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霞)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周荣幸副教授、小儿外科靳曙光副教授、超声科张静漪副教授多学科团队协作,成功应用硬质胆道镜经皮穿刺(PTCS)治疗了一名肝移植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的2岁患儿。
虽然这一治疗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成人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狭窄等疾病的治疗,但在低龄患儿中尚无相关应用报道,这也是国内首次尝试在2岁幼儿患者中应用PTCS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
据了解,患儿小悦(化名)2岁零8个月,出生后不久便被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一年多以前还曾进行过同种活体肝移植手术。2个月前,小悦由于反复发热,再次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其存在胆肠吻合口狭窄。
周荣幸告诉记者,小儿胆肠吻合口狭窄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至12%。既往病例会首选外科手术治疗,但随着各种内镜及介入等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介入治疗已逐步替代手术治疗成为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不过,这种治疗方式对于小孩子来说难度较大。”
周荣幸进一步解释道,患儿的身体处于发育期,且可能存在移植肝脏生长速度与自身身体发育速度不一致的情况,肝脏、胆管的解剖定位可能出现明显变化,治疗难度更大,适用于成人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方案并不适合此病例。因此,多学科团队创新思路,为患儿提供了另一种微创选择,避免了开腹手术带来的巨大创伤。
这一治疗方式便是先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缓解患儿黄疸及胆管炎症状,引流1个月后,患儿于2月27日在全麻下经原PTCD皮肤窦道置入超滑导丝并逐步扩张通道,最后置入胆道镜。
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多学科团队协作采用两次分步操作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避免了开腹手术操作,极大程度地减少患儿所受创伤。最后,除原PTCD窦道口外,患儿并无其他伤口。在小儿外科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小悦术后康复良好,并于3日后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