科研保护和科普宣传工作。特别是围绕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换,取得了一系列耀眼成绩。团队先后被授予“四川省最佳巡护团队”、“国家公园优秀团队”、四川省十佳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4名同志先后被四川省林草局评为“最美巡护员”荣誉称号、3名同志分别获2023年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员技能大赛一、二等奖。
荣誉背后,是无数次在深山密林中的巡护。保护区工作条件艰苦,而一次巡查就要持续2个月时间。“心有所爱,眼中有光。”这是团队一直以来的工作状态。”安装红外相机、记录大熊猫活动踪迹、整理视频监控数据、收集分析粪便……这是团队的工作日常。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实践经验,团队撰写科研论文22篇,出版10余套自然教育课程教材读物,研发“大熊猫国家公园小小巡护员”“大熊猫主食竹研究”等7大类15小类40余套自然教育课程,以及出版科普宣传书籍《大相岭飞羽》《四川大相岭观花植物》《大相岭自然笔记》《清风雅雨间的人与自然》;参与编制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编的《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小学自然教育实践》;参与编制由中国儿童中心主编的《美丽中国我是小小行动者---“环境友好儿童友好”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优秀案例集》。
此外,团队还开展了以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守护蓝天精灵、大熊猫和珙桐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持续推进大熊猫科普宣传。根据不同的人群,精心设计了自然教育课程,向研学学生打造了“走进大相岭,守护小熊猫”“大相岭探秘营”“冬季雪域观鸟营”等课程,向青少年和成人打造了“家园相连,滚滚团圆”“守护大熊猫栖息地”“守护生态廊道,重返森林家园”等自然教育课程。
同时,在周边社区和小学开展爱鸟周、森林草原防火知识、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熊猫知识进社区、大熊猫国家公园一周年科普宣传进校园、国际熊猫日、大熊猫国家文化周科普讲、国家公园开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累计受教育人次3000余人次。此外,团队还通过多途径加强对大熊猫的保护宣传,持续提升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23年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累计发表视频291条,累计点击量已超百万余次。 (记者雷琰)
集控“花木兰” 岗位绽芳华
集体名片: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分公司梯调集控站
30平方米的控制室,12平方米的监控主屏和12面电脑屏幕,几百上千条模拟量、状变量、开关量和各类简报等数据实时刷新……3月5日,位于遂宁市龙凤古镇的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分公司梯调集控站内处处洋溢着大干快上的奋进热潮和奋勇争先的激情与活力。
“我们站于2013年投运,主要负责所辖龙凤、小白塔、三星、过军渡四座水电站的电水优化调度和集中控制,是梯级水电站的监控中枢和指挥大脑。”据集控站站长邓海建介绍,站内共有15名运行值班员,其中女职工10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集控站形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作风,大家给班组取了一个形象的团队名:“集团军”,而集控站的10名女职工也成为了实至名归的“军中花木兰”。
“根据上游来水、调度负荷曲线和各站机组运行工况进行出力最优分配,是梯调集控站的中心工作任务。”邓海建介绍,梯调集控站是“花木兰”们的主战场,细心、敏锐、洞察力强的天性,成为集控“花木兰”们特有的优势,也让各类问题隐患无处遁形。
如及时发现小站3号机组下导冷却器穿孔漏油,通过巡屏发现过军渡站1主变瓦斯继电器内频繁集气、小站机组水导水封甩水;通过数据观察及时发现三星和过军渡大坝泄洪闸门异常自动提升等缺陷和隐患,避免了机组缺陷/隐患演变为事故,保证了水电站设备安全运行和持续多发稳供,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电系统连续安全生产3921天。
集控站10名“花木兰”不仅在工作中顶起了“大半边天”,在技能学习提升上同样巾帼不让须眉。
为全面熟悉四个水电站中混流式、轴流转桨式和灯泡贯流式三种不同形式的水轮发电机组主辅设备生产流程和设备性能,“花木兰”们主动要求定期到各水电站进行实地轮训学习。
在熟悉各系统设备原理的同时,还对设备常见故障和对应监控系统中表象进行一一对应,并对设备所处车间位置也反复确认,以便在监视运行中发现异常能在脑海中马上形成空间物理位置,同时对处理方式方法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理论学习中,大家积极参加各类技能比武竞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练,在历次参加流域和公司的职工技能比武竞赛中,获得发电运行项目一等奖2次,二等奖5次,三等奖4次,参与创新项目获评2021年四川省职工“五小”活动优秀成果。2023年,集控站首次参加2023年四川省能源企业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团队三等奖。
“这份荣誉让大家明白,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团队的努力和协作。”此次获得四川省十佳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让全体集控巾帼们深感自豪。“集控站10名‘木兰花’,合计15名团队成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保持不断学习、团结友爱、相互帮组的良好工作氛围,共同成长为岗位标杆和行家里手,让巾帼标兵岗的旗帜屹立不倒!” (曾丽佳记者张杨)
让更多人推开自然科学奇妙世界的大门
集体名片: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科普教育室
地震龙、圆顶龙、腕龙、马门溪龙……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小龙人”科普小剧场,由成都小学生扮演的恐龙高昂着脖子登上舞台,纷纷讲述各自的特征,在侏罗纪最大恐龙评比大会中一决高下。这场穿越时空的科普剧,创新科普形式,将恐龙的多样性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赢得了阵阵掌声。
“小龙人”科普小剧场由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科普教育室倾心打造,剧场将各类自然科学知识与舞台艺术相结合,面向全市招募中小学生,并聘请专业表演和歌唱老师培养。“小剧场相对于其他科普形式更加明快活泼、轻松有趣,增强了科普教育的感染力,实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有机结合,使剧场内充盈着人文关怀的气氛。”2月29日,科普教育室的负责人陈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科普小剧场是科普教育室推出的“小龙人”科普教育品牌矩阵活动之一。近年来,科普教育室依托“小龙人”品牌,通过科学家讲堂、科普课堂、科普下乡、科普进校园以及科普展览等项目,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探索精神。2023年共开展146场公益社教活动,服务大众76000人次,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大众的多元化科普需求,科普服务在走出场馆的过程中也对科普内容进行差异化的创新探索。“我们针对中小学生的活动会设计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针对大学生则是邀请前沿科研领域的专家来做讲座,激发同学们的探索欲,拓宽知识面;针对乡村居民的活动更接地气,比如科普乡村常见的岩石矿物;针对社区居民的活动则宣传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宝玉石鉴定、环境保护等内容,提高公民素养。”陈蓉介绍道。
“博物馆目前的科普志愿者主要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在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和科普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陈蓉介绍道,培育科普志愿者队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科普教育室主要对志愿者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技能进行培训,比如培训讲解、沟通、交际技巧等,同时创造服务机会,发挥志愿者的潜能,也会鼓励志愿者参加各种讲解比赛。目前,团队已培养并管理志愿者604人。
陈蓉介绍道,科普教育室组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博物馆的科普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而女性普遍都更具亲和力、耐心,也更爱做科普教育活动,所以团队成员均为女性。一直以来,团队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努力开拓创新,充分展现了博物馆女教职工的巾帼风采。日前,科普教育室被省总工会表扬为2024年四川省十佳五一巾帼标兵岗。
“团队将继续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踏实开展科普工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才干,争取为提高大家的科学素养作出更大的贡献。”展望未来,陈蓉期待地说道。 (记者黄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