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意涵深刻、价值鲜明,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价值导向,站在深刻把握我国发展大局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把握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历史主动的战略考量,提供了“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的战略支撑,为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人民主体性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认识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破解我国新时代以“不平衡不充分”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提供了路径遵循。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性的价值诉求和评价标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在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要求我国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工业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最终目的和价值归宿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人民的需求不断多元化,在需求层次上也不断提升,高品质的生活追求,绿色环保又方便快捷成为人们生活的首选。个性化生产和定制消费成为人民主要的生活方式,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就是要利用科技创新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更多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形成优质高效的供给体系,解锁更多优质产品及服务,在教育、医疗、生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战略支撑性
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大局”的高度出发,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综合国力的比拼归根结底是科技创新能力的较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一定要自主创新。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深层战略考量,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性优势,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力争在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来看,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会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实现整体跃升。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诞生一批抓住发展机遇而跃升为强国行列的国家。当前各种新兴突破性技术叠加兴起,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呈现指数级链式突破,数字技术在科技创新驱动中发挥着核心要素作用,不同类型的新技术转变为新质生产力,也实现生产力系统的整体质态跃升。
我国必然要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驱动,优化经济结构,充分发挥新兴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科技创新发展必然离不开新兴产业的高科技人才,人是生产力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完备的人才储备才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战略科学家、高水平领军人才、多领域的创新团队、复合型人才、青年科研人才都是我们实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引领,成为强国建设和抢占未来科技产业制高点的根本路径。
三、理论原创性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生产力跃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战略意义。“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劳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为“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新质生产力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首先,新质生产力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跃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生产力基本构成要素的变动会推动整个社会结构转型,“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不同技术手段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科学技术”也属于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新质生产力从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深化为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能级跃升,这是对生产力理论的深化拓展。马克思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新质生产力从简单的学习资本主义制度的积极成果,转变为利用自主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跃升,改变受制于人的现实境况,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其次,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赋能,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劳动对象的构成。劳动者的素质越高,对劳动对象的改造就越高,生产力就越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劳动者对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综合运用,数据、技术、网络都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对生产要素的进阶拓展和优化组合,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劳动对象的构成。
最后,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低碳发展,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资料的内在维度。马克思指出人对自然改造的同时要遵循自然规律,而新质生产力拓展了财富的生产空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自然生态本身作为增值的资本,这是对生产资料的生态维度的当代诠释。
四、成果共享性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为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增长空间。当前世界,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错叠加,以局部冲突和地区战争为代表的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发生,以公共卫生、文化霸权、极端气候、疫情风险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持续存在。国际争端、大国霸权主义、经济发展疲软都体现了现存国际秩序的失灵。
全球治理困境的解决需要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安全观,更需要新技术、新手段以及新科技的运用。新质生产力强调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未来产业的培育,这些新型科技成果最终实现全球共享,比如对医药领域的研发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最大限度地解决安全困境,提升全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同时,也对全球经济的复苏拓展增长空间。
安全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依靠经济发展。全球经济增长进入疲软期,新质生产力所强调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降本增效,优化产业结构,重塑数字化生产关系,打造全球新的数字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世界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新技术的发展必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