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以劳动之名
第02/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3864期:第02/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4-05-01

印记·以劳动之名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并不是只有在“五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才会想起劳动。

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动节的确让我们更容易去触摸属于工人阶级的脉动。

一条路、一个地名、一座建筑、或者一件雕塑——

那些带着“工”味儿特色的城市记忆,让我们抚今追昔,让我们百感交集。

亲爱的读者,愿你如老友,慢慢品读这些文字,就当是一件来自岁月的礼物——

城市雕塑——用形态诉说劳动者的故事

记者邓霞文/图

“建设者”雕塑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书写华章。漫步在街头、公园、小区……只要留心,就能看到各种与“劳动”有关的雕塑,它们是蓬勃向上的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化身,是成都工业辉煌历史的记忆,更是见证了成都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

在成华区麻石烟云公园一隅,一座高15米的雕塑---“建设者”坐落于此,展示着一男一女两名工人正在劳动的场景,吸引了来往的市民旅客留足观看、拍照打卡。

这座雕塑已有36年的历史。1988年,为了庆祝成都市一环路竣工开通,在水碾河十字路口、成都饭店旁边,建造了这座“建设者雕塑”。它由四川省雕塑艺术院原院长任义伯设计,高15米,主体部分为一男一女两名工人,寓意着钢铁工人和纺织女工劳动的场景。两名工人脚下是一个铁质的大圆环,取材于东西干道地底铺设的一人多高的水泥管,象征一环路。

这个城市雕塑,几十年间,成为了成都最负盛名的地标之一。

2006年5月1日,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建设者雕塑”正式迁入成华区麻石烟云景点。作为成都工业发展的见证者和经历者,72岁的成都市民马俊辉这样说:“‘建设者雕塑’是对成都工业蓬勃发展的回顾,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物,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还是很有感触的。”

如果说,“建设者雕塑”讲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劳动者的故事,那么位于府青路二环立交桥旁幸福里广场的“刃具厂新雕塑”就充满了时代的传承。这座齿轮状的雕塑建于2008年,以直径3米的工业齿轮为主体形象,融合量具、刃具元素,大小齿轮交错,充满设计感,代表成华区曾经发达的工业文明和成都量具刃具厂的光荣历史,如今该雕塑也成为幸福里广场一个景点。

其实,在成都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许多地方都保留着劳动者的身影。在成华区建设路附近街上,可以看到展现工人劳动时的雕塑,比如工人拿着工具进行锻造、身着工装的工人在学习、推着自行车的工人在行走;在东郊记忆工业雕塑区,可以看到不少由工业老设备以及用工业材料制作的雕塑,比如带有工业印记的琵琶雕塑、正在关水龙头的人物雕塑等;走进青白江攀成钢冶金新材料研发新厂区,一座有着31年历史的《百炼成钢》大型不锈钢雕塑伫立于此,似乎正向世人述说着炼钢工人弓步前倾挥铲进料以及仆步后仰手握长勺取钢的故事……

工业是城市的灵魂,雕塑是城市发展的记录。近半个世纪风雨兼程的工业发展,一代代劳动者胼手胝足、开拓进取,并以“雕塑”的形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奋斗足迹。而今,不管时光如何变幻,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旋律永远不应该被忘记,这些带着“工”味儿的城市雕塑,也激励着新时代的劳动者继续弘扬劳动精神,不断创新创造、追求卓越。

“工人村”——新旧更替传承劳动精神

记者张宸菱文/图

“工人村”文化墙

在成都市金牛区驷马桥街道,有一个名为“工人村”的地方。4月19日,记者前往实地探访,寻找属于这里的“工人”记忆。

在街巷的入口,“工人村”的标识静静伫立,上面显眼地标注出“1953”这个特别的时间点。记者了解到,自1953年起,省市建筑企业陆续在曹家巷附近的空地上修建了18栋成排的砖瓦房,并将这批房屋分给优秀职工居住,成为新成都最早一片集中职工宿舍区。后来,又有多家建筑公司相继在这片修建起职工宿舍楼,形成了建筑工人聚居的热闹区域。“工人村”由此得名。

在当时附近还都是农村的情况下,能在这片崭新的砖瓦房入住,成为了工人荣耀的象征。时光更替,“工人村”顺应时代发展,于1978年完成原地拆除新建,居民也仍然保留着建筑工人的特性。

梁光富夫妇以往都是国营单位的职工,上世纪90年代初被分配住房,搬入“工人村”,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多年。“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街坊邻居都是一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哪家需要帮助的时候,还真体现出咱们工人阶级团结一心的力量。”梁光富回忆道,平日里,有学电工的邻居免费帮忙更换电线,电器坏了,有学机械的邻居上门修理,大家纷纷发挥自己的特长。危急时,街坊们也同样愿意挺身而出。有一次,有邻居出门忘记关炉上的火,眼见着有浓烟冒出,梁光富和街坊们你拿梯子、我递灭火器,硬是抢在火势变大之前隔着窗户成功扑灭明火,遏止了一场火灾。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这个历史悠久的社区里,房屋老旧、配套落后、环境杂乱,成为了大家的共同的心病。

2022年,在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金牛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将“工人村”片区纳入改造范围,“工人村”再次迎来了发展变革的时刻。而这一次,“工人阶级”的文化与精神再度被保留、被加深、被传扬。

要通过旧房重建或改造,积极回应民生诉求,让居民有尊严、有幸福感地生活,也要活化公共空间、传承历史文化,让“工人村”释放新的生机。社区秉承着这样的思路,打造出属于建筑工人的情感载体。

如今,老旧院落改造覆盖的22个院落、49栋房屋的墙面已粉刷一新,管网改造也全面完成。成套化改造新建的8栋施工现场,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原有的旧楼已经被拔地而起的新楼房代替,预计今年内将会全部完成呈现。走在工人村整洁宽敞的街巷,“咱们工人有力量”“以匠心致初心”等标语引人注目,书写着“工人阶级”与“工匠精神”的文化墙随处可寻。新设的名为“匠人里”的网红街区,带来了手工艺人的入驻,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打卡。

随着片区的改造升级,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汇聚于此。魏敏惠2023年在这里购房定居,成为了“工人村”的新居民。她在附近的建筑公司工作,出于生活便利的考量和对片区发展潜力的看重,做出了定居这里的决定。“得知这里过去是建筑行业优秀职工的聚居地,我感觉像是一种传承,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属于‘工人村’的匠人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喏,那就是我们即将搬进去的新房子。”梁光富指着不远处那栋正在建设中的楼房,对记者笑着介绍,语气中满是憧憬。他期待着新家能早日落成入住,届时再和老街坊们聊聊过往,邀请新朋友唠唠未来。

成都工厂——在岁月中走出各自创新之路

记者向晓文  文/图

文艺青年在原成都机车厂厂房里拍视频

4月的蓉城,鲜花绽放。在成都沙河之畔,城东片区,被“老成都”称为“东郊”。70年前,这里承载着成都现代工业文明,如今,这里吹响着成都东进的号角,高楼林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4月20日至24日,记者再次探访昔日成都名企业,比如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成都机车厂、成都无缝钢管厂、成都420厂等大型企业。许多“老成都”谈起它们昔日的辉煌时,个个记忆犹新,纷纷竖起大拇指。

记者在位于成都二仙桥的中车共享城看到,四处高楼矗立,成都机车厂老厂房也旧貌换新颜,美术师们正在墙上绘画,不久之后,一面面文化墙便会展示在世人眼前。旁边,十多名文艺青年,正在偌大的旧厂房里拍着视频和短剧,宣传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当年,能在这里上班的男女,谈对象都容易得多。”68岁的杨大爷在广场上打鼓,回想起当年他在这里上班的情景,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在“中车共享城”城市更新项目介绍图板上,记者看到,这里城市更新项目占地面积1100亩,片区保留了“联合厂房、厂部大楼、电器大楼、灯光球场”等多处工业遗产建筑。目前该项目已被列为国家住建部推进“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实施落地的示范项目。环顾四周,有万科、华润、首钢等多个开发商在这里投资,这里俨然已成为“中车共享城”的网红打卡地。

那么,成都机车厂搬到哪儿去了呢?杨大爷告诉记者,在成都新都区石板滩镇建了新厂,规模很大,也很现代。

为了一探究竟,4月24日上午10时许,记者从成华大道直奔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20多分钟后,行至龙石路与石木路路口时,醒目的“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几个大字映入记者眼帘,一眼看过去,新厂区望不到头,办公楼一栋挨着一栋,厂房一排又一排。进入厂区,道路整洁干净,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绽放,简直就是一个花园工厂。

中午12时许,机车修理工彭师傅走出厂门。据他介绍,他来自湖南,几年前来这里上班做机修工,后来在四川找了对象成了家,现在有两个孩子。“我们工厂主要生产动车和地铁车辆,公司效益好,职工工资收入很不错,现在我一人上班也能养活一家人。”彭师傅说。

记者了解,70年前,成都“东郊”成为国家工业投资重点布局区域,红光、机车厂、光明、锦电、国光、川棉、前锋、420厂等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落成,为成都的工业发展贡献很大。

然而时间来到21世纪初,老工业区的发展已经赶不上城市建设进程。随着成都对“东郊”工业区实行“东调”战略工程,一座座厂房被拆,一根根烟囱倒下,大多老厂名企选择转型发展。

经改革创新、拼搏奋进,成都东郊工业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家名企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老厂房变成热门景区的成都东郊记忆,成都机车厂、成都420厂、成都无缝钢管厂、成都热电厂已在工厂原址上建起了一片新城,逐渐成为成都新的商业圈…… 这些老厂搬迁至新址后,企业科技创新,轻装上阵,生产经营两旺,发展势头良好,正助力成都工业高质量发展。

东郊记忆——文旅新地标里的工业记忆

记者雷琰  文/图

东郊记忆西大门

3月的紫藤萝花瓣刚洒落,4月的蔷薇又次第绽放,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人气居高不下。东郊记忆“火起来”的不仅是变换更迭的景色,还有络绎不绝的游客:父母推着坐婴儿车的孩子在闲逛,外地朋友在网红墙前驻足打卡,时尚达人更是流连忘返于潮牌店……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

东郊记忆是在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简称“红光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造出了新中国第一支批量生产的黑白显像管,试制出中国首支有着“电子工业原子弹”之称的彩色显像管。

本世纪初,随着成都东郊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搬迁,红光厂旧址作为工业遗产“东郊记忆”被完整保留,被打造成为文创产业基地。这座建在老厂房内的园区,现已成为成都市的一座网红打卡地,曾经见证过工业文明的辉煌,如今正传承着新一代的奋斗精神。

高耸的大烟囱、错落有致的厂房、中央大道的动力管廊架和林立的工业雕塑区……漫步在东郊记忆里,看着红色砖墙,恍惚间,上世纪生动的劳动画面仿佛出现在了眼前。

“上世纪90年代,我们的彩色玻壳生产线点火,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曾经是红光厂员工、现在是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设施设备运维经理的范松金,回忆起当时火红的奋斗场景,十分激动。

1986年,20岁的范松金进入红光厂,成为一名配电工。“当时工厂大门就是现在的东郊记忆西门,走进来的中央大道两旁是长势茂盛的柏树,生态环境很好,我们都称这里是‘花园工厂’。上万人的厂区内,大家身着工装,意气风发。”

从红光厂到东郊记忆,三十多年来,范松金早已熟悉园区的一切,如家一般。“成都舞台后面的高压氧气罐是从外面搬进来的,五颜六色的动力管廊架上是气体管道。”对于东郊记忆建筑的过去,范松金如数家珍。

如今的东郊记忆,有了“时尚产业新高地、城市形象新窗口、文化旅游新地标”之称,这张崭新的名片带来的是蓬勃生长。

“快来快来,这个角度把我拍得自然些!”在热门打卡点“成都墙”旁边,来自广州的游客刘女士和朋友排着队拍照。“知道成都很火,没想到东郊记忆更火。这里的业态很完善,完全能满足美食和购物的需求,看来是来对了!”今年清明小长假,东郊记忆三天共接待游客超28万人次,位列四川省A级景区前三。

“东郊记忆将持续布局‘数字化、音乐+、新消费’场景,深入践行‘文商旅’融合发展理念,正朝着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文旅新地标稳步迈进。”东郊记忆运营方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东郊记忆正如一个生动展示成都年轻人精神文化面貌的城市窗口。

而与东郊记忆相似的“工业遗产+文旅”项目正在四川铺展开来:川矿记忆陈列馆、乐山永利川厂旧址、四川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川威钢铁工业研学旅行营地……这些脱胎于工业时代的工业遗址,如今蝶变为一个个闪耀的新地标,既是城市发展史的缩影,也是对未来新布局的憧憬。

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坚守“工”字初心

记者张杨

老文化宫大门  受访单位供图

在成都人的心中,有一个名字,它见证了几代成都职工的芳华和这座城市的文化繁荣、历史变迁,它就是---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4月19日,记者走进这座职工文化殿堂,聆听一段关于它的变迁故事。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西南各省(区),这是第一所。”据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相关负责人介绍,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川西区委员会(简称“川西区党委”)为开展城市职工政治教育与业余文体活动,决定将市内提督街上凋敝已久的中山公园改建为工会管辖的市级工人文化活动场所,定名为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从建设之初,它的一砖一瓦就烙上了工人的印记,“当时,建筑工人热情很高,完全义务献工,其他各行各业工会会员及职工群众,亦纷纷利用工余时间到工地参加建宫义务劳动”。短短数月,大家挖平了土山,砌筑了水池,整修了房舍,重建了大门。

拱圆形大门、乳黄色的门柱、雕花的铁门,可谓气势恢宏,门额上醒目地竖立着“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几个大字。大门中轴线后部紧靠中山街处,在新栽培的花木掩映之中,矗立起当时颇显巍峨可容千人的工人礼堂。周围一些平房稍加修整,即为活动室、阅览室、餐厅、茶园、小卖部及职工宿舍。后又将西北角靠自来水公司的一片空坝辟为可供小型节目演出的露天舞场。大门正中60多米处,竖起张挂有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照片的“光荣榜”。办公楼北面,又修起一组以大带小的“母子”凉亭。

195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文化宫正式揭幕并立即开放,很快便成为广大职工温暖的精神家园和工会服务职工的金字招牌。多次承办全国性体育比赛、每年一届的群众性广场卡拉OK大家唱,多次举办“美食节”等大型活动,使文化宫蜚声省内外。

在成都人的心目中,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是一个时代的标签,也是职工文化传承的象征。“一张电影票5分钱,遇到《卖花姑娘》《刘三姐》,外墙的窗户都要挤烂了!”上世纪70年代,陈婆婆曾经是文化宫的电影售票员,她清楚地记得放映电影时的人山人海。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2005年1月31日老文化宫拆除。2008年5月1日,占地面积约42亩,总建筑面积52714平方米的新文化宫在青羊大道129号“开门迎客”。新文化宫不仅是城市的“地标”和“名片”,也成为了工会服务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阵地。

“精彩公益成‘宫’有约”系列公益活动全年不间歇为职工奉上近30项文体课程培训、话剧舞剧、电影等丰富纷呈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成“工”讲堂邀请大咖学者、劳模工匠为职工献上一场场干货满满的文化盛宴,各类篮球、气排球、游泳、排舞等职工体育赛事火热开展,送文化到基层活动将一场场文化盛宴送到职工身边,逢年过节举办精彩有趣、热闹丰富的音乐会、游园会……

“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已走过73年岁月,对于几代成都人来说,这73年的时光包含着自豪、光荣、责任和回忆。”青年职工孙思雨说,“作为文化宫的年轻一代,我们要继承老一辈朴素的实干精神,继续践行文化宫是职工的‘学校和乐园’的宗旨,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好的公益文化体育服务,继续当好职工群众的文化服务员。”

成都工人疗养院——为职工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黄瑞

成都工人疗养院航拍  受访单位供图

在成都市三环路北侧、凤凰山以东,坐落着一所集疗休养、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工会培训为一体,专业特色突出的园林式综合型疗养院---四川省总工会成都工人疗养院(以下简称“成工疗”)。作为职工自己的疗养院,它是如何为职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呢?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哪些挑战呢?

4月24日上午,春和景明,记者走进成工疗,大门两侧的金色浮雕刻画着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手拿大铁锤,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劳动场景。院内树木葱笼,繁花似锦,银杏、梧桐夹道,美不胜收;主体建筑中轴对称,回廊宽缓延伸,浪漫典雅,是全总“全国十佳最美工人疗休养院”提名单位。

1953年,成工疗在成都市西门外罗家碾余家花园建成,命名为“西南第五工人疗养院”,贺龙元帅、前苏联专家、港澳同胞曾前来考察,后搬迁至成都市白莲池村,更名为“四川省总工会成都工人疗养院”并沿用至今。

“除了职工疗休养业务,我们还关注职工的职业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当时也是成都市唯一一个职业病防治院。”老职工游开伟回忆道,1979年前,成工疗曾多次被移交给成都市管理,隶属成都市卫生局,因而有了职业病防治的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成工疗的业务萎缩一度比较严重,“最艰难的时候我们连工资都发不起,但是老同志们还是坚守住了,坚持做职工疗休养业务。”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工会主席魏时芳感慨道。

对成工疗来说,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那年,省总工会牵头实施一项“民生工程”,对全省60万困难职工、环卫工和接触职业危害职工开展全覆盖的免费健康体检,休养楼也改建为职工健康体检中心。次年,省总与省医院进行战略合作,在成工疗挂牌成立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北区分部。去年,成工疗体检收入为3629万元,而在2010年时,生产经营收入仅为200余万元。

如今,成工疗已承接团检单位5346个,完成职工体检49.26万人次,2018年还被列为全总职工健康管理中心五家试点单位之一。同时,形成以“一课两活动”为形式,以健康管理为特色的疗休养模式,辐射全国20省(市)区工会,完成疗休养40余万人次,满意度达96%,不断深化“工”字疗休养品牌建设。

完成工会建档困难职工体检5.43万人次,赴甘孜、凉山、攀枝花等地的5个偏远水电站点位为上千名职工提供上门体检,为成都市30家出租车公司的300名驾驶员免费体检……这些年来,成工疗充分发挥了“娘家人”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展示着工会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前,我们还面临着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不够,自主营销乏力等问题。”党总支书记雍臃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开启与省医院新一轮深度合作、探索“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疗休养公益服务活动、创新“劳模工匠”服务、转型赋能健康养老等方式,不断丰富职工阵地服务职能,推动成工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四川工业遗产及工业旅游景区景点分布图

作为工业大省,四川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从酿造、采卤等传统手工业,到能源化工、机械电子制造、棉纺造纸、航天航空等近现代工业体系应有尽有,工业遗产总量众多,工业旅游资源丰富,涵盖工业遗址、工业旅游景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工业博物馆等。

基于此,本报特收集整理了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工业遗产及工业景区景点,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游览研学参考,挖掘四川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从而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助推我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位于都江堰市);东郊记忆(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U37创意仓库(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水井街酒坊遗址、水井坊博物馆(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蜀锦织造工业遗产、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双流区川齿记忆馆;四川机械局碉楼(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官堂街);成都电力金具总厂旧址(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科创路);航空工业历史建筑群(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川化厂区旧址(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四川青城造纸厂遗址(位于都江堰市银杏街道);灌县煤矿矿井遗址(位于都江堰市紫坪铺镇)、都江煤矿矿井遗址(位于都江堰市向峨乡);安靖蜀绣文化创意公园(成都市郫县安靖镇)

德阳市: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家属生活区、俱乐部、招待所(位于德阳市旌阳区珠江东路);金鑫公司旧址(位于德阳市嘉陵江西路);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位于绵竹市)

眉山市:四川国际电台旧址、通信博物馆(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国营庆光电工厂旧址(位于仁寿县禄加镇);国营星华仪器厂遗址(位于青神县黑龙镇);国营建华仪器厂遗址(位于青神县青城镇)

资阳市:“桑都记忆·1958”文创园(位于乐至县中天镇井市村)

阿坝州:红军被服厂旧址、红军军械修理厂旧址、红军炸弹炸药厂旧址(位于金川县勒乌镇)

雅安市:四川石棉矿三矿区遗址、川矿记忆文化公园(位于石棉县新棉镇);四川石棉矿“1248”坑道(位于石棉县棉城街道);川矿记忆陈列馆(位于石棉县广元堡社区);芦山县根雕文化产业园

凉山州:西昌市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冕宁县境内山谷);德昌县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位于德昌县工业集中区);宁南县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宁南县白鹤滩镇);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交界处)

攀枝花市:攀钢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群(位于攀枝花市东区向阳村);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河门口三线文化教育产业园(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成昆铁路拉鲊至花棚子段(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503地下战备电厂遗址(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雅砻江拦木坝遗址(位于米易县得石镇)

乐山市:成昆铁路关村坝火车站、铁道兵博物馆(位于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永利川厂旧址(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桥沟镇);芭石铁路、嘉阳煤矿老矿区、嘉阳小火车·芭沟黄村井工业旅游景区(位于犍为县芭沟镇);中国核聚变博物馆(位于乐山市肖坝路);核工业585基地旧址(位于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中国核动力九〇九基地、夹江九〇九核工业研学基地(位于夹江县界碑镇)

绵阳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旧址、中国两弹城(位于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南麓);“万生·126文化创意园”(位于绵阳市涪城区);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旧址(位于江油市大康镇)

广元市:广元棉纺织厂遗址、“大华·1939”文化体验休闲商业街区(位于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八二一厂史展览馆(位于广元市);三堆镇“三线记忆”特色小镇(位于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红四方面军被服厂旧址(位于旺苍县东河镇);红军王渡造船厂旧址(位于苍溪县云峰镇);荣山煤矿遗址(位于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国营八二一厂(位于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拣银岩煤矿遗址(位于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国营东河印制公司旧址(位于旺苍县东河镇);国营万众机器厂旧址(位于青川县乔庄镇);国营新光电工厂旧址(位于青川县木鱼镇)

巴中市:通江银耳博物馆、通江银耳生产技艺非遗体验基地”(位于通江县城高明新区);罗坪红四方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通江县永安镇);巴中丝绸厂旧址(正打造“巴人故里·巴城记忆”文创产业园)(巴中市巴州区东城办事处南坝社区);南江杨家河煤矿遗址(位于南江县南江镇水洞村);小角楼白酒酿造遗址、醉美平昌一号风景道(平昌县白衣古镇);南台酒坊遗址(位于平昌县江口镇);蓝印花布传统制作坊(位于巴中市恩阳区)

达州市:神剑园、515艺术创窟(位于通川区罗江镇)

南充市:保宁醋古酿醋工业遗产、保宁醋文化博览园(位于阆中市公园路);六合丝厂、南充六合丝博园(位于南充市高坪区都京街道);马回电站(位于蓬安县马回乡);青居电站(位于南充市高坪区青居镇)

广安市:《新华日报》造纸厂遗址(位于华蓥市阳和镇);国营永光仪器厂旧址(位于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广安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华蓥山矿务局高顶山二煤矿、华蓥高顶山矿山公园(位于华蓥市双河街道双桥村)

遂宁市:3536三线城景区(位于遂宁市射洪市瞿河镇中皇村);舍得酒业泰安作坊遗址(位于射洪沱牌镇);石溪浩水电站发电厂房和石溪浩枢纽(位于遂宁市船山区石溪村);三五三六工厂军工遗址(位于射洪市瞿河镇);大英县卓筒井、蓬基井制盐工业遗产

内江市:隆昌气矿圣灯山气田工业遗址群(位于隆昌市圣灯镇);威远钢铁厂旧址(位于威远县连界镇);银山糖厂遗址(位于资中县银山镇);威远煤矿遗址、威远煤矿陈列馆、威远煤矿小火车及黄泥段窄轨铁路(位于威远县黄荆沟镇);红村石油会战指挥部遗址(位于威远县新场镇);国营山川机械厂(位于隆昌市金鹅街道)

宜宾市:五粮液酿酒窖池群及附属建筑、五粮液旅游景区(位于宜宾市老城区和南岸青草坝);宜宾南溪国营第215厂(位于宜宾江安县井口镇)

自贡市:燊海井古盐场、吉成井盐作坊遗址、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位于自贡市大安区);自贡古盐场系列工业遗产、“老盐场1957”、东源井古盐场(位于自贡市贡井区和大安区);自贡函院(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汇东路)

泸州市:洞窝水电站抗战军工遗产群(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街道);泸州老窖窖池群及酿酒作坊(位于泸州市江阳区和龙马潭区);三溪酒窖池群(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街道);东方红电站(位于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泸州茜草工业遗址、“1965·茜草工业记忆”博物馆(位于泸州市江阳区);郎酒酿酒作坊(位于古蔺县二郎镇);先市酱油酿造作坊、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传习基地  (位于合江县先市镇);工业荣光1938文化长廊、罗汉五迹文化墙、工业文明廊(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街道)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拂林园4号楼   邮编:101501