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并不陌生,他们的事迹常被学生时代的我们在早读课上大声背诵,转而成为一篇篇作文中的主角。4月8日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播出,十多位年度人物的璀璨人生,凝结成简练的颁奖词和背后深邃的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让人不由感叹“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又来了!
那么,2023年度人物又有哪些鲜明特征呢?他是以“50年”为单位潜心研究风洞技术的老科学家俞鸿儒;她是带领听障孩子飞离寂静“牢笼”的特教老师刘玲琍;她是让K396次列车上近千名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冻饿的孟二梅……他们之中,有人是串联起公共记忆的那颗珠子,有人在漫长的岁月里默然坚守,他们是鲜活的个体,也代表了背后与之相似的整个群体,他们标注着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又恰似真善美的有形注脚。
从2003年至今,从电视时代迈向网络时代,“感动中国”这档栏目和评选出的年度人物,总能激起大众记忆的涟漪,那是因为,感动的力量及其引发的思考,无论何时都为人们所需要,而今天,尤为需要。
在这个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百业竞兴的时代,很多东西都在悄然变化---
时间的刻度被改写。以前我们提到时间,那是“车马慢,书信远”,那是“一生择一业,一业钻一生”,那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今天我们再去感知时间,热搜榜单上的词条以秒为单位更迭,真相在一天内就能反转成完全不同的版本。身处这个速朽的时代,再看“年度人物”缘何感动:做技术的一研究就是50年,做老师的一教书就是33年,做演员的一演戏就是70多年……时间越是“快”,这些超越岁月的坚守就越珍贵,他们以朴拙的方式告诉我们,坚守你愿坚守的,热爱你所热爱的,慢慢来,反而比较快。
价值的尺度被重置。经常看到有人探讨,现在的人是不是越来越浮躁、功利了。你看,社交媒体上那些博主言必及“一夜爆火”“流量密码”,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现实中的很多善举,反而经常被人质疑“他到底有何企图”“是不是在摆拍”,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用功利化的视角去权衡周遭的事物。此时,我们被这些“年度人物”触动,其实是感动于他们“不为所求”的付出和“无需前提”的善意。孟二梅在暴雨中喊出“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大家饿肚子”时,她怎么知道结局是被冰冷的风雨卷跑,还是站到聚光灯下?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去山区当义工时,她想听到的是孩子们的歌声,还是金币的叮当响?虽说“不能免俗”是常态,但社会深层次的进步,确实离不开这种纯粹的善意与奉献。
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这些“年度人物”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种感动和触发的力量---我们彷徨时,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定;我们怀疑时,他们告诉我们什么叫纯粹。 (据《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