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西厂的全称是四川亚西机器厂, 创建于1942年。从1980年9月考入亚西技校,到1996年10月离开,我在亚西厂整整学习和工作16年,度过了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时光。
厂歌比赛现场
1987年厂团代会代表合影
亚西技校电工班学员合影
上世纪80年代的亚西厂大门
厂工会组织举办职工冬泳比赛
从诞生到走向繁荣
1942年2月,联合、联益两个小机器店联合起来,亚西厂的雏形由此诞生。张庆伯任厂长,当时只有职工12人,主要生产制盐锅和切面机。
1944年何泽生任厂长,职工发展到20人,主要生产扎花机、制盐锅、切面机等。到了1947年,由嘉裕公司、强华铁厂接办,张南极任厂长,职工39人,主要生产制盐锅、切面机、扎花机、打水机。
1950年10月至1951年1月,先后合并乐场翻砂合作社和犍乐铁工厂,成立了川南区私营厂---亚西机器厂,对内分设炼铁、炼焦、铸造、制图、设计、模工、车工、钳工、铆工、电机等部门,拥有职工59人,主要生产制盐锅、扎花机、打水机、切面机等。合并后的亚西厂克服技术、设备、资金等困难,先后研制出造纸机、造纸刀机、水炸机、真空泵、碎石机、煤粉机等新产品。
1952年,亚西厂与北大机器厂合并成为“四川省国营亚西铁工厂”,属国营企业,直属四川省工业厅领导,职工250人,占地面积为763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68平方米,设备32台,技术人员5人,主要生产提运机、鼓风机、铜网、烘缸手摇台钻、水泵、各种阀门、凡尔等小型机械,20多个品种,大部分为手工操作。
1956年,维新翻砂厂、永兴锅炉厂、和济机器厂等私营企业由政府接管并入亚西铁工厂,扩建后正式命名为“四川省国营亚西机器厂”,生产多品种、周期短的产品,包括:制盐、煤矿、造纸、农具、水轮泵、水轮机、橡胶机械和一些非标准件。1958年,职工增加到410人,主要生产煤矿、造纸、农具、水轮泵、水轮机、橡胶机械等。
据《乐山市志》记载:1966年亚西机器厂根据机械工业部定点安排,开始试制橡胶加工机械设备。上世纪70年代先后试制成功开放式炼胶机、精炼机、密炼机等13种橡胶通用加工机械,3种胶带和胶管制品加工机械,破碎机、粉碎机、脱硫罐等7种再生胶加工专用机械。
上世纪80年代,亚西厂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技术改造单位,先后进行了4次技术改造和扩建。其中再生胶加工设备品种规格齐全,并有3种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覆盖全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亚西厂生产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出口巴基斯坦、印尼、非洲等地。
1984年至1992年,亚西厂内部各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责任制,生产的产品80%是橡胶机械,同时还生产玻璃纸成型机、液氮生物容器、水轮机等产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亚西厂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生产蒸蒸日上,产品供不应求,拥有铸造、锻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完备的加工设备800多台套,正式职工2600多人。员工除工资外每月还有绩效奖,亚西厂地处牛华镇,“每个月15号亚西厂发工资的时候,牛华溪街上的菜都要比平时贵一点”,这既是当地老百姓一句调侃的玩笑话,也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因为如此,厂里未婚的青年职工,也成为了全镇年轻人谈恋爱的首选对象。
暖心的福利和丰富的职工文体活动
企业的蓬勃发展给职工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善。那段时期,亚西厂每年都要新建职工宿舍楼,按照职工的工龄和家庭人口打分排队,按分数由高到低免费分配住房。
老职工搬入新居后,腾出之前的住房,又可以分配给稍微年轻一点的职工,依次递进。新结婚的青年职工,基本上都能分到一居室。即使刚毕业进厂的大学生、技校学生,也有单身宿舍可以安排入住。对于住房,每人心中都有一份可以预见的期盼。
此外,工厂还修建起了功能较为齐全的厂医院,免费为职工服务;浴室每天下午定时对职工和家属免费开放;职工子女可以送到厂幼儿园上学,家长只需为孩子交少量的伙食费。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职工食堂、招待所等为职工提供后勤服务。为了方便家住乐山和五通桥的职工上下班,工厂特地购买了两台大客车每天早晚安排接送。每个周末,工厂还安排大客车专程到五通桥中学接放学的职工子女回家过周末,星期天下午再送回学校。这些实实在在的福利,让亚西人充满了幸福感。
在亚西厂最红火的上世纪80年代,厂党团组织和厂工会,经常组织开展乒乓球、篮球、游泳、拔河、郊游、交谊舞、迎春长跑、知识竞赛、歌手大赛、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文体活动。工厂图书室每天向职工开放,俱乐部定期放映电影。厂工会还会不定期组织职工参加五通桥龙舟会、小西湖之秋音乐会、乐山地区厂矿企业职工篮球联谊赛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职工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的亚西厂往事
1990年8月,我从总装车间调到厂宣传部工作。宣传部每天中午要有广播稿播出,每周要制作一期本厂电视新闻节目,每10天左右要出一期《工作简报》。我身兼采、编、播数职,工作虽然辛苦,但累并快乐着。因为这段经历,让我的写作能力和普通话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
1993年3月,我被调到厂工会任秘书,负责职代会日常工作,参与全厂文体活动的组织。此外,还负责一项非常特别的工作,就是代表厂工会探望生病住院的职工,负责全厂身故职工丧事的办理。
看望生病住院的职工,可以安排在工作时间,而丧事却没有白天晚上、节假日之分,随叫随到。每次接到通知,我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与职工家属商量后事办理相关事项,包括车辆安排、火化时间、追悼会议程、骨灰安葬等。
有一次,一位退休老工人在家中病逝,当我赶到,只见家中陈设简陋,沉浸在悲伤中的老伴体弱多病,家里唯一的女儿哭得昏天黑地,不知所措。我一边安慰家属,一边落实车辆。在殡仪馆,我主持了一个简短的告别仪式,在凝重肃穆的气氛中,目送逝者火化。当我将家属送回家时,逝者的女儿感激不已。那一刻,我也湿润了眼眶,赶紧扶她起身。
几年时间下来,到底主持过多少场追悼会,自己也记不清了。每次我都会怀着虔诚之心。因为在我心中,每一位远行者,都像自己的长辈。至今想起,无怨无悔,聊以欣慰。
由于是老企业,不少职工两代人甚至全家人都在亚西厂工作。在工厂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互有关联的人际关系网络。夫妻、父子、兄妹、师徒、邻居、同事、同学、战友、老乡……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
在这种特殊的生态中,大家彼此都知根知底,每个人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不管是单位还是家里,只要发生了芝麻大点事,很快会被热心人传遍每一个角落,小道消息经常比厂大门旁水塔顶上的高音喇叭传得还要快。虽然大家的收入不算高,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淳朴友好,孩子们可以凭借自己父母的名字在邻居家、在宿舍里畅通无阻,来去自如,邻里之间相互关爱,亲如一家,和睦温馨。这份情结,已深深印刻在了每个亚西人的心底,难以忘怀。这也许就是很多老亚西人久别重逢后,感觉特别亲切的缘故吧。
我于1980年9月考入亚西技校电工班学习,1982年毕业后参加工作,先后在低温车间、总装车间、厂宣传部、厂工会工作,在亚西厂工作了16年。
在那里,我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青春年代,完成了恋爱结婚生子,那里有我的小伙伴、老邻居、老同学,以及同事和朋友。亚西厂已经融入我的血液,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这份纯净深沉的亚西情结,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反而会像陈年老酒一样,变得愈发浓烈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