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今杰(右)为学生现场答疑解惑

组织辅导员沙龙活动 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供图

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现场

毕业生合影
“大家都喜欢叫我‘才哥’,这其实是我刚来英才实验学院做辅导员时,同学们给我取的,‘英才一哥’嘛,没想到这个‘才哥’一当就是十多年。”刘今杰笑着说道,“可能就是因为喜欢这个称号,我一下子就把十四年青春都奉献给了学校这片教育教学改革最活跃的土壤。”
2009年留校工作担任专职辅导员至今,刘今杰先后带过12个年级、48个班级、1400余名学生。他所带的毕业生中,一部分顺利进入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另一部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而他也曾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优秀共产党员、成电优秀辅导员等校级荣誉称号,并在2023年四川省思政工作“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中荣获“四川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殊荣。
做青年思想上的“引领者”
“在英才,变化常有,不变的是更高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提供给学生的平台资源的数量远远赶不上学生的期望。”刘今杰提到,作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实验基地,英才实验学院不断变化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不可避免的会给学生带去一些焦虑和不理解,同时,学生个性化需求多,对管理服务质量要求高,对辅导员素养的全面性和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作为辅导员,在这种情况下,要时刻明晰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学习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再有效传递给学生,尽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十四年中学院零安全事故、零投诉,便是刘今杰为保驾护航学校人才培养改革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学生在哪里,辅导员的工作阵地就应该在哪里。”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同学,2019年,刘今杰牵头申报了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并成功获批建设,他决定把“今杰”工作室建在宿舍,在全校率先开启了英才知问“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为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第一人。
基于打造的学生社区,刘今杰号召动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成长导师在社区设立工作室,开展读书分享、课程答疑、科研讨论,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管理服务中,同时创新支部建设,组建跨年级、跨专业的师生党支部。由辅导员担任宿舍楼长,党员骨干担任层长,成立党章学习小组,组织时事辩论赛、“书院党员先锋行”等活动,把学生思想引领做实、做好、做活。而他所带领的学生党团组织也先后获得成都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校级“先进党支部”“优秀团支部”“成电杰出班级”等荣誉。
作为学校首批资深辅导员,在工作中,刘今杰致力于构建“一坊式”辅导员能力提升中心,在“今杰工作室”,他以工作坊的模式,通过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方式开展各类辅导员培养培训,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有效的队伍支撑。经管学院辅导员黄善明也是工作坊的成员之一,据他介绍,工作坊的老师们都把刘今杰亲切地称为“老大哥”,每当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惑,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听听‘老大哥’的建议,请他帮忙把把脉,工作做起来也感觉更踏实了。”
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同行者”
“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对辅导员最大的肯定。”刘今杰深知做好辅导员工作,要扎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添砖加瓦。在工作中,他注重建章立制,推陈出新,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为了实现对学生的一对一交流与辅导,他采用“一人一策”的工作思路,建全1300多位英才院友成长数据库,精准推送各类讲座、活动信息,实现“一人一案”,建成全周期全链条的学生档案,实现“一人一档”;为凝聚育人力量,扩大育人平台,他聚集16位班主任、近200位导师、60多位院友优质育人资源,打造“英咖”交流平台,用一杯咖啡作连接,组织“对话大先生”“师生面对面”“思学下午茶”“归来分享会”等主题活动,搭建起学生与院士大咖、知名学者、时代榜样的沟通桥梁。
“我们常说要培养专业型复合人才,那作为辅导员,更要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专业复合。”在教学教改方面,刘今杰不断协助调整课程体系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设立成长导师制度,推进本科生接触科研,深入科研;在国际交流方面,他与全球109位海外英才院友取得联系,搭建海外科研实习平台,推进国际化工作;在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方面,他参加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与多家企业在新工科、实验室共建、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达成合作,让企业参与学生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当然,我们的学生也都很争气。以2017级为例,学院学生共发表33篇高水平论文,有40%以上学生在国家级以上竞赛获奖,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特等奖,全国英语竞赛特等奖等。”谈起自己带过的学生,刘今杰脸上总是洋溢着骄傲的笑容。
除此之外,为了能为大家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选择,刘今杰以文化体育社团为载体,以“我爱我家”为主题,贯通育人时间线、空间轴,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每年一次的新生欢迎会、毕业欢送会,每学期一次的摄影展、手工作品展,每月一次的生日会、坝坝茶……都成为了英才学子们的独“家”回忆。
在辅导员岗位上,刘今杰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拥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和具有全球视野的未来创新引领者。“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这是我的初心,也是一种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