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负责人赵小玲(中)
团队成员杜晓惠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供图
团队成员王彦(右)
在四川农业大学有这样一个科研团队,成员的四分之三为女性,清一色的女博士。她们常年身披白大褂埋头俯身于实验室、身穿便装奔走于乡村振兴一线,用“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成就“钻一行精一行”的精彩。她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躬耕教坛、服务“三农”中展现最美巾帼“她”力量。这就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优质肉鸡育种团队。
据介绍,团队成员平均有10年以上科学研究经验,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家禽育种研究专业能力最强的团队之一。在这支队伍中,每一位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大家相互配合,共同追求目标,持续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
各显其能 这支科研团队很“硬核”
团队负责人赵小玲,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就喜欢跟家禽待在一起的她,长期关注家禽生长发育情况,“怎样把它们养得更好、肉质更鲜美”是赵小玲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广袤的沃土中汲取养分,耕耘梦想,在赵小玲看来,认为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为农户们传授养殖经验,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自2008年在校任课以来,赵小玲时刻告诉自己,不论再苦再难、再累再忙,课堂始终是自己的起点和立足点。教学课堂上的一切,都不能有任何的马虎、松懈和不确定。每次备课,她都会用大量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更新每一年的授课内容,保证课堂知识的时效性、前瞻性,精心做好每一次课程设计,将知识点、案例、讨论、翻转课堂等在课程中有机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学得开心、学得用心。
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赵小玲根据同学们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自身素质、未来规划等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学生侧重生产,便让他们多接触一线,和老师一起下乡镇,跑鸡场;有的学生看重科研,则让他们更侧重于科研实验及写作的学习。
讲台有边,求索无界。团队成员王彦,长期致力于研究家禽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调控机制和家禽抗病分子免疫机制。在她眼中,技术研究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热情,但只要自己保持高度专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时候所谓的‘灵光一现’,其实是我们在长时间的思考、探索及试错后的豁然开朗。”
“如果我们懂得怎样善待动物,那我们也会更加关爱自己。”团队成员杜晓惠,主要研究家禽育种与生产、家禽行为与福利等方向。在她看来,科研既是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科研的乐趣和动力来源于这种不畏困难、孜孜以求,最终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作为团队中唯一的男老师,刘益平在家禽遗传育种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整个团队的论文撰写、指导和发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眼中,学术科研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生产,“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助力发展 团队一直在路上
勇攀一座座科研高峰,团队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团队负责人赵小玲作为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省级专家,系统开展了多个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的性能测定和评估报告。围绕地方鸡生长速度慢、产蛋率低、肉鸡腿部问题频发等“瓶颈”问题,团队成员们持续多年开展研究,首次探明了昼夜光信号通过时钟基因影响蛋壳形成的信号传递途径。除此之外,团队还积极开展鸡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创新工作,助推种业振兴;构建肉鸡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助力产业增效。
而在坚守初心和教书育人方面,团队不断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途径,育人成效显著,为推动学校畜牧学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赵小玲教授作为学校原农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高度重视和积极服务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学位点近2年有农业硕士400余名毕业。由团队成员主讲的《养禽学》《家禽生产与管理实践》等动物科学专业多门核心课程,指导硕、博士研究生60余名,其中,超过30%的毕业生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畜牧领域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教育帮扶是高校持续释放助力乡村振兴潜能,丰富教育振兴乡村、助力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团队积极发扬“吃得苦、受得累、不畏难”的精神,常年奔走在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等地的乡村地区。近五年,通过在广元、达州、巴中等地指导建设现代化鸡场,带动周边脱贫户养鸡,培训农技干部和养殖户,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为当地带去了优良品种和养殖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团队还常常带领学生积极投身畜牧公益科普工作。依托“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每年组织“科技活动周”科普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参观、实验等方式,将最新的生命科学知识传递给大家,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了解生命起源,探索生命奥秘。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与此同时,团队还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为广大养殖户传授肉鸡养殖的关键技术,把脉产业发展动向,为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川农动科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