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
西南联大读书期间马识途(后排右二)与美国飞虎队队员在一起
2020年,马识途《夜谭续记》作品研讨会现场 图据网络
3月28日19时25分,革命家、作家、书法家马识途因病医治无效,享年110岁。
马识途,本名马千木,1915年1月生于四川忠县(现重庆忠县),祖籍湖北麻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荣誉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名誉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等。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沧桑十年》,纪实文学《在地下》,短篇小说集《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几十年来创作文学作品近800万字。2014年1月,举行了书法义展,卖出23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为此,该学院设立了“马识途文学奖”。2016年12月29日,四川省作家协会决定,推举马识途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马识途是继郭沫若、巴金、何其芳之后四川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同时,他与巴金、沙汀、艾芜、张秀熟一起被尊称为文坛“蜀中五老”,其早期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被改编成电影《让子弹飞》。马识途年过百岁仍笔耕不辍,105岁出版《夜谭续记》,107岁出版《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创造世界罕见的出版纪录。
平易近人 谦虚和蔼
2006年笔者从部队转业,因热爱文学进入四川省作家协会工作,马识途正是四川省作协主席,于是与马识途相识。那几年,九十多岁的马识途身体非常硬朗,虽然不驻会,但他时常会参加省作协的一些会议,给人的印象总是笑呵呵的,一点架子都没有,谁都可以拉着聊天照相合影,非常平易近人。
2009年春节,那是马识途即将卸任四川省作协主席最后一次参加省作协机关迎春团拜会。他在会上说:“我只是一个写字的人,虽然写了几十年的字,但一直没搞明白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更不敢自称‘作家’……”
一个时年95岁、著作等身的老作家,在当了二十余年省作协主席后,却依然自谦地说自己还不是作家而“只是一个写字的人”。那一刻,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大家称他为“马老”了。
做事认真关爱后辈
2014年1月,马识途百岁生日来临之际,“马识途百岁书法展”历时数月筹备即将开展,马识途不顾百岁高龄,在数月之内加班加点,及时创作了百余幅书法作品,再加上以前历年创作的作品,他反复斟酌筛选出二百余幅作品,并亲自选图校对《马识途百岁书法集》图书文稿。
布展过程中,马识途又多次到现场指导,直到开展前一天下午,他还在现场发现并纠正了一幅上下联挂反了的楹联书法作品。百岁老人做事的认真和细致,让人不得不敬佩他,而更让人敬佩他的原因是他办书法展的初衷,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给四川大学热爱文学、追逐梦想、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筹备奖学金。
2014年1月5日,“马识途百岁书法展”在四川博物馆正式举办,所展出的二百余幅作品共卖出230余万元,马识途全部将其捐赠给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立了“马识途文学奖”,每年用本金利息资助奖掖川大文学后辈。
此后几年,马识途又分别在成都、北京等地举办书法作品展,并将每次义卖所得悉数捐赠给了四川大学。截至2023年,共为四川大学“马识途文学奖”筹集资金386万元。
从2014年6月到2023年底,四川大学每年一届,已经成功举办9届“马识途文学奖”,共计201部作品(含优秀奖)204位川大学子(含合著者)获得了“马识途文学奖”的奖励扶持。目前第十届“马识途文学奖”已经进入评审环节,只可惜马识途再也不能亲自见证颁奖盛况了。
传奇人生笑对病魔
马识途的人生充满传奇,110岁老寿星,头不昏眼不花,能吃能睡生活能自理,每天上网看新闻,甚至还能进行文学创作,这在中国文学界可算是首屈一指。
马识途两次患癌,却能够笑对病魔,第一次手术前给自己签字时幽默地写下“死马当活马医”,他这看似随意的调侃,既让手术医生放松了紧绷的神经,更让人们看到了一位老革命家坦然面对生死的乐观与豁达。
马识途常被人问及“养生秘籍”。他总是笑答,两个字“达观”,六个字“提得起放得下”。
曾经有很多年,每逢春节马识途都会提前题写一幅内容阳光积极向上的书法作品,由四川省作协通过邮局印制成明信片再寄给全省作家共勉。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了。2019年春节前,105岁生日时,马识途又开始写“福”字,从此每年生日他都会写下“福”字,并交由长期为他装裱书法作品的公司印刷若干,分发给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等。
2024年春节前,110岁生日时,马识途不光写了“福”还写了“寿”。或许,这是马识途这位福寿双星想要将自己的福和寿都分享给大家。不曾想,这竟是马识途最后一次为大家写“福”字。
1938年,马识途加入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真正的道路”,他把名字由“马千木”改为“马识途”,他一生给世界留下的除了无尽的“福”与“寿”,还有近800万字的文学作品和诸多书法作品以及很多精神层面的宝贵财富。
马识途虽已离去,但他革命时的披肝沥胆、艺术上的卓荦不羁、生活中的温厚待人,永远值得我们去缅怀和追思。祈愿马识途给我们留下的精神种子,在新时代的春风里,开出一朵朵绚烂的思想之花,不断启示文学后辈们寻路识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