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之间 让文旅消费回归城市生活喜欢表演脱口秀的餐厅员工川剧《梦回东坡》北京演出获观众点赞动画《汉化日记》第四季上线了红梅闹春热闹的职工运动会凡跑 2024年崇州市绿道百公里挑战赛开跑富顺县总工会开展女职工观影活动建筑女工体验扎染工艺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825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3-13

新旧之间 让文旅消费回归城市生活

王晋朝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街头音乐会  成都市成华区文体旅局供图

“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东门码头,开船!”

3月10日,随着唐代装扮的“鸣锣小厮”一声呼喝,一艘满载游客的游船从成都东门码头启航,驶向了灯火旖旎的锦江夜色。

船行的波痕仿佛激荡起时光的涟漪---24年前,同在锦江之上,乘游船、晒太阳、摆龙门阵是多少老成都的“千禧记忆”。

时光荏苒,游船重现,“回归”的消费形式背后,是一座城市“螺旋上升”的文旅消费逻辑---

从坐船到“游船”,观赏对象从单一自然景观到声光电设备打造出的沉浸式体验,一条船,串联起的是成都两千余年的历史图景。

从游河到“游城”,消费空间从江畔的寻常巷陌延伸到如今“八街九坊十景”营造出的消费场景,一条江,聚合起的是以成都主城区为蓝本的漫游消费空间。

“希望让文旅消费回归城市母体。”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解释,当下游客的旅游方式已由打卡式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而“锦江游船”正是成都文旅消费转型的一个缩影---从景区观光转向生活体验,从被动游览转向沉浸互动,从新修新建转向城市更新。

让旅游体验融于城市生活,用该负责人的话说,成都正努力将“都市旅游”这个旧标签焕发出新的价值和内涵。

循“旧意” 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文旅消费供给

“帮我来杯热卡布。”空闲的时候,到金牛区以“匠人”为主题的文化特色街区---匠人里文化特色街区喝一杯咖啡,是街区附近居民申阿姨这小半年里养成的“新日常”。

3月9日下午,记者跟随她走进街区内一家咖啡店,映入眼帘的是热闹的“混搭”景象---不到20平方米的旧改空间、调制咖啡的“90后”店铺主理人、谈天说地的“60后”叔叔阿姨,以及络绎不绝拍照打卡的“00后”游客们,大家共处一室,融洽自得。

是什么让老居民有了新习惯?又是什么打破了年龄和地域的消费界限?街区运营负责人王兴告诉记者,贴近生活的全新消费供给,是产生这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源头。

在匠人里不过300米的街巷里,有网红民宿,也有创意餐厅,有获得澳洲蓝带的“90后”西点主厨,还有数签签的串串香老板。这种看似“杂糅”的组合背后,是成都当下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的思路---提供“近者悦”“远者来”的消费氛围。

“本地人越多(的文旅消费场景),外地人就越多。”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看来,文旅消费的供给端应综合考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消费需求---“去本土化”其实是文旅消费供给上的一大误区,如果忽视本地居民的文旅需求,缺乏深入调研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外地游客的喜好,最后只会推出一些本地居民不感兴趣、外地游客没有感知的消费场景。

据介绍,2023年,成都本地游客同外地游客的比例约为3:1,对于这座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而言,本土游客既是稳固文旅消费的基本盘,也是拓展文旅消费的增长点。“这使得本地游客较多、口碑较好的点位自然更能吸引外地游客。”

“让文旅消费回归城市生活。”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认为,提振文旅消费,成都正在努力打破文旅消费与生活消费的硬性边界。

这样的场景样本正在成都落地开花---无论是脱胎于内曹家巷的匠人里、新晋网红“羊市巷”等旧改街区,还是例如祠堂街、望平坊、枣子巷等文旅消费新热点,皆兼具“文旅消费”和“城市更新”的双重属性。

“更新活化的底层逻辑,是用时下流行的消费业态、消费场景,对成都城市气质进行诠释。”汤继强表示,在更新打造中,成都乐观包容的“松弛感”,和爱“看欺头”的“时尚感”,都被新的业态很好继承。对这些既做街坊生意,又做游客生意的供应商而言,对撞出的是既有成都“旧意”,又有时尚“新感”的独特产品---

宏观的项目,有铁像寺水街、东郊记忆等新兴网红街区;中观的产品,有原创沉浸式“汉唐宋文化”餐秀蜀宴赋,联动武侯祠博物馆的成都大庙会……微观的细节,还有那些专程落户成都的时尚品首店,设计师店以及融合多国风格的简餐bistro。

“这些浸润城市肌理的文旅产品,涵盖文博、餐饮、酒店、文创、演艺等文旅消费的各个细节。”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城市管理者,他们希望保持足够宽松的市场氛围,让市场参与方自发形成更多的文旅“爆款”和热点。“目标就是把整座城市包装成游览体验的对象。”

融“新意” 培育形式新、产业融的产业发展模式

“周末全约满了,只有周四请假来看。”3月7日,在位于成都铁像寺水街的博新全宇宙沉浸式探索中心外,等待进场观看《失落的法老》的市民杨嘉瑞向记者吐露着看上这个展的不易。

这场沉浸式数字展览,能用VR/AR等技术,还原一场真实可感的古埃及金字塔之旅。该展也是继上海、巴黎、伦敦后的又一站。策展方为何选择成都作为国内第二站并扩大展览规模?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产业处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文旅领域的新技术、新场景、新体验,在成都市场特别吃得开。”该受访者列举最近案例,无论是今年除夕当晚由3000架无人机组成的这场“灯火大秀”,还是春节期间依托成都博物馆、武侯祠等市属博物馆打造的“印加---秘鲁古代安第斯文明展”“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等系列展览,这些“新技术+新场景”的文旅体验,都能在全市掀起一阵热潮。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文松则表示,纵观成都近5年的文旅爆款,除去“好耍追新”的城市性格,产品供给方的长期“规训”,也让成都消费者对文旅领域的“新意”格外敏感。

翻看2024年成都促进文旅消费的部分规划,发展新业态,成都将推出一批沉浸式体验特色项目,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都江堰、平乐古镇等点位打造数字体验新空间;提升景区街区品质,成都将推进锦里、西村大院等园区场景提质升级;提高演艺活动品质,包括林俊杰在内的一系列明星演唱会和知名音乐节也将在蓉举办……

“供给侧不断更新的文旅产品,刺激着需求端消费需求的迭代。”张文松认为,这是文旅消费不断求新的底层逻辑。要让文旅产品求新求变,市场主体方是推动浪潮的源源活水。

为此,成都计划2024年持续培育“四上”创新型企业集群,力争培育旅游业链主企业6家、入选“国字号”榜单本土企业达2家以上;新增注册音乐相关企业150家以上。在壮大市场主体的同时,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建成投用金沙演艺综合体,推进天府国际动漫城、城厢天府文化古镇等重大文旅项目,完成重大文旅项目投资440亿元。 (据四川在线)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